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大学生被骗350万元!嫌疑人曾流窜福建等地……
冒充公检法人员诈骗是近年来电信诈骗的高发类型,此类案件利用受害人急于证明自己清白,洗脱嫌疑的心理来进行诈骗。
近日,长沙警方就破获了一起类似案件骗子准确说出信息,导致大学生被骗350万元,该事件一度冲上热搜总榜第一。
事情还要从今年4月初说起,正在上学的小谢接到一通电话,对方自称是政府电信局的工作人员,称小谢的电话卡涉嫌洗钱需要配合警方开展调查。
随后,小谢的电话被转接到了一个自称为“上海市公安局刑侦支队的警员”的号码那里,对方告诉小谢,她的电话卡涉嫌洗钱,已经被警方立案调查。
据长沙铁路公安处刑警支队民警分析,为了取得小谢的信任,穿着警服的诈骗分子还通过视频向小谢出示了“人民警察证”“逮捕证”等相关资料,对方告诉小谢,如不配合公安调查,便会将其逮捕,同时还以办案需要为由,特意叮嘱小谢不能将此事告知其他人。
由于对方可以准确地说出自己的姓名、身份证号、在读学校等信息,还能提供所谓的“办案材料”,强烈地冲击了小谢的心理。
“我女儿被吓到了,就问诈骗分子怎么办,这个自称警方的工作人员就说,为了证明自己没有参与洗钱,要她把所有的资金全部集中到自己的一张卡上面去,要两三百万。”小谢的父亲表示。
对方以帮助小谢洗清嫌疑为由,要对小谢的账户进行“资金优先清查”,随后,小谢安装了诈骗分子发来的陌生软件,输入了自己的银行卡号、密码等信息。
此时,被诈骗人员洗脑的小谢开始四处筹款。她通过向同学及朋友借款以及网络贷款等方式,先后向账户转入150多万元。然而,贪婪的犯罪分子要求小谢再提供200万元的“清查资金”证明清白。
束手无策的小谢这次只能回家向父母筹款,她谎称自己争取到了留校的机会,但需要资金打点。
父母将多年的积蓄拿出,同时向亲戚朋友借钱,将筹集到的200余万元全转给了小谢,拿到钱后,小谢又按指示分多次将钱转入账户。
小谢的父亲回忆道,“她从家里回去学校的高铁上面,突然跟她妈妈说感觉到可能被诈骗了,她就打电话给银行的客服,查询自己银行卡的余额,客服告诉她,近一段时间,她的账户资金大量地进出,相当大,卡上面余额已经没有了。”
发觉自己遭遇了电信诈骗的小谢立马下车向警方进行了报案,警方历时6个月,辗转9省追回273万元。
由于涉案金额巨大,长沙铁路公安处迅速成立专案组,重点围绕涉案资金流、信息流、人员流开展分析研判。
通过调查,小谢先后35次向嫌疑人指定账户转账350余万元,资金到账后立马被转到了不同的银行卡上,民警立即按照程序对相关账户进行了止付、冻结。
通过调查民警发现,诈骗人员试图通过“贸易对冲”的方式对诈骗资金进行洗白。
“此次诈骗资金均流向了一些经营外贸生意的商户卡内,他们主要从事跨境贸易。诈骗团伙与境外货币贸易代理公司勾连,将诈骗的资金作为回款付给国内商户,再通过货币贸易代理公司收取境外客商的货款来对诈骗资金进行洗白。”长沙铁路公安处刑警支队民警赵权称。
对相关账户进行止付、追款的同时,警方派出工作组对涉案的手机号码进行深挖调查,逐步掌握一个以谢某花为首的帮助信息网络犯罪团伙。
今年4月至9月,专案组相继在广东、广西、浙江、福建等9省20地市,将谢某花、曹某飞、林某等42名涉案嫌疑人抓获归案。
经查,这个团伙的成员在网上收购公民个人信息,并注册各类聊天软件,帮助境外诈骗分子掩饰真实身份,制作虚假法律文书。目前,相关案件还在进一步侦办中。
还有哪些诈骗手段?
一段时间以来,AI诈骗在全国多地均有发生,除了上面的AI换脸外,还有以下几种方式:
声音合成
骗子通过骚扰电话录音等来提取某人声音,获取素材后进行声音合成,从而可以用伪造的声音骗过对方。
转发微信语音
骗子在盗取微信号后,便向其好友“借钱”,为取得对方的信任,他们会转发之前的语音,进而骗取钱款。
尽管微信没有语音转发功能,但他们通过提取语音文件或安装非官方版本(插件),实现语音转发。
AI程序筛选受害人
骗子利用AI来分析公众发布在网上的各类信息,根据所要实施的骗术对人群进行筛选,在短时间内便可生产出定制化的诈骗脚本,从而实施精准诈骗。
如何防范此类诈骗?
多重验证,确认身份
■ 如果有人要求你分享个人身份信息,如你的地址、出生日期或名字,要小心;
■对突如其来的电话保持警惕,即使是来自你认识的人,因为来电显示的号码可能是伪造的;
■网络转账前要通过电话等多种沟通渠道核验对方身份,一旦发现风险,及时报警求助;
■如果有人自称“熟人”“领导”通过社交软件、短信以各种理由诱导你汇款,务必通过电话、见面等途径核实确认,不要未经核实随意转账汇款,不要轻易透露自己的身份证、银行卡、验证码等信息。
保护信息,避免诱惑
不轻易提供人脸、指纹等个人生物信息给他人,不过度公开或分享动图、视频等;
陌生链接不要点,陌生软件不要下载,陌生好友不要随便加,防止手机、电脑中病毒,微信、QQ等被盗号。
提高安全防范意识
公检法没有安全账户,警察不会网上办案,如果有网络警察说你犯事了,让他联系你当地的派出所,你也可以主动打110咨询。
警方提醒,如不慎被骗或遇可疑情形,请注意保护证据,立即拨打96110报警。
- 骗子准确说出在读学校大学生被骗350万元(2023-11-06 08:08:10)
- 已婚男子“脚踏三条船”行骗60多万元(2023-11-05 12:49:19)
- 福清音西开展反诈宣传活动(2023-11-04 08:26:04)
- 晋安宦溪镇办好便民利民实事 回迁群众生活环境大改观(2023-11-04 08:08:32)
- 情侣贩卖300多条“明星行程”被抓(2023-11-03 17:17:05)
- 辽宁女童体育课短跑猝死9分钟后才急救 女童家长发声(2023-11-03 10:25:09)
- 老人执意要往涉诈账户转账 民警与骗子“赛跑”成功挽损25万元(2023-11-03 09:44:01)
- 福州茶园派出所宣传反诈(2023-11-03 09:44:01)
- 网传“清华大学取消新闻学专业”消息不实(2023-11-02 15:00:51)
- 福建省消委会发布“双11”消费提醒:警惕消费陷阱 理性理智消费(2023-11-02 12:17:26)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福州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福州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福州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来源:福州新闻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福州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福州新闻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