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五六月本不是带状疱疹的高发时节,可在福州,近期这类病人却比往年同期增多了。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记者从福建省人民医院、福建省第二人民医院、福州市中医院等多家医院皮肤科了解到,5月底开始,这类病人明显增多,多则一个上午看了七八个,少的也有三四个,且这种情况持续了2-3周。
带状疱疹是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引发的感染性皮肤病。
这种病毒平时潜伏在神经节中,当抵抗力下降时,它就会趁机作乱,诱发神经炎症,有些表现为皮肤上,出现红斑、水疱、丘疹等。
近期福州天气反复,部分人群因此睡眠不好、胃口不佳,抵抗力下降,便让病毒有机可乘。
中医认为,带状疱疹的病机是“湿热”“热”“火毒”,所以在闷热潮湿的天气易发。
具体症状:
最初表现为全身乏力不适、食欲不振,有局部疼痛或灼热感,不一定有水疱或皮疹;
大部分患者在皮肤疼痛出现后的1-3天,在疼痛处逐渐发生不规则的红斑。继而出现粟米至绿豆大的水疱,水疱周围有红晕,并且在3~5天内不断增多,老年人或营养不良者甚至可出现血疱;
水疱、红斑一般沿一侧周围神经区域呈不规则的带状排列,多发生在身体的一侧,一般不超过人体正中线。
易感人群:
50岁以上的老年人,久病身体虚弱者;
精神紧张、压力较大、长期熬夜、过度疲劳的人;
正处于疾病状态中的,如感冒等;
免疫力低下的人;
曾经得过水痘或感染过水痘-带状疱疹病毒的人;
长期服用糖皮质激素或者其他免疫抑制剂的人;
艾滋病感染者;
接受化疗、放疗的癌症患者;
器官移植患者。
健康风险:
带状疱疹引起的剧烈疼痛可诱发或加重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基础病,甚至诱发心梗。
一旦感染这种病毒,并不能被彻底清除,初次感染消退后,病毒还会潜伏于黏膜、血液以及局部感觉神经节和多数器官内,“伺机”复发。
每当机体抵抗力下降时,在体内潜伏的病毒都可能复发。
医生提醒:
带状疱疹一定要尽早治疗,发疹后24~72小时内为黄金治疗窗口期。
当发现皮肤出现簇集的疼痛性的水疱,应尽快就医,到医院皮肤科就诊,进行抗病毒、中医中药及对症治疗。
在急性期疼痛控制得越好,带状疱疹恢复得越快,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发生率越低。
如果病情发展到后期,除了遵医嘱服药,还可以配合中医的火针治疗,能缓解症状。
带状疱疹病毒具有很强的传染性,防止发生感染很重要,大家日常可以学着这样照顾患者:
①患者尽量穿宽松的、透气性好的棉质衣服;
②保持皮肤的完整性,不能用手直接挤破水泡;
③老人、孩子等免疫力较弱的人尽量避免与患者接触,尤其是没有得过水痘的孩子,一旦接触到病人的疱液,就有可能被传染而长水痘。
④患者的毛巾、浴盆等不能与人共用,贴身的衣服或者接触过的物品应定期消毒。
总之,你们一定要记住,免疫力下降是带状疱疹发病的重要因素。
建议保证充足的睡眠,不熬夜;多吃新鲜果蔬及优质蛋白质的食物,如奶、蛋、肉;经常运动,增强自身抵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