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福州新闻网 >> 新闻频道 >> 福建

共享共治!福建这样守护“舌尖上的安全”

2024-05-20 09:58:31来源:福建日报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习近平同志在福建工作期间亲自推进治理“餐桌污染”、建设“食品放心工程”。历届省委省政府接续奋斗,认真践行大食物观,连续24年把治理“餐桌污染”、建设“食品放心工程”列为为民办实事项目,并构建食品安全全过程追溯体系。

2023年福建食品安全工作在国家考评中获评A级,食品包括主要农产品的抽检合格率均稳定在99%以上,实现了食用农产品安全治理从体制到机制的创新完善、从农田到餐桌的全程监管、从治标到治本的转变。

机制创新

建立信息追溯“福建样本”

农产品批发市场一头连着田间地头,一头连着百姓餐桌,“舌尖上的安全”责任重大。

位于闽侯南通的海峡蔬菜批发市场承担着福州市场近70%的蔬菜供应量,每天平均成交蔬菜约1800吨。

在批发市场门口,两条通道泾渭分明,载满蔬菜的货车从采样通道驶入,接受采样后从验票通道驶出。

“我们对市场进行标准化改造,建设统一专用的进口‘采样通道’和出口‘验单通道’,形成‘一进口一出口’闭环管理,杜绝农产品从非正规渠道进入和流出市场,确保进场和离场的农产品全面纳入追溯管理范围。”海峡蔬菜批发市场副经理朱丹熙说。

追溯难,曾经是农产品批发市场普遍面临的问题。解此难题,仅凭分隔的通道,远远不够。

在海峡蔬菜批发市场,不论买方还是卖方,均须实名办卡,实行无现金交易,实现系统自动采集追溯信息。“入场货主登记进货信息、产地证明、检测合格证等,实现市场准入监管;依托省追溯平台,实行入闽农产品入场登记赋码,作为外产农产品入场凭证。出场则通过核对系统打印的交易小票,实现准出监管。”朱丹熙打开手机扫描交易小票上的二维码,产品的货主、产地等信息立刻显示在屏幕上。

这就是海峡蔬菜批发市场“智慧食安”管理系统。它实现了产品生产、经营、消费三个关键节点的良性互动,实现从田头到餐桌全程可追溯的电子化闭环管理。

2017年,作为治理“餐桌污染”、建设“食品放心工程”的重要抓手,福建率先在全国开展食品安全“一品一码”全过程追溯体系建设。

所谓“一品一码”,是指按照追溯编码规则对同一品种批次的食品和食用农产品赋予唯一的识别追溯码。

从机制体制创新入手,立法先行,标准先行,平台先行。福建将食品安全信息追溯纳入地方法规《福建省食品安全条例》并制定地方规章《福建省食品安全信息追溯管理办法》。同时,制定出台福建省地方标准《食品质量安全追溯码编码技术规范》、追溯信息接口规范、数据标准格式等10余个技术规范,实现各级各部门平台数据标准、接口、格式“三统一”。率先建成并投用统一的“福建省食品安全信息追溯管理平台”,更是成为“数智引擎”,推动食品安全治理迈向信息化。

“经过7年建设,福建已经打造出覆盖面最广、食品品种最多、汇聚信息量最大的福建食品安全追溯‘样本’。”省市场监督管理局食品流通处负责人说。

精准治理

助力各类主体守好安全关

打破壁垒,共享共治,平台数据不仅汇聚共享农业农村、海洋渔业、粮储、卫健等部门的横向数据,纵向上,还实现省、市、县监管部门以及企业系统的互联互通。

2020年2月1日起,全省范围内实现了食用农产品合格证制度与“一品一码”追溯制度相衔接,在全国率先探索推进“两证合一”模式。这一模式的农产品“二代身份证”,既便于进货查验,又方便消费者随时扫码溯源监督,解决长期困扰监管的产地准出和市场准入脱节问题。

