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新闻网 >> 新闻频道 >> 福州要闻

八闽非遗行|如诗若梦油纸伞 开合之间榕城韵

2023-01-12 16:17:20来源: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福建总站

“油纸伞中凝怨黛,丁香花下湿清眸。”提到油纸伞,人们的眼前自会浮现出一幅烟雨朦胧的江南图景。而福州这座雨水丰沛的山海之城,更是早在千年前就与油纸伞结下了不解之缘。

油纸花伞显榕城古韵

福州油纸伞与牛角梳、脱胎漆器并列为“福州三宝”。《福州史记》记载,五代十国时期,“开闽王”王审知率兵入闽,并将这一来自中原和江浙一带的造伞工艺引进了八闽大地。据传,这一时期的油纸伞为直柄式,伞身粗大,但能遮雨御日,使用多年不坏。

关于油纸伞,在福州有许多说头。“油纸”与“有子”谐音,寓意多子多福。油纸伞伞架为竹,寓意节节高升。其外形为圆,寓意美满团圆。制伞技艺中的关键部分——桐油工艺,被誉为具有镇宅辟邪的功效。甚至有句俗语叫“包袱伞”,指人们出门所带的包袱中都带着一把油纸伞。凡此种种,足可见油纸伞在福州人的日常生活中地位之重要。

在宋、元、明等数朝的更新换代中,福州油纸伞快速发展、不断更新。由于其精工细作,式样美观,耐用耐磨,携带方便,深受当地民众喜爱,曾一度成为家家户户的必备品。据统计,在清末民初时,油纸伞制作技艺的发展达到繁盛时期。在当时,福州全市油纸伞店多达300余家。

八闽非遗行|如诗若梦油纸伞 开合之间榕城韵

古法制作非一日之功

在烟雨蒙蒙中,行走于白墙青瓦前,撑开一把花面油纸伞,是属于福州这座浪漫小城的独特记忆。2020年,福州油纸伞制作技艺列入福建省第六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福州油纸伞能够走过千年,正是凭借着其过硬的制作技艺和一代代制伞师傅们的工匠精神。

根据古法,选竹、削竹、做骨架、上伞面、手绘花、上油、包布头,通过八十三道工序的层层加工,福州油纸伞方可成型。而经由手工艺人们如此打磨而诞生的油纸伞,开合三千多次都不会坏。

实际上,从选竹开始,制伞环节环环相扣,每一步都考验着制伞师傅们的心力和体力。以选竹为例,正宗的福州油纸伞选材讲究,以实心、弹力足、韧性大的闽北青山老竹为伞骨原料。每逢雨季来临前,制伞艺人们都会亲自前往闽北挑选质量上乘的青山老竹,并锯成尺寸合适的竹筒。锯的时候为了不起毛边,还需不停地翻转。此外,由于青山老竹表皮粗糙,师傅们还得拿定制的刮刀进行“刮青”,把竹筒“刮得”滑溜光净,才算是合格的竹筒。

八闽非遗行|如诗若梦油纸伞 开合之间榕城韵

而在所有纷繁复杂的工序中,熬制桐油是最难的。桐油是一种优良的干性植物油,具有耐热、耐酸、耐碱、防腐、防锈、不导电等特性,能增加伞的质量和伞面的光泽度。师傅们需要根据火候添加不同的材料,因而熬制桐油的技术绝非一朝一夕能够练成。

如今,福州油纸伞作为日常生活用具的角色虽已淡化,但其所蕴含的文化与艺术价值却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认可。在位于福州市鼓楼区的福伞非遗体验中心,人们仍然能够通过亲身体验制作福伞、参加相关非遗系列活动的形式,感悟福州油纸伞的古典之美、文化之韵。

【责任编辑:钟培培】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