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新闻网 >> 新闻频道 >> 文化体育 >> 文化新闻

30年·30事|守护“非遗”宝藏 闽剧艺术繁荣发展

2022-05-30 23:21:57来源:新闻110

30年·30事|守护“非遗”宝藏 闽剧艺术繁荣发展

上世纪90年代初,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州工作期间,敏锐洞察、准确把握福州所处的历史方位,以高瞻远瞩的战略思维,科学谋划实施“3820”战略工程,引领福州实现超常规跨越式发展。

接续追梦三十年,踔厉奋发向未来。三十年来,福州坚持“3820”战略工程思想精髓不动摇,一张蓝图绘到底,奋发有为干事业,不断开创现代化国际城市建设的崭新局面,努力把习近平总书记为福州擘画的宏伟蓝图变成美好现实。

5月19日起,福州广播电视台推出《“接续追梦三十年 踔厉奋发向未来”——福州市“3820”战略工程实施30周年》系列报道。5月30日播出“30年30事”之《守护“非遗”宝藏闽剧艺术繁荣发展》。

闽剧拥有400多年的悠久历史,是闽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现存唯一用福州方言演唱、念白的戏曲剧种。2006年,闽剧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多措并举

厚植闽剧发展沃土

1975年,福建艺术学校福州闽剧班恢复办学,教学场所设在一座简陋的二层楼房内。在办学后期,闽剧班因校舍问题中断招生,致使闽剧专业人才培养一度出现断层。

1987年,福州市文化艺术高级中学开始招收两年制的职业高中闽剧表演专业、舞蹈专业学生。这个闽剧班就是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艺术系闽剧专业的前身。

30年·30事|守护“非遗”宝藏 闽剧艺术繁荣发展▲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图源: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官网)

习近平同志主政福州期间,始终高度重视振兴闽剧、繁荣文艺文化。他协调相关部门改善闽剧班的办学条件,为闽剧传承发展培育新生力量。

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艺术系党委书记江柳青介绍,习近平同志当年先后4次到学校调研。1991年他到闽剧班视察时,看到办学条件非常简陋,便要求相关部门从土地及财政方面予以支持,在南公园旁建设福州闽剧班教学大楼。

面对闽剧传承发展中存在的收入保障、人才引进等一系列问题,习近平同志通过现场调研、办公,从体制机制等方面为基层排忧解难。

1994年5月10日下午,习近平同志带领市直有关部门负责人专门赴福州闽剧一团、市美术馆等单位调研,并主持召开座谈会。正是在这次会上,习近平同志当场拍板决定,当年增加拨款补贴市属专业剧团人员工资,第二年(1995年)起正式列入财政预算。这项机制保障一直延续到今天。

让闽剧在更大舞台

讲好“福州故事”

随着闽剧班迁入南公园旁的新校舍,并恢复中专招生,良好的教学环境和充足的场地,为学校吸引人才、招收新生创造了重要条件。此后,闽剧班每六年招收一批闽剧表演与音乐专业学生,并进一步扩充师资力量,专业教学水平得到显著提升。

30年·30事|守护“非遗”宝藏 闽剧艺术繁荣发展▲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排演的红色闽剧现代戏《青春祭》(图源: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作为福建省唯一培养国家级非遗闽剧人才的高校,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培养出第二十八届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吴则文等一批活跃在当今舞台上的优秀中青年演员。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陈洪翔任艺术系副主任,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陈乃春也曾在学校任教。

闽剧专业人才培养硕果累累的同时,福州闽剧院创作的一系列作品亦屡创佳绩。闽剧《天鹅宴》《丹青魂》先后荣获“文华新剧目大奖”、第三届“文华新剧目大奖”等多个国家大奖。1993年,闽剧演员陈乃春摘取了福建省第一个“梅花奖”。

30年·30事|守护“非遗”宝藏 闽剧艺术繁荣发展▲闽剧《天鹅宴》剧照(图源:福州晚报)

更令人称道的是,1993年5月,中国戏剧节首次走出京城。中国剧协和福州市政府共同举办第三届中国戏剧节,不仅创造了中国戏剧节的“福州模式”,也开辟了中国戏剧节举办的一条新路径。

2001年,福州闽剧院创作的《画龙记》荣获“五个一工程”奖,实现了福州市该奖项零的突破;2001年,《兰花赋》获中国第七届戏剧节曹禺优秀剧目奖、优秀导演奖、优秀演员奖等9个单项奖。

一年双魁,誉满剧坛。时任福建省省长习近平希望福州闽剧院创作更多贴近时代脉搏、深受广大人民群众喜爱的优秀剧目。

30年·30事|守护“非遗”宝藏 闽剧艺术繁荣发展▲闽剧《兰花赋》剧照(图源:福州闽剧艺术传承发展中心)

此后,福州闽剧院不断推陈出新,创作的《黄乃裳》《红豆缘》《王茂生进酒》《林则徐复出》等闽剧斩获多个国家级奖项,在更大的舞台讲述“福州故事”。

30年·30事|守护“非遗”宝藏 闽剧艺术繁荣发展▲闽剧《红豆缘》剧照(图源:遇见闽侯)

2012年8月,福州闽剧院更名为福州闽剧艺术传承发展中心。2015年,《杨门女将》赴俄罗斯莫斯科参加第十二届契诃夫国际艺术节,成为我国首个应邀赴该艺术节展演的剧目。2017年,演员吴则文凭借《兰花赋》中的精彩演绎荣膺“梅花奖”。

30年·30事|守护“非遗”宝藏 闽剧艺术繁荣发展▲闽剧《杨门女将》剧照(图源:福州新闻网)

重视保护传承

新时代闽剧焕光彩

30年来,福州市始终坚持“3820”战略工程思想精髓,高度重视闽剧艺术事业发展。

在历届福州市委、福州市政府的支持下,2017年,福州市出台《关于保护、扶持福州地方戏曲曲艺的实施意见》,2021年,《福州市闽剧保护规定》正式实施。同时,福州从抢救保护、普及推广、理论研究、服务群众、人才培养、政策扶持、经费保障等方面进行科学规划,出台了《福州市优秀文艺作品扶持与奖励办法》《福州市茉莉花文艺奖评选奖励办法》《福州市文艺事业发展专项基金管理暂行办法》等,扶持闽剧剧本创作与精品打造,培养中青年闽剧优秀人才。在各项政策的助力推动下,福州的闽剧艺术事业日渐繁荣。

30年·30事|守护“非遗”宝藏 闽剧艺术繁荣发展▲三坊七巷水榭戏台上演福州传统闽剧片段(图源:央视新闻)

2019年,第十六届中国戏剧节时隔26年再次在福州举办,共有24种艺术形式的30台优秀剧目在福州轮番上演,展现了中国戏剧舞台繁花似锦的可喜景象。

30年·30事|守护“非遗”宝藏 闽剧艺术繁荣发展▲第十六届中国戏剧节开幕大戏《陈奂生的吃饭问题》剧照(图源:第十六届中国戏剧节微信公众号)

近年来,闽剧年年有新戏、年年有好戏。共有3个剧(节)目获国家级奖项,9个剧(节)目入选国家级资助;5人次获中国戏剧“梅花奖”;20个剧(节)目参加各类国家级展演活动。不断涌现的优秀作品和闽剧人才,让闽剧艺术这一文化宝藏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光彩。

【责任编辑:陈颖】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