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清:玉融文化 流芳海外
福清黄檗山万福寺。王勇 摄
天风海涛,千帆竞渡;漫漫丝路,泽被今朝。海上丝绸之路是古代中国与外国交通贸易和文化交往的海上通道,更是中华文明沟通世界的桥梁。
丝绸茶叶陶瓷萃,商贾僧人行旅偕。这条路上,不仅有丝绸、茶瓷等物质商品的交换,更有思想、艺术和宗教的交流。历史天空下,福清就是丝路上一座耀眼的航标。
福清素有“海滨邹鲁、文献名邦”美誉,孕育了黄檗文化、南少林文化、侨乡文化、海丝文化、石竹山梦文化等文化形态,这些汇聚东方智慧的文化,如同火种播向海外,进行文明互鉴。
位于东瀚镇陈庄村文林自然村的魏氏总祠。
文明互鉴
玉融文化花开海外
福清历史悠久、人文荟萃,中原文化、闽越文化和海洋文化在这里交汇融合;石竹山梦文化、黄檗文化、南少林文化在这里孕育繁衍;宗鹤拳、佾舞、板凳龙、黄檗煎茶道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此赓续发展……
这些从深邃的历史时空走来的文化瑰宝,不仅在玉融大地散发着亘古不变的迷人芬芳,还随着福清先人的脚步,从海上丝绸之路起点出发,穿越汹涌的波浪,勇敢地向东航行,促进了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影响和吸收。
在文明互鉴的历史长河中,有隐元禅师、即非如一、高泉性潡、魏之琰等海丝先驱足迹遍布东瀛,以自己的才华和智慧,给予了当时日本社会新的启示和方向;有杨永奎、何希銮、王桂森等印尼华侨,兴办报业、演唱闽剧,传播中华文化,为海丝之路增添浓墨重彩的一笔。
日本江户时代,长崎是日本唯一的对外开放港口,也是明末福清人在日本的主要居住区。当时,居住在长崎有林太卿、魏之琰等一批福清海商,热心公益、捐建寺庙,建造祭祀妈祖、关帝、韦驮的崇福寺(俗称福州寺),成为他们信仰、祭祀、联络及集宴之场所。这些人还多次对隐元禅师发出邀请,请他东渡弘法。
东瀛土地上,《魏氏乐谱》至今流传,对日本雅乐、佛乐和民间音乐影响颇大。出生于东瀚镇陈庄村文林自然村的魏之琰,早年从事长崎与越南之间的贸易,后定居日本长崎,是当时东亚著名的海丝大商。《魏氏乐谱》便是他由福清带往日本。
位于赤道附近的南洋地区,福清华侨华人把祖籍地的风俗习惯带到居住国,春节里处处载歌载舞、耍龙舞狮,端午节龙舟竞发、挂蒲吃粽。同时,他们还在当地创办报刊、出版丛书,包括《玉融周报》《南洋画报》《印尼语学习月刊》等,传播中华文化,宣扬爱国主义。
印尼历史学家陶威斯·德克尔在《印度尼西亚史纲》中说:“印尼与中国之间的贸易,除取得商业上利益外,还有其他好处,即中国优美的文化传播到印尼,使印尼的艺术和文化光辉灿烂起来。”
隐元禅师遗宝回到福清黄檗山万福寺。福清市影像中心供图
隐元东渡
黄檗文化流播日本
“我在福建省工作时,就知道17世纪中国名僧隐元大师东渡日本的故事。在日本期间,隐元大师不仅传播了佛学经义,还带去了先进文化和科学技术,对日本江户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这是2015年5月23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中日友好交流大会时发表的一段讲话,高度赞赏了隐元禅师在中日两国友好交流史上的重要贡献。
中日交流中,以佛教交流为中心的文化传播占有相当重要的分量。日本崇奉佛教,明末清初东渡的福清人,就包括隐元禅师及随其东渡弘法的僧众。隐元禅师是继唐代鉴真和尚东渡之后,对中日文化交流起过重要作用的一位代表人物。
隐元禅师一生“两开黄檗,应化西东”。他东渡弘法后,曾先后住持长崎兴福寺、崇福寺、摄州普门寺,最后在德川幕府的挽留下于京都创建新寺院,取名“黄檗山万福寺”,以示不忘中华故土。所建新寺规制悉照中国旧例,建筑布局、风格与福清黄檗山万福寺并无差别,至今仍屹立在京都南郊的宇治市,成为中日友好往来的见证。
隐元禅师法脉绵延于东瀛,被称为近代日本禅宗中兴祖师。他在海上丝绸之路历史上的功绩,不仅仅限于佛教交流,还对中国文化东传起了很大作用,在书法、绘画、篆刻、雕塑、建筑、医学等方面,广泛影响了日本社会,从而形成一种文化现象,被日本称之为“黄檗文化”。
比如在饮食上,东渡僧人带去了黄檗山寺庙的素食习惯。日本四大料理之一的“普茶料理”是隐元禅师当年从福清传到日本的饮食文化,成为日本人餐桌上的菜肴。同时,为烹调“普茶料理”,隐元禅师及其弟子带去了福清扁豆,被称为“隐元豆”,一种用盐卤点凝的豆腐称为隐元豆腐。
