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线战士,家里来信了!
疫情当前,无数英雄舍小家为大家,在一线奋战。在他们的背后,还有儿女、爱人、父母在期盼他们平安归来。
“片纸重千钧,家书意万重”,后方的人们,将思念和牵挂寄托在一封封家书之中,希望这简短的文字能带去安心的力量。“见字如面,望疫情早日过去,盼你早归!”
“你有多勇敢,我就有多坚强”
张林一家。受访者供图
“亲爱的大丁,你好吗?今天是2月18日,武汉封城的第26天,也是我牵挂你的第25天……”
这是家住湖北武汉的张林写给丈夫的一封信。大年三十晚上,身为医生的丈夫前往一线战“疫”,自此,便一直没有回家。
张林的丈夫正护送武汉市首批确诊患者转往火神山医院。受访者供图
“再看到大丁,是在2月4日的央视新闻上。”张林说,当时丈夫正护送武汉首批确诊患者转往火神山医院。“虽然记者和医生都穿着隔离服,戴着护目镜和口罩,可我还是第一眼就认出了他。那时,我才真切感受到,他所处的环境有多么危险。”
张林知道,身在一线的丈夫一定非常牵挂家里的境况。因此,她专门在信中写道,“大丁,爸妈和两个儿子身体都很棒,家里一切安好,无需挂念。虽然希望你早点平安归来,但我们知道,此刻,那些急需救治的患者比我们更最需要你。家里有我,你只管在前方‘战斗’吧!你有多勇敢,我就有多坚强!”
“每一个身披白衣的战士,都可能是妈妈的模样”
孙晓兰紧紧搂住前来送行的儿子。江苏南京医科大学附属逸夫医院供图
2月11日下午,江苏援黄石医疗支援队310名队员从南京禄口机场出发,奔赴湖北黄石开展对口支援工作,南京医科大学附属逸夫医院妇产科护士长孙晓兰,就是其中一员。出发前,她紧紧搂住前来送行的儿子。
张晓兰的儿子许宸焕,正在读小学一年级。分别的第5天,他给妈妈写了一封信,希望信能将他的思念带给600公里之外的妈妈:“妈妈,自从你奔赴湖北,我总爱趴在窗子前张望。我时常给你打电话,可总是嘟嘟作响。爷爷说,你在病房四处奔忙。自从你奔向战场,一天中,我最喜欢19:00的新闻,因为电视里每一个身披白衣的战士,都有可能是,妈妈你的模样……”
“三年前,你是援疆家属;三年后,我是援汉家属”
屠应超与妻子侯思聪合影。受访者供图
“2月8日晚9点,你接到电话,翌日就要驰援武汉。我从被窝爬起,给你打包物品。正如三年前,你给我归置去援疆的行李一样……”这天深夜,屠应超独自趴在电脑前跟妻子倾诉衷肠。
屠应超是第九批浙江援疆干部,此前三年援疆在外,今年一月份刚从新疆返回。他的妻子侯思聪是浙江省宁波市驰援武汉医疗队成员。“单位呼吸内科骨干不多,她又有ICU从业经历,再没比她更合适的援汉人选了。”屠应超说,自妻子走后,他一有时间就给妻子写信。
屠应超收到侯思聪发来的穿上防护服的照片。受访者供图
在这天的信中,他写道,“临走那天在机场,你还在和我开玩笑,我知道这是你安抚我的方式。三年前,你是援疆家属;三年后,我是援汉家属。此刻,我就如三年前的你一般,盼望着你全须全尾地归来。”
“你好,家就好;你好,前方的病人就好”
夏江林一家合影。受访者供图
“亲爱的老公,作为不同医院的一线医务工作者,春节值班是常事。今年本是我们结婚6年来第一次一起过除夕,却不曾想,刚开饭一刻钟,你的电话就响了。挂断电话,你说接到了通知,要立刻集合出发赶往武汉。”
1月26日,大年初二,上海医疗队正式进驻并接管武汉金银潭医院北2楼普通病房和北3楼重症监护病房。作为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的一位急危重症护士,许诗琨随队支援武汉。
许诗琨的爱人夏江林也是一位医务工作者,在许诗琨奔赴武汉的第七天,她给前线的丈夫寄去一封家书。
提起当天的情形,夏江林回忆道,送丈夫去浦东疾控中心集合时,40分钟的路程,他们一路沉默。“虽然一句话也没有说,但我的担心他知道,他的坚定我也懂。”
夏江林说,丈夫每次打电话来,总是叮嘱她注意防护,让爸妈尽量不要外出。此刻,她想对丈夫说,“你放心吧,你好,家就好;你好,前方的病人就好。”
“等你回来,爸爸给你做你最爱的海鲜”
王施蕊一家三口。受访者供图
“亲爱的蕊蕊,爸爸妈妈很挂念你。之前我们总觉得你就是个96年的小屁孩,没想到,这一次你也成了那个有能力保护别人的大人。”信中提到的蕊蕊,是青海驰援武汉医疗队中的医护人员王施蕊。