随着网购成为常态,生鲜电商成为保障居民日常生活的重要一环。守好新业态食品安全关,“一品一码”的应用同样重要。

2019年起,总部位于福州的前置仓生鲜电商朴朴超市,推动供应商逐步实现将农产品的种植养殖、生产加工到经营流通等环节全程纳入追溯管理。

“入闽食品供应商必须进行商品‘一品一码’溯源登记,经合规审核通过后,才能进入平台售卖。”朴朴超市福州商品质量负责人说,“同时,所有在线售卖的食品信息也会及时上传到省食品生产经营追溯管理系统。”

省市场监督管理局食品流通处负责人表示,正是平台联通对接政府部门、企业、协会、第三方等已有食品安全信息系统,“进、产、储、销”全过程上传录入,因此在闽生产经营的食品“来龙去脉”实现一码可溯,推动生产经营主体提升食品安全管理能力。

数智化手段还推动“传统监管”转型“精准治理”。实时掌控食品生产经营基本情况和食品追溯信息,可以提前分析研判食品安全风险,实现对问题食品的“一键排查、精准定位、高效处置”。

截至上月底,全省食品安全信息追溯注册食品生产经营主体31.75万家、备案食品信息4924.66万种、累计上传追溯数据26.96亿条,形成福建省食品安全数治新格局,有效保障了消费者的知情权和监督权。

规范提升

夯实高质量监管根基

今年5月1日起,《福建省食品安全信息追溯管理办法》实施,进一步明确食品生产经营主体、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推进落实食品安全追溯责任的职责和要求,并鼓励企业将自建的食品安全信息追溯系统与平台系统对接,推进实现信息共享。

在管理办法实现升级的同时,系统功能也不断升级完善。在前期食用农产品产地准出和市场准入衔接的基础上升级追溯系统,实现了承诺达标合格证与“一品一码”追溯凭证有效衔接,以及全省生猪屠宰检疫数据与追溯数据互通。

更加全面的信息流带来了防控能力升级。“我们建立不合格预包装食品黑名单库,如监督抽检发现某个批次不合格时,追溯系统自动禁止该产品交易,消费者扫码可收到消费警示,最大限度保护消费者健康安全。”省市场监督管理局食品流通处负责人说。

在信息追溯体系建设之外,突出食用农产品销售的关键部位,紧盯重点品种、重点项目和重点区域,坚持常规抽检和专项抽检双轨并行,持续加强监督抽检和风险监测。产地水产品监督抽检由2019年的3000批次增加到2023年的1.2万批次,抽检合格率保持99.7%以上。

紧紧扭住食用农产品产销对接“龙头”,全省36家农批市场实现了建档登记、入场查验、信息化管理、检测管理四个全覆盖,全部设立检测室开展食用农产品抽样检测。截至2024年3月,已定量检测食品9675批次,合格率99.58%;快速检测28.7万批次,合格率99.97%。

加强农产品源头监管,推动全省所有涉农乡镇配齐设备并开展农残快检,精准把好产地准出关,全省累计创建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市)18个,位居全国前列。(记者 张颖)

【责任编辑:伊宁倩】
相关新闻
福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福州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福州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福州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来源:福州新闻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福州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福州新闻网联系。

日新闻排行榜周新闻排行榜月新闻排行榜
“鼓岭之友”相约白云洞 找回福州记忆
“鼓岭之友”相约白云洞 找回福州记忆
福州星安桥修缮提前完工
福州星安桥修缮提前完工
尤溪洲又一匝道通车!
尤溪洲又一匝道通车!
超100斤!福州依伯种出巨型南瓜!
超100斤!福州依伯种出巨型南瓜!
福州房产频道
福州:购买钢混结构法拍房可申请公积金贷款
福州:购买钢混结构法拍房可申请公积金贷款
专题推荐
福州市人大常委会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情况专题询问
文化中国行
福建深入践行大食物观
第七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