7月15日,旅日融籍收藏家黄国梁先生向黄檗山万福寺代捐了其好友方樟开收藏的隐元禅师遗宝“嵌玉木鱼”。在万福寺方丈定明法师看来,隐元禅师遗宝的“回家”对弘扬黄檗文化、增进中日文化交流有着重要意义。
当然,国家之间的交流是双向的。隐元禅师东渡后,不忘故乡生计,把花生种子等从日本寄回。清代乾隆版《福清县志》记载:“落花生,出国外,昔年无之。蔓生园中,花谢时其心中有丝垂入地结实,故名。果一房可二三粒或多粒,味甚香美。康熙初年,僧隐元往扶桑觅种寄回。亦可以压油。”
福清市石竹山梦文化节。 福清市影像中心供图
以侨为桥
搭好文化传播桥梁
文化就像是一首远古的交响乐,从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奏响。每个沿途的港口都是一个音符,承载着不同的文化旋律。这些音符在风中飘荡,讲述着不同民族的故事,展示着他们的智慧和创造力。
今天,古时的海上丝绸之路随着历史的演进逐渐式微,但其文化遗产仍然生生不息。在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下,福清市致力于推动优秀文化“走出去”,加强海丝文化的对外交流与合作、黄檗文化对日交流、宗鹤拳武术文化对台交流等品牌的提升。
其中,以黄檗文化为主题进行的中日民间交流络绎不绝。1979年,日本佛教黄檗宗第一个友好访华团,踏上了位于黄檗祖庭黄檗山万福寺,开启中日两黄檗交流交往的崭新里程。以黄檗为媒,中日之间共同开展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交流活动,相继举办了中日黄檗文化交流大会、“隐元禅师与黄檗文化”论坛、“重走隐元路”、“黄檗文化采风”、“黄檗印象”摄影文化展……
福清还连续举办了7届“石竹山梦文化节”,全面展示石竹山梦文化的独特内涵。组织佾舞团分赴泰国、柬埔寨和我国澳门等地参加“中国·福建文化周”、第三届“澳门·福建文化节”等,建立了福清与丝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在经贸、文化等领域的交流与合作新平台。
同时,福清市闽剧团还多次赴东南亚演出,为新加坡、印尼等国的玉融乡亲带去了演艺精湛的家乡戏曲。谱写传唱原创歌曲《天宝陂》《福清哥》《家》和《最醉》(又名《家乡的榕树》)……这两年,福清用艺术的表达方式述说历久弥新的乡土故事,并借助互联网的力量,勾起海外游子浓浓的乡愁。
中印尼“两国双园”是“一带一路”的新旗舰项目。借着中印尼“两国双园”建设的东风,今年中印尼交流迎来“蜜月期”,高层互访、经贸合作、人文交往频繁,为双边共赢提供新思路、协商新共识、探索新模式。未来,依托中印尼“两国双园”平台,在推动经贸合作同时,还将注重与印尼人文领域的交流合作,让文化的火炬在新丝路上熠熠生辉。(记者 雷岩平 邱泉盛 王光慧/文 林双伟/摄)
- “坊巷邻里节”启动 展示坊巷世家的气韵风貌(2023-07-21 09:55:27)
- “家在鼓楼 幸福老人”社科讲堂系列活动收官(2023-07-21 09:40:21)
- 人民日报钟声:任何报告都无法“洗白”排海错误决定(2023-07-21 09:26:29)
- 福清三山镇:抓好垦荒造田工作 壮大村集体经济(2023-07-21 09:16:43)
- 福清5.54万亩早稻陆续开镰收割(2023-07-21 09:16:43)
- 福州地铁2号线东延线船政文化城站封顶(2023-07-21 08:49:22)
- 鼓楼区鼓东街道中山社区“幸福荟”IP发布(2023-07-20 21:40:00)
- 乐享文化大餐!一起“玩转”非遗!(2023-07-20 18:31:46)
- 捷报频传!事关福清教育(2023-07-20 18:31:46)
- 秋季投用!福清市区这个学校新增20个教学班(2023-07-20 18:31:46)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福州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福州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福州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来源:福州新闻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福州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福州新闻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