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汉学家点赞有福之州
“坊和巷有什么区别?”“厝是什么意思呢?”8日上午,三坊七巷熙熙攘攘的人群中,一群说着流利中文的外国友人格外显眼,他们在认真听讲解的同时,不时地抛出心中的疑问。
他们是参加“海外视角看中国式现代化”国际论坛的海外汉学家,来自俄罗斯、法国、意大利、美国等国家,约20人。4月6日至10日,由厦门大学、省政府外事办、省政府新闻办、福建国际传播中心主办的“海外视角看中国式现代化”论坛在厦门举办,福州是参会嘉宾开展社会考察和学术调研的重要一站。
在名人故居与先贤精神邂逅,在水榭戏台领略国家级非遗项目闽剧魅力……从7日下午到8日上午,海外汉学家们实地探访中国船政文化博物馆,体验中国首部折叠渐进式多维体验剧《最忆船政》,全面了解马尾船政文化丰富的精神内涵和船政对中国社会近代化的积极影响;他们还一起走进三坊七巷的林觉民·冰心故居、严复故居、水榭戏台、小黄楼、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苑等地,与古厝保护及民俗专家进行座谈,探寻福州2200多年历史和文化精髓。
海外汉学家参观严复故居。本报记者 王玉萍摄
美丽的福州给海外汉学家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每到一处,大家都表现出浓厚的兴趣,纷纷拿出手机和相机记录,积极向讲解员提问。
“我特别偏爱古色古香,无论是中国船政文化博物馆还是三坊七巷,都体现了当地的特色。古建筑保护得很好,反映了福州城市深厚的文化底蕴。”巴黎东方语言文化学院教授白乐桑告诉记者,这是他第三次来福州,也是了解这座历史文化名城最深入的一次,“林则徐、严复、冰心等众多名人志士,都是我读巴黎大学中文系时知道的,这次居然‘见’到了,令人难忘”。
意大利罗马大学原副校长马西尼从事中文教学已有20多年,这是他第一次来福州。“福建是海上丝绸之路的主要发祥地和重要起点,自古便是中国与世界交往的重要窗口,我将继续用我的方式进一步推动中西文化交流,希望以后有机会让我的学生来福建、福州交流学习。”马西尼说。
“莫斯科的雪刚刚融化,福州已是人间最美四月天,气候很宜人。”来自俄罗斯的安娜曾在北京生活过7年,现在在莫斯科国立语言大学教授学生中国文化和历史,“特别喜欢中国各地的特色文化,这次参观了很多福州名人故居,给了我很多新的启发,我会把这些素材带回去分享给我的学生们,让他们更好地了解福州、了解中国”。
来自美国的何娇霞在巴尔的摩教中文。她说,在美国有很多福建人,受此带动,很多美国人开始学习中文,她便是其中之一。“我太喜欢福州这种坊巷建筑风格了,这次拍了很多照片,回去好好研究,有机会还会再来。”(记者 王玉萍)
- 中国救援队从土耳其废墟救出一名孕妇(2023-02-09 09:29:58)
- 永远怀念!袁隆平纪念邮票发行(2022-09-07 14:21:06)
- 文明城市创建不力 福州17家单位被挂牌警告(2022-01-19 11:00:44)
- 零碳自循环!国内首个新型智慧微电网系统在福州大学面世(2021-11-29 08:35:11)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福州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福州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福州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来源:福州新闻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福州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福州新闻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