“她之前就和我们说,如果青海派医疗队去武汉支援,她一定会报名。”王施蕊的爸爸说,当时他还调侃女儿,这样的机会哪会轮到她一个小孩。“没想到,这话才说了一个星期,她就离开我们去一线了。”
当记者问到最想和女儿说什么时,王施蕊爸妈的眼眶瞬间红了起来。“女儿,我和妈妈真心为你骄傲。爸妈在精神上支持你,但更多的是担心,我和你妈妈每天都守着电视看新闻,好像这样才能离你更近。蕊蕊,等着你回来,爸爸给你做你最爱的海鲜。”
“妈妈,您的手让我心疼”
曾元博写给妈妈的信。福建省霞浦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您每天早上天还没亮就去工作了。记得那天,我偷偷从房间里跑出来,站在窗台上,目送您远去,您在我的眼睛里慢慢变小、变小……”曾元博是一名正在读五年级的小学生,他的妈妈谢小燕是福建霞浦县松港街道卫生服务中心的护士,1月26日开始,被抽调到设立在霞浦动车站、高速出入口的监测点,对过往人员进行体温监测。
谢小燕的双手。福建省霞浦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我每天只能通过视频和妈妈聊天。”谢小燕每天早出晚归,母子俩很难见上一面。曾元博说,因为妈妈每天上下班都要进行严格消毒,双手已经干裂出一道道血口。“妈妈的手已经干裂得不成样子了,一使劲就会流血,真让我们心疼。”
“祝现在奋斗和坚守在一线的叔叔阿姨们早日战胜疫情,平安回家。”信中,曾元博还不忘给妈妈鼓劲,“亲爱的妈妈,让我们共同努力,一起加油!”
“疫情结束后,希望全家好好吃一顿团圆饭”
师华仙(左二)一家4年前拍摄的全家福翻拍照。王春艳摄
“要回来吃饭吗?”
“忙,回不去。”
尽管知道希望不大,师华仙还是习惯性地在饭点前,给两个值守在战“疫”一线的儿子打个电话。
左图为正在辖区疫情防控卡点值守的大儿子王麒沣;右图为摸排辖区人员活动轨迹的小儿子王杰晖。王春艳摄
58岁的师华仙家住云南红河州建水县,丈夫和两个儿子都是警务工作者,疫情期间,都坚守在工作岗位。一家人吃一顿团圆饭,已经成了奢望。“除夕前买的鸡,已经在冰箱里放了快一个月。”师华仙说,因为派出所原本警力有限,大儿子已经快一个月没回家了,小儿子每周偶尔能抽空回来一次。
独自在家带孙子的师华仙。王春艳摄
“放心,你们只要把工作干好,家里我会管好。”师华仙说,她也很担心家人的安危,但每次话到嘴边,就变成了“记得吃饭”“注意安全”“戴好口罩”之类的简单问候。“疫情结束后,我一定要做一桌子菜,让一家人聚在一起好好吃一顿团圆饭。”
来源:人民网联合报道组曾帆、邬迪、顾姝姝、王丽玮、郑窈、夏斌、周雯、符皓、蒋莹
相关新闻
- 5000个爱心口罩送学子,闽侯上街这位乡贤真暖心(2020-02-26 11:19:54)
- 2月15日-29日到达闽侯的复工返岗人员,路费全免!(2020-02-26 11:19:50)
- 到市场买鱼后染病,广州一确诊病例感染来源公布(2020-02-26 10:50:35)
- 福建多地发布紧急通告!绝不能放松警惕!(2020-02-26 10:50:05)
- 公安部:侦破制售伪劣口罩等防护物资案件688起(2020-02-26 10:29:38)
- 台湾新冠肺炎确诊患者增至31例(2020-02-26 10:22:48)
- 日本26日最新通报:新冠肺炎感染者达862人(2020-02-26 10:19:21)
- 青岛机场严格防控疫情(2020-02-26 10:19:00)
- 武汉:青山楠姆方舱医院即将收治患者(2020-02-26 10:18:55)
- 直播 |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2月26日召开新闻发布会(2020-02-26 10:10:41)
- 西藏连续27天无新增确诊或疑似病例(2020-02-26 10:00:39)
- 福建省“双线推进”新冠肺炎疫苗研发攻关(2020-02-26 09:5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