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远超:跨过鸭绿江就没打算活着回来
在朝鲜战场遭遇敌机轰炸近10次
周远超:跨过鸭绿江就没打算活着回来
人物档案
周远超,男,1937年1月出生,1951年5月入伍,1951年8月参加抗美援朝战争,曾荣立三等功。现为福州市白龙军休所军休干部。
周远超讲述在朝鲜战场上的故事。记者 池远 摄
我的童年是在躲避日军搜捕中度过的。四五岁时,日军突然从小路闯进湖北荆门市马良镇,我和家人赶紧躲进太婆的阁楼,透过阁楼上的小窗户,看着日军在村里扫荡。
日军后来驻扎在镇里地势最高的山上,经常下山扫荡、在汉江江面上巡弋。有一次,我和小哥哥放牛回来,碰到两名扫荡后准备回山上的日军士兵。他们离我只有约10米,拿我当靶子,比赛扔石块,看谁扔得准。他们用石块扔中我的后脑勺,流了很多血,那里至今还留有一块疤痕。
14岁时,我响应号召参军,一开始是第四野战军辎重十四团二营八连的一名战士,不久后就到营里当卫生员。入伍3个月后,我就随部队奔赴朝鲜战场。我们过鸭绿江到了新义州后已经天黑了,而美军的轰炸立刻就到,持续炸了半个小时。第二天,营长彭希银问我怕不怕,我回答不怕,因为从跨过鸭绿江那一刻起,我就没打算活着回来。
作为卫生兵,我在战场上主要负责搬运物资和救治伤员。当时美军飞机随时都可能来轰炸,我们大多选择傍晚时分行军。有一次,我们准备越过铁路和公路交叉的一处封锁线。由于任务非常危险,营里把炊事班和卫生所的运输车留下来,准备次日再通过封锁线。第二天下午5点,我们准备出发时,美军的轰炸来了。我们赶紧把运输车藏进玉米地,人则躲在小溪边的一个坑里。
经过美军的连番轰炸,朝鲜遍地残垣断壁。战场上,我们的吃住都是问题。没有房子住,我和战友只好用雨布吊在松树上睡,忍受风吹雨淋和严寒侵袭。行军时不敢烧饭,因为烧饭冒烟会暴露行踪,只能吃一些饼干和四川老百姓支援的咸萝卜干。饼干因为经常下雨长霉了,但我们照吃不误。
在朝鲜战场,不仅生活非常艰苦,而且时时处处都得直面生与死的考验。但是我和战友自始至终把祖国和人民装在心里,坚定完成祖国交给我们的任务,从没有想过个人的利益得失。
朝鲜战场上,我曾遭遇敌机轰炸近10次,其中最危险的一次是1952年初秋的一个晚上,美军B—29轰炸机集中轰炸我所在部队的驻地。B—29轰炸机是水平投弹的,就像暴风雨一样,光是投弹声就足以令人害怕。
那天,我和助理军医、卫生班长去原来的房东家取老乡帮助缝好的被子。房东家离驻地200米左右,我们返程走了100米,突然听见飞机响,以为美军要炸车站。我还开玩笑地说:“把被子顶起来吧,万一炸了,还可以挡一阵子。”可话音未落,炸弹就朝驻地丢下来。
我最好的战友之一、卫生所调剂员霍友文就在那一次轰炸中牺牲了。他才十七八岁,据说是家里的独生子。他本来是学药的,准备分配到医药机构工作,结果偷偷参加了志愿军,入伍才几个月,刚到朝鲜就牺牲了。我和其他两名战友见状,顾不得悲痛,来不及放好被子,立即对重伤员展开急救、对轻伤员进行包扎。
我一直到现在也忘不了这件事,每当遇到困难挫折,我都会想起霍友文。战友们在战场上壮烈牺牲了,我还有什么个人得失可以计较的呢。
(周远超口述,吴云哲、郑立、记者 曾建兵 整理)
- 俄总统新闻秘书:普京计划访问朝鲜(2024-01-15 19:23:53)
- 朝鲜试射一枚中远程固体燃料弹道导弹(2024-01-15 12:40:42)
- 美英军队对也门胡塞武装进行有针对性打击(2024-01-12 09:05:02)
- 美军对也门境内胡塞武装发动军事打击(2024-01-12 08:15:52)
- 韩军宣布:韩朝之间不再存在缓冲区!(2024-01-09 12:42:35)
- 韩方称朝鲜军方在半岛西北部地区发射数十发炮弹(2024-01-06 19:52:02)
- 朝鲜进行海军实弹射击演习(2024-01-05 19:54:34)
- 美军一架B-1轰炸机在南达科他州坠毁(2024-01-05 14:28:59)
- 韩方称朝鲜发射200多发海岸炮 韩延坪岛、白翎岛向居民下达躲避令(2024-01-05 14:05:21)
- 美军坠毁F16战机飞行员已经获救(2023-12-11 16:27:04)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福州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福州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福州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来源:福州新闻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福州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福州新闻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