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福州新闻网 >> 新闻频道 >> 福州

福州有文武状元28位,还有状元境、状元楼、状元峰、状元道……

2024-06-07 09:02:14来源:福州晚报  作者:管澍 林双伟

福州有文武状元28位,还有状元境、状元楼、状元峰、状元道……

巷南巷北读书声 赢得“状元”满榕城

状元因科举而生,状元文化却未因科举废除而亡。如今,状元已成为出类拔萃的代名词。福州人杰地灵,历史上共涌现出16位文状元、12位武状元。

福州有文武状元28位,还有状元境、状元楼、状元峰、状元道……圣泉寺内的状元楼。

7日,福州超3.9万名高考考生为了理想迈进考场。记者盘点了福州部分状元文化遗存,祝学子们旗开得胜、金榜题名。

福州第一位状元——许将

状元之名始于唐代,用于称呼进士科第一名,当时有“榜首”“状元”等不同称呼。北宋开宝六年(973)殿试成为定制后,状元的称呼才趋于稳定。明洪武四年(1371)辛亥科正式以殿试第一甲第一名为状元,第二名为榜眼,第三名为探花。清承明制,直至清末科举制度被废除。

从唐武德五年(622)文状元孙伏伽至清光绪三十年(1904)最后一次科考的文状元刘春霖,1282年间共选拔出652名文状元。福州历史上曾出现过16位文状元,状元数量以宋代最多,明代次之。

福州历史上第一位状元是北宋嘉祐八年(1063)及第的福州闽县人许将。他也是福建历史上最年轻的状元,是辅佐过宋仁宗、宋英宗、宋神宗、宋哲宗、宋徽宗的五朝元老。

福州五一路上有个地方叫状元境,这里的公交站也以“状元境”命名。据《福州市志》记载,许将曾住在琼河一带,他的故居被称为“状元境”。

许将在福州的旧迹有很多,如龙首涧。《榕城考古略》记载:“(龙首涧)在东山之麓,一名龙首洞。宋右丞许将读书处。又有碧岩亭,亦将读书处。有自题碧岩亭诗:‘旧室僧留古岸边,欣予同赏碧岩前。日生狮子峰头树,烟伴榴花洞口泉。黄叶入秋山出地,白云临晓海垂天。飘然仙迹今何在?别去江山又一年。’”

位于鼓山镇园中村的圣泉寺,始建于唐景龙元年(707年),为福州著名古刹之一,1995年被列为区级文保单位,寺内建有状元楼。不久前,首届“圣泉状元文化节”在圣泉寺举办,以纪念许将,传扬他对国家社稷的贡献,激励一代又一代福州学子追求卓越。

福州有文武状元28位,还有状元境、状元楼、状元峰、状元道……于山状元峰石刻。

状元双璧——状元峰和状元道

状元峰位于鼓楼区于山风景区,明代学者“天游山人”杨应诏在此留下“状元峰”三个大字。

杨应诏为何在此处书“状元峰”?明王应山在《闽都记》中给出了答案:“鳌顶峰,宋状元陈诚之读书处,旧为嘉福院。”陈诚之是福州第二位状元,南宋绍兴十二年(1142)及第。陈诚之少时有登鳌顶峰读书的习惯,后来学子们为沾染“灵气”,争相来此读书,一时蔚然成风。

明嘉靖三十二年(1553)状元及第的陈谨,少时曾随父辈从长乐迁到福州城,入住陈诚之的旧宅。陈谨和陈诚之一样,每日沿着家门前的小道上山,到鳌顶峰读书。两位状元都在此读书,两人上山的小道后来也被称为“状元道”。

清代福州四大书院之一的鳌峰书院也和陈诚之有渊源。据说,清代在九仙山北鳌峰坊建书院,以纪念陈诚之金榜题名,称鳌峰书院。清杨庆琛有诗曰:“金鳌峰下传经地,从古科名艳状元。”由陈诚之往事有感而发,抒发对鳌峰书院传经课士及士子争取科名的感慨。

福州有文武状元28位,还有状元境、状元楼、状元峰、状元道……永泰建联奎塔纪念“三科三状元”。

宋代“一榜三鼎甲”“三科三状元”

“路逢十客九青衿,半是同袍旧弟兄。最忆市桥灯火静,巷南巷北读书声。”这是南宋著名学者吕祖谦吟咏福州的一首名诗,说的是宋代闽都学风盛行,满街都是书香人家。

宋代福州的教育水平跃居全省首位,甚至成为全国领先地区。据资料记载,宋代福州府共有文状元8名、武状元10名、进士2247名,并创下中国科举制度的纪录,出现“一榜三鼎甲”“三科三状元”的盛事。

“一榜三鼎甲”指的是宋宁宗嘉定元年(1208),一榜三鼎甲都是福州人,其中状元是郑性之(侯官人),榜眼是孙德舆(福清人),探花是黄桂(侯官人)。

“三科三状元”指的是宋乾道二年至八年(1166至1172),连续三科状元萧国梁、郑侨、黄定都是福州属县永福(今永泰县)人,“一县七里三科三状元”打破科举史纪录。永泰著名的联奎塔,正是清道光十一年(1831)为纪念这三位状元而建。

在福州,郑性之与吉庇巷的故事家喻户晓。据说郑性之曾住在吉庇巷,为纪念他高中状元,巷子拟命名为“及第巷”,福州方言“及第”与“吉庇”读音相近,后者蕴含“吉祥庇佑”之意,因而更名为“吉庇巷”。

还有一种说法是,郑性之曾受巷里一名屠户欺侮,他中状元后衣锦还乡,罗列屠户罪状,乱杖将他打死。此后,只要郑性之出入巷子,人们害怕无端惹祸,都会急忙躲避,巷子因此得名“急避巷”,吉庇巷由“急避巷”谐音而来。今天看来,这种说法显然站不住脚,可能是好事之人的穿凿附会。

郑性之在福州做了不少好事,他曾主持修缮闽安迥龙桥,书刻“飞盖桥”。郑性之是宋代名臣,《宋史》有传。他竭力推动朱熹理学上升为南宋官方哲学,影响中国历史数百年之久。

无论是在福州洪塘一带赫赫有名的状元翁正春,还是因黄昇墓的考古挖掘而再次进入人们视野的状元黄朴、出使朝鲜的龚用卿、琉球册封正使林鸿年、最后一位状元王仁堪,福州的状元们为这座城市留下了许多人文遗产。

福建省文史研究馆原馆长卢美松说,福州文教兴盛、科举成功,除了学子个人的勤奋、努力之外,还和福州固有的优良教育传统以及教育资源的富集有很大的关系,真可谓诲者谆谆学者恂恂,师生同进教学相长。(记者 管澍/文 林双伟/摄)

【责任编辑:徐匆】
相关新闻
福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福州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福州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福州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来源:福州新闻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福州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福州新闻网联系。

日新闻排行榜周新闻排行榜月新闻排行榜
薛晨入选巴黎奥运会女子沙排名单
薛晨入选巴黎奥运会女子沙排名单
乘着歌声的翅膀
乘着歌声的翅膀
福州上空出现七彩祥云
福州上空出现七彩祥云
奇台文化福州行系列活动正式启动
奇台文化福州行系列活动正式启动
福州房产频道
福州住房公积金缴存基数上调
福州住房公积金缴存基数上调
专题推荐
“青”爱的鼓岭——2024“鼓岭缘”中美青年交流周
古厝背后的故事
福州市人大常委会2023年环境状况和环境保护目标完成情况专题询问
文化中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