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新闻网 >> 新闻频道 >> 福州要闻

吃好住好 中国鲎“安家”罗源

2022-06-18 08:51:28来源:福州晚报  作者:李锦清

“再过1个多月,罗源的中国鲎人工繁育试验项目,就将繁育出第一批中国鲎幼苗,数量近2万只。”17日,福建省淡水水产研究所工程师陈志告诉了记者这一好消息。

省淡水水产研究所在罗源开展的中国鲎人工繁育试验项目位于鉴江镇。记者在试验基地的养殖池中看到,雄鲎钩住雌鲎腹甲后侧缘,成双成对,形影不离。

吃好住好 中国鲎“安家”罗源雌鲎和雄鲎成双成对,形影不离。

中国鲎俗称海鸳鸯、海怪,有“海洋活化石”之称,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福建省重点保护野生动物。近年来,因环境变化及人类活动,中国鲎自然繁殖受到干扰,已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列为濒危物种。

记者了解到,为保护中国鲎资源,省淡水水产研究所从2012年开始,在我省开展中国鲎人工繁育试验,并于2020年在罗源鉴江镇开展这一项目,针对23对中国鲎进行人工繁育。截至目前,初步实现中国鲎在人工环境中自然产卵。

据陈志介绍,近10年,该研究所累计人工繁育的中国鲎数量接近200万只,全部用于增殖放流。今年,罗源的中国鲎人工繁育试验项目,预计能繁育10万只中国鲎幼体。

“饵料充足、水质好!”说起中国鲎人工繁育试验项目为何来到鉴江镇,陈志称赞道。

据了解,中国鲎生活在浅海沙质海底,是肉食性动物,主要取食环节动物和软体动物等,生殖周期较长,需10年以上才能成年。想人工繁育中国鲎,既要把控水质,又要保证营养饵料的稳定供应。

“鉴江有一个生物饵料的优势,那就是沙蚕。沙蚕是一种高蛋白的海洋生物。在这里,沙蚕的销量或是数量,都能满足中国鲎的营养需求。同时,鉴江临海,水质好。”陈志说,在此基础上,技术团队通过营养方面的强化,使中国鲎的怀卵量和卵的质量都有了很大提高。

吃好住好 中国鲎“安家”罗源工作人员用沙蚕投喂中国鲎。

记者了解到,从2021年开始,陈志带领团队,通过控制水温、模拟生态环境的方法,让中国鲎自然受精、产卵,孵化率从40%提高到60%。

陈志表示,人工繁育虽然取得了初步成效,但技术仍待完善,他的团队还将继续探索、尝试。

“后续,我们想开展两方面的工作:一是开发一个仿生态的养殖系统,对中国鲎繁育出的幼苗进行人工养殖示范;另一个是做中国鲎的增殖放流,进行一个效果评估。”陈志说。(记者 李锦清 通讯员 陈孔跃 陈艳翩 文/摄)

【责任编辑:詹婷婷】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