葬我于故乡兮,夙梦圆!——一个连江籍去台老兵的七十三载归家路
9日14时17分,随着厦门北开来的D2302次列车缓缓停靠在连江站,连江籍去台老兵杨金锤终于“回”到了他魂牵梦萦的故乡。
这段跨越一湾浅浅海峡的归家路,杨金锤却“走”了整整73年。
杨传秀(左)从刘德文手中接过父亲杨金锤的骨灰。记者 唐蔚嫱 摄
跨越山海归故里
家中幼子已古稀
“杨爷爷,您的儿子来接您了!”
“爸爸,你到家了!妈妈等你73年了,现在可以团圆了!”
……
连江县动车站出站口,两岸“灵魂摆渡人”刘德文从放置在胸前的双肩包内取出杨金锤的骨灰坛,郑重地交到杨金锤儿子杨传秀手里。杨家人此时早已泪流满面。
对台湾里长刘德文来说,这注定是一个无眠之夜。9日2时30分,他匆忙洗漱一下,便从台湾高雄市左营区祥和里社区家中出发,7时30分从高雄小港机场搭乘飞机前往厦门高崎国际机场,一个半小时的飞行加上约两个小时的动车,终于护送杨金锤的骨灰回到连江。
对杨家人而言,这同样是个无眠的夜。为了迎接父亲“回家”,杨传秀早早通知家族宗亲,订了锦旗,提前备好迎接父亲的全套着装,并特意到理发店剪了个头发,以最饱满的状态欢迎父亲归家。
上一次跟父亲相见,还是73年前,彼时他才2岁。“对父亲没有什么印象,只记得每次提起父亲,母亲总是哭;每当家里遇到喜事,母亲总会说‘要是你父亲在,就好了’。”杨传秀说。
“这对我们全家族来说是头等大事,我们在大陆的亲友今天全都赶来了。”杨传秀的侄儿杨家琰说,“我们是血脉相连的一家人,海峡隔断了我们的联系,但割不断我们的血脉亲情。”
接回杨金锤的骨灰坛后,一行人马不停蹄驱车赶往黄岐老家,来到杨传秀母亲李水莲的墓地。“妈妈,我帮你把爸爸接回来了,您安息吧!”墓前,75岁的杨传秀老人再一次落泪道。
杨传秀说,父亲和母亲将在明年3月进行合葬,两位老人以后再也不会分开了。
老人即将合葬,一段家族的血泪史却将永远留在杨家人记忆深处。
出海捕鱼天降祸
隔岸相念枕衾寒
1950年春的一天,一个对许多家庭来说很普通的日子。2岁的杨传秀家,却发生了一件改变这个家庭命运的大事。
杨传秀说,母亲告诉他,那天父亲杨金锤像往常一样出海打鱼,却被国民党抓去台湾当兵,一去再也没有回来,同时失踪的还有同船渔民。
“同年冬天,家里的房子烧了,母亲抱着我从火里跑出来。父亲没了,家也没了,顿时感觉天塌了下来。”杨传秀回忆说,从那之后,他和母亲李水莲便寄住在外婆家中。
李水莲没有一刻不挂念着自己的丈夫,日夜期盼他的归来。在无数个夜深人静的日子里,杨传秀都听到母亲在角落里低声哭泣,甚至悲痛到呕血。
在杨传秀的记忆中,母亲因为父亲的离开一直都提心吊胆,“有一次我需要出海,母亲担心我像父亲一样被抓走,说给再多的黄金也别出海” 。
彼时两岸无法直接通信,直到1978年,杨传秀才收到了父亲托人辗转各地,捎回的第一封家书。杨传秀记得很清楚,父亲在信中说:“我这辈子最大的愿望就是魂归故里。”
在当时的台湾,有许多像杨金锤一样盼着回家的老兵。30多年前,一批又一批老兵冲上台湾街头,开展了一场轰轰烈烈的要求返乡探亲运动,台湾当局迫于压力在1987年10月宣布开放部分台湾同胞赴大陆探亲的政策。
杨金锤却没能等到与家人见面的这一天。1984年冬天,他已在台湾溘然长逝。
当年,杨传秀收到了父亲的最后一封信,信中说:“得知添了一个男孙,喜出望外!”
