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迎龙年 数数福州多少“龙”
福州的地名承载着地域文化,是闽都文化的组成部分。龙年将至,让我们一起来数一数福州地名中的“龙”元素。
位于仓山区仓前路的龙潭角。
余善与龙有关的传说
福州历史上,闽越王无诸举足轻重。无诸的次子余善虽不如其父有德政,但他在福州台江留下了许多与龙有关的遗迹和传说。福州人至今对于余善与龙的故事还津津乐道。在大庙山及周围,有5个与钓龙有关的地名、江名和物,简称“五龙”。
余善自立帝号,虑及其侄越繇王不服,民心更难控制,于是便精心制造了自己是“真命天子”的舆论,在惠泽山(今大庙山)上筑钓龙台,又谎说从山南的江中钓得白龙,借以笼络人心。传说余善钓得白龙后,将它豢养在井中,钓龙井因此得名。钓龙台和钓龙井,位于今福州四中内大庙山顶。
白龙江因余善钓白龙的传说而得名。据记载,闽江至福州淮安后被辟为二流:北行者为白龙江,南行者为乌龙江。两江绕南台岛一周之后汇合成马江东流入海。现今闽江流经南台岛北侧的一段(大致从洪山桥一带到鼓山大桥一带),就是历史上的白龙江。
大庙山之北有龙岭顶,相传白龙从井中腾空而去,越过山顶,龙岭顶因此得名。
苍霞洲上建有白龙庵,也是为了纪念余善钓白龙而建,据说苍霞洲原来浮出水面正处在白龙江中。
福州民俗专家方向红介绍,这庵中所祀的并非东越王余善,而是“五帝”。传说不是历史,但余善钓白龙的传说,与他想圆皇帝梦的心态相吻合,带有一定的历史痕迹,这就是这些故事久传不衰的主要原因。
除了余善与龙的故事外,在福州民间还流传着一种说法:福州是一条龙,“龙头”在鼓楼区,“龙须”在东街口北的大小龙湫巷一带,“龙角”是乌塔和白塔,“龙腰”在屏山北麓一带。这种民间说法也为这些地方留下了众多与龙相关的地名。
位于福飞南路的苔泉兴龙境。
与龙有关的名胜古迹
前面讲过位于屏山一带的“龙腰”,在这里还有一处珍贵的泉脉,名为苔泉。乾隆《福州府志·山川》记载:“闽时尝议凿通城外濠,有言此龙脉不可断,遂止。旧有护脉巨碑,今辟为大路。有苔泉,一名‘龙舌泉’,味甘而洌。”苔泉是名泉,宋福州知州蔡襄烹茶都到此处取水,并书“苔泉”两字刻于石上。古时,这里建有石泉院,苔泉古井今为福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闽刹之冠涌泉寺的一对镇寺之宝千佛陶塔家喻户晓。千佛陶塔有近千年历史,是全国现存最高最大的陶塔,于2001年列为全国第五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但许多老福州知道,这对陶塔并非涌泉寺的“原住民”,它们的“家”原来位于仓山梁厝的龙瑞寺。今天的千佛陶塔,塔顶葫芦上还配装了“双龙抢珠”,值得一看。龙瑞寺大殿始建于唐天复元年(901年),后经多次重修,2001年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在今天的“闽江之心”众多航拍图中,你常能一眼捕捉到仓山区部分的龙潭角。《榕城考古略》记载,相传有龙蛰此,因名。岸上龙潭路有中国同盟会福建支会会长郑祖荫旧居“种竹山房”。路东有“龙峰里”。
被誉为五虎山下桃花源的福州龙祥岛,由于属于闽侯祥谦,又位于乌龙江中,故二者各取一字命名。远远望去,龙祥岛犹如一条长龙雄卧在乌龙江上。龙祥岛历史悠久、文化深厚。古时,龙祥岛是“潮平一片水,潮落一片沙”;今天,这里是著名的生态旅游岛,有着“最拉风湿地”的美誉。
位于台江区上杭路的龙岭顶。
史志诗歌中的龙遗迹
福州文史研究者官钰林介绍,福州传说中的龙(元素),有很多留在了地方史志或是文人墨客的笔下。
福州东部三角池附近有双溪庵,明初创建,又名双龙庵,相传此地有雌雄二龙。明陈椿有《双龙庵》诗:“迷路叹西东,寻幽入梵宫。廛中喧乍息,物外思何穷。涧争龙湫落,檐虚乌道通。坐携余兴返,花雨逐松风。”
