太火爆!福州鼓山上新!还有福利送
见鼓山之景、交鼓山之人、历鼓山之事……6月15日,在鼓山下院广场,由鼓岭管委会与福州晚报联合编撰出版的《鼓山史话》一书正式亮相。《鼓山史话》作为一本导览之书,让市民在登山览胜、领略自然风光的同时,还能循着历史名人的足迹,重新品读鼓山。
前后历时一年
众多名家精心编撰
福州,城在山中,山也在城中。从城中的乌山、于山、屏山,到外围的北峰、鼓山、旗山、五虎山等,福州的山比比皆是。而鼓山,则被尊为“镇山”。
鼓山如此声名显赫,缘于其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摩崖石刻正是其历史文化底蕴的生动体现。自宋以来,蔡襄、李纲、朱熹、赵汝愚等名人都在此留下手书真迹,这里又被誉为“东南碑林”。鼓山还拥有达摩洞十八景、千年古道、梅里、凤池白云洞景区等名胜古迹和鳝溪景区、磨溪景区,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如今,鼓山正在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
为更好地将鼓山深厚的自然文化遗产整理记录起来、保护传承下去,鼓岭管委会与福州晚报会同众多专家学者共同编著了这本《鼓山史话》,力求让更多的人深入了解这座名山的历史价值、发展脉络、自然奇观和人文内涵,真切感受鼓山蕴藏的深厚文化底蕴和独特生机魅力。
去年8月,《鼓山史话》一书开始编撰出版和文章征集工作,经过资料搜集整理、文章征集、修改统稿、审阅审校等各个环节,于2024年6月最终定稿并正式出版。《鼓山史话》一书的出版,是鼓岭管委会与福州晚报对闽都文化持续不断深入挖掘的一次延续。
四个章节
全方位呈现鼓山底蕴
《鼓山史话》全书分为《胜迹在山》《摩崖铭山》《名人访山》 《美文记山》四个章节,精心收录了58篇文章、200余张美图,20余万字,自然风光与历史人文交织,人文深度与文学性兼备,图文并茂地呈现千年鼓山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胜迹在山”
将鼓山自然风光与历史人文交织呈现,堪称“导览”。它的叙述循登山古道而上,节奏舒缓,将鼓山必经胜处娓娓道来;
“摩崖铭山”
篇章选取鼓山上最重量级、最具有代表性的摩崖石刻作品,探究那些名宦士绅在鼓山留下精彩题刻的心理动机,深入解读鼓山的深厚历史文化积淀;
“名人访山”
讲述历代文人墨客、王侯将相、高僧大德等历史人物与鼓山相关的经典故事,带领阅读者跟随古人的脚步,体味他们登高望远的心情,见证名人雅士的深情,寻找千年法脉的源流;
“美文记山”
篇章收录蔡襄、刘克庄、梁章钜、严复、郁达夫、郭沫若等历史名人为鼓山美景留下的诗词精品和游历感怀。
《鼓山史话》新书发布会现场,福建省文史研究馆原馆长卢美松,福州晚报编委、编发中心主任危砖黄,福州市政协文史研究员、福州市晋安区地方文化研究会会长吴恒之等主创人员、专家顾问,分享了鼓山的名胜古迹、摩崖石刻,以及文人墨客、王侯将相、高僧大德等历史人物与鼓山的经典故事,让市民深有感触,加深大家对鼓山的历史脉络和文化价值的理解。
福建省文史研究馆原馆长卢美松:
此书名为“鼓山史话”,不作惊人之语,起意平实, 文亦朴茂,所写内容不外乎山石景观、林木秀美、僧寺古老、名人佳作、石刻美文。令人欣慰的是邀约一批中青年作者,均爱好文史,又有写作基础,既抒发自己的登临体会,也有对古人韵事的描述,作者不乏新知独见,阅后令人觉得清新可喜。
福州晚报编委、编发中心主任危砖黄:
鼓山是一座名胜之山、文化之山、百姓之山。鼓山的摩崖石刻像一本跨越时空的留言簿,其中赵汝愚的诗刻寄托着他对鼓山的喜爱,寄托着他与朱熹的友情,寄托着赵汝愚对人生的感慨。
福州市政协文史研究员十九先生:
本次编纂过程,让我再次深刻体会了清代福州知府李拔在鼓山的几段摩崖石刻:从山脚下的“云程发轫”,到茶亭的“欲罢不能”,再到更衣亭的“毋息半途”,一直到登顶的“欲从末由”和“登峰造极”。登山如此,入世、为人、做学问、著书亦当如是。
卢美松在《鼓山史话》序文中表示,全书不仅增加景观诠释,而且缕述人物履迹,备载遗闻逸事,不仅可读者深入了解鼓山美景,更多领会人文内容,为宣传鼓山、展示鼓山历史文化风貌提供更加翔实的内容。
现场火热
100本《鼓山史话》被一抢而空
《鼓山史话》的出版不仅是对鼓山丰富历史文化的梳理与展示,更是对地方文化的传承与发扬。《鼓山史话》的面世,将有助于进一步提升鼓山的文化影响力和知名度,为市民及游客提供一份珍贵的文化瑰宝。
今日,现场互动踊跃,气氛热烈,众多“大咖”亲自“操刀”的《鼓山史话》吸引了众多读者慕名前来。现场设置了赠书点,吸引了大量市民和书友前来领取。100本《鼓山史话》在短时间内被一抢而空,市民们对这部新书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和期待。
活动结束后,卢美松、危砖黄、吴恒之等主创人员还还成为读者追捧的“明星”,读者们纷纷排着长队,捧着《鼓山史话》等待签名,队伍里有70多岁的古稀老人,也有热爱文史的青年读者。《鼓山史话》主创人员与读者进行了充分交流,很多读者纷纷表达了对《鼓山史话》的喜爱之情。
(记者 王光慧/文 石美祥/摄)
- 问记者|昙石山遗址和福建海洋文化有何关联?(2024-06-14 19:43:20)
- “新中式”旅游持续升温(2024-06-14 11:17:46)
- 《传承进行时》主题演唱会福建站启动仪式在福州举行(2024-06-14 10:34:50)
- 央视《走遍中国》聚焦船政文化 船政旧址讲述向海图强梦(2024-06-14 09:17:57)
- 沈葆桢巡台史迹展17日开展 同期举行“沈葆桢与台湾”研讨会(2024-06-14 09:14:07)
- 周书荣:联墨双馨的草根诗人(2024-06-14 08:11:30)
- 古调今弹有新声 探寻福州非遗乐种的突围之路(2024-06-14 08:00:32)
- 台江开设书法公益课堂(2024-06-14 07:50:16)
- 五虎山生态文明教育实践基地对外开放(2024-06-14 07:50:15)
- 文化遗产“活起来”,罗源这个村焕新颜!(2024-06-13 16:05:38)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福州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福州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福州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来源:福州新闻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福州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福州新闻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