杨金锤和李水莲分开后,双方都没有再婚。去年,92岁的李水莲没有等到丈夫魂归故里就离开了人世。李水莲弥留之际,杨传秀告诉她:“无论如何,我都会把父亲带回来。”
在分离后的第73年,已经75岁的杨传秀终于实现了双亲的愿望,将父亲带回了家。
寸草春晖感念深
海峡何时变坦途
杨金锤是刘德文送回福建的第16位老兵。
“这件事我如果不做,可能就会给一个家族留下永远的遗憾和伤痛。这也是我竭尽所能坚持下去的原因。”刘德文说,自己每送一位老兵回家,在大陆就多一个亲人。逢年过节,或者台湾有地震的新闻播出,他的手机或微信就会响个不停,都是来自大陆“亲人”的问候。
而在杨传秀眼中,刘德文不只是亲人,更是恩人。杨传秀这次特意去订制了一面锦旗给刘德文,上书“浅浅海峡隔不断骨肉亲情,浓浓乡情助老兵魂归故里”。
很多人好奇,是什么支撑着刘德文20年来坚持自费送老兵回家?刘德文用两个字回答:孝道。
“我将老兵送回来时,很多未曾和他们谋面的子辈、孙辈在看到骨灰坛时泪流满面。”刘德文认为,这就是中华民族孝道的力量,是两岸一脉相承的文化,“这是有意义的事,是正能量的事,我会坚持做下去,如今我还在读大学的儿子也加入了志愿者的行列,课余时跟随我往返。”
“有老兵来跟我说,‘里长,我死了以后你可不可以把我背回家,葬在我父母的坟前,让我和他们团聚。’这句话我永远铭记在心。”刘德文表示,这些年,他走过大陆不少省份,送这些伯伯“回家”时,能感受到这份跨越海峡的骨肉亲情,是多么难以言表。因为抱着回大陆跟家人重聚的念头,这些老兵有一半在台没有组建新家庭。
对待这些老兵的骨灰,刘德文就像对待家人一样,每个环节都仪式感十足。每次到灵骨楼接老兵“回家”,他都会郑重地用红布包起骨灰坛,对骨灰坛说一句:“一路跟紧,跟着里长走,回到你最思念的家乡。”
如杨金锤一样,等待着回家的去台老兵有许多。刘德文告诉记者,他最近又找到了30余位老兵的骨灰,其中含5位福建籍老兵。接下来,他还要到全国各地送这些老兵“回家”。
2003年起,刘德文开始将在台湾去世的老兵骨灰带回大陆安葬,在过去的20年,他凭一己之力,把200多位老兵带回了家。
这些老兵的回家路已然铺成,但在他们心中,还有一个更大的心愿,就是台湾能够早日重回祖国怀抱。杨传秀说:“希望祖国早日统一,让老兵回家的路越来越顺畅。”(记者 黎伦俊 林文婧 唐蔚嫱)
- 台青朱慧宁:早与厦门“融”在一起仿佛从未离开台湾(2023-11-09 16:47:20)
- “决心越来越坚定了!”台青感受福州惠台政策后说…… (2023-11-09 16:43:52)
- 台湾青年人才就业创业交流营活动见闻:“留榕发展的决心越来越坚定了”(2023-11-08 16:23:22)
- 候机厅里的乡村振兴座谈会(2023-11-08 09:11:33)
- 台青陈俊豪:第二故乡的雕刻时光(2023-11-07 17:24:20)
- 台湾青年在榕感受融合魅力(2023-11-07 17:22:19)
- 女子转卖父亲生前处方药被判贩毒罪 买家是吸毒人员购药后举报(2023-11-07 09:55:43)
- 台湾青年人才就业创业交流营活动见闻:“留榕发展的决心越来越坚定了”(2023-11-06 15:35:35)
- 台湾青年人才就业创业交流营活动见闻:“留榕发展的决心越来越坚定了”(2023-11-06 07:30:16)
- 父亲目睹儿子连救3人牺牲(2023-11-04 10:15:25)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福州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福州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福州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来源:福州新闻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福州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福州新闻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