东山圣泉寺,建于唐景龙元年(707年)。《三山志》记载,僧怀一居于爱同寺之西,这里缺水。一日,两只鸟在地上争斗不停,怀一感到奇怪,便挖开土地,“有泉如缕,俄而溢涌”,就在此地建了法华寺,后更名圣泉寺。寺中有古迹蛰龙渊。东山还有宋代状元许将读书处——龙首涧。
鼓山涌泉寺其实也与龙的传说有渊源。《三山志》载:“唐建中四年(783年),有龙见于山之灵源洞。从事裴胄曰:‘神物所蟠,宜寺以镇之。’后有僧灵峤诛茅为台,诵《法华经》,龙不为害,因号曰华严台,亦以名其寺。”因此,涌泉寺前身名华严寺。
铜盘有五凤山又名五峰山,“五代晋天福二年(937年),方士言于闽王昶,有白龙夜见于此,昶因作白龙寺”。白龙寺已废,今有白龙路和白龙宾馆。
北峰有唐代古迹龙迹石,唐林谞《闽中记》记载:“广德中,一日清昼,云雷腾震,有飞龙自地出,骤雨,石上遗迹可数寸。”
福州西部有龙潭山,又名西山,在今大学城闽江学院附近。明万历《福州府志》记载:“山下有潭,龙居之。岁旱祷雨,以磁瓶涂蜡于口,悬而下之,以有无得水,测雨候。潭中群鱼游泳,无敢捕者。有灵石四:若龟、蛇、剑、印。溪源之水出焉。东为龙台山,与赤塘山对峙。西为竹崎。”它与附近的十四门桥、超山寺等是有名的游览胜地。
福州古代还有不少诗句与龙有关,其中大多数是描写景致的。
明代的王偁为大庙山的钓龙台作诗曰:“高台远枕大江流,江上云屏宿霞收。才子挥毫春作赋,商人醉酒晚移舟。空潭龙去山河改,古殿云寒剑戟愁。莫问此中多感慨,汉家陵树已千秋。”
明代的徐描绘福州闽江一带的诗曰:“寂寞高台翠色重,居人千载吊遗踪。殿前烟雨迷铜兽,江上风雷起白龙。”
宋代的蔡襄《钓龙台》诗句有:“龙在固神物,动与风云会。胡为脱渊泉,辄触钩纶害。无乃护明珠,睡目方瞢昧。而或嗅香饵,贪诞适霑霈。”(记者 管澍/文 林双伟/摄)
- 雷雨逼近!福州刮大风!下午出门注意!(2024-08-13 15:21:37)
- 暴跌60%!福州网友:已经在做准备了!(2024-08-13 15:21:37)
- 福州发布暴雨黄色预警 主城区将出现雷雨天气(2024-08-13 14:38:03)
- 事关中小学转学!福州市教育局发布公告(2024-08-13 10:51:18)
- 为两岸青年融合创造更多可能性——写在第十二届海青节集中活动火热开展之际(2024-08-13 08:57:48)
- 影像福州|夜静星稀照海汀(2024-08-13 08:33:48)
- 晋安法院创新处置被执行人房产 当事人自售+法院监管(2024-08-13 08:32:35)
- 暑气未消!福州避暑地图请收好!(2024-08-13 08:26:35)
- 海丝中央法务区福州片区构建现代法务集群 营造一流法治化营商环境(2024-08-13 08:24:10)
- 福州7条公交线路将实行响铃式停靠(2024-08-13 08:23:59)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福州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福州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福州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来源:福州新闻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福州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福州新闻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