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新闻网 >> 新闻频道 >> 福建新闻

厦大⇄南极,四位厦大学子探索极地海洋!

2022-06-08 11:31:26来源:厦门大学

历经3万余海里航行,从南极归来的“雪龙”号和“雪龙2”号科考船静静停憩在上海的码头。

6个月前,四名厦大学子胡嘉舜、康佳雯、袁俊宜、张亚龙正是从这里出发,穿过茫茫大洋,驶向冰川覆盖的大陆。面对严寒险峻的环境和高强度的实验节奏,他们探索极地奥秘的热情从未熄灭。

今天是世界海洋日,让我们一起走进这四位厦大海洋人的南极科考故事

厦大⇄南极,四位厦大学子探索极地海洋!

厦大⇄南极,四位厦大学子探索极地海洋!科考船在海上航行

厦大⇄南极,四位厦大学子探索极地海洋!厦大校友在长城站合影

01

胡嘉舜:

海洋学科的魅力,使我转变航向

这是胡嘉舜的第一次极地航行,也是他人生中第一次出海。

就在三年前,胡嘉舜还就读于厦门大学历史学专业,而如今,他不仅成功跨专业成为海洋化学专业的硕士研究生,还成为了中国第38次南极科学考察队的队员。

本科期间,因偶然听了一场海洋学科论坛,胡嘉舜发现了自己对海洋学科的兴趣,于是从文转理,他“转变了航向”。

厦大⇄南极,四位厦大学子探索极地海洋!胡嘉舜的队服与队员证

胡嘉舜与同课题组的康佳雯一起,承担着“雪龙2”号航行途中的南极海水同位素测定工作。

出海之前,尽管通过了全面的体检,胡嘉舜仍然十分担忧自己因晕船而无法胜任海上作业,“如果我们中有一位倒下了,任务可能就无法顺利完成。”

厦大⇄南极,四位厦大学子探索极地海洋!胡嘉舜(右)和康佳雯(左)在处理水样

他们的科研任务并不轻松。“雪龙2”号围绕着南极大陆航行,期间只在特定站位短暂停靠,他们需要在船到达站位时采集海水样品。在采完一个站位的水样之后,须在船到达下一个站位之前完成样品的处理工作,因此,他们作业期间的作息完全取决于站位之间的航行时间。

但为了充分利用极地科考的宝贵机会,他们尽可能在多个站位采集水样。有时一次只能休息两三个小时,甚至需要连续48小时不分昼夜地作业。

他们说,“在船上,我们过的是‘船时’。”

厦大⇄南极,四位厦大学子探索极地海洋!胡嘉舜在甲板上作业

即便如此,当初因为热爱转变航向的他,表示自己很喜欢这样的生活。他说,“海洋科考是我的选择,因此就算步履艰难,我也甘之如饴。”

厦大⇄南极,四位厦大学子探索极地海洋!胡嘉舜和康佳雯在南极与厦大百年校庆吉祥物“小百”“小厦”合影

02

康佳雯:

对海洋的热爱,我坚守了七年

深邃莫测的大海对于大学以前从未见过海的康佳雯来说,有着巨大的吸引力。

厦大⇄南极,四位厦大学子探索极地海洋!康佳雯在科考船上做实验

本科期间的学习,康佳雯接触的主要是特定的海洋生物和小片的近岸海域,没有机会饱览更广阔的大洋。得知厦大同位素海洋化学实验室的研究生有极地科考的机会,她毅然来到这里,并终于如愿以偿地目睹了梦中的巍巍冰川……

这份对海洋的热爱,她坚守了七年,终于在极地盛放。

厦大⇄南极,四位厦大学子探索极地海洋!南极冰山

厦大⇄南极,四位厦大学子探索极地海洋!南极海冰

厦大⇄南极,四位厦大学子探索极地海洋!南极荷叶冰

近半年的航行时间里,船员们在船上度过了很多节日,康佳雯也在此度过了第一次没在家过的春节。

厦大⇄南极,四位厦大学子探索极地海洋!康佳雯(左一)主持“雪龙2”科考船上的“春晚”

这次科考,让康佳雯有机会与许多年长的海洋科研工作者深入交流。

“对于我们绝大部分人来说,一次极地出海的经历已经足够具有挑战性,可这些前辈却十年如一日地重复着这样艰苦的生活”,这种对极地海洋科考的坚守深深地感染着她。

03

袁俊宜:

科考不易,但南极美景治愈了我

袁俊宜与胡嘉舜、康佳雯来自同一个课题组,实验内容几近一致,但不同的是,她的科研舞台在“雪龙”号上。也因此,单打独斗的她,面临着更多未知的挑战。

厦大⇄南极,四位厦大学子探索极地海洋!袁俊宜(右)与张亚龙(左)在“雪龙”号前合影

深夜奋战是常有之事,有时上一次的实验还没做完就得开始下一次的采样工作……在这样紧密的时间安排下,她选择缩减部分睡眠时间。

但好在,南极令人震撼的美景,“治愈”了她。

厦大⇄南极,四位厦大学子探索极地海洋!科考队员拍摄的南极极光

在南极大陆上,袁俊宜参观过极地科考站,赏过“水天相接,上下一白”的壮丽景象,感慨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也曾近距离观察企鹅和海豹,看见极地之上的生命之美。

航行在大洋上,她见到过海豚从海面一跃而上的气魄,也在雪龙号停泊作业时,看见一只好奇的座头鲸绕着船只游动,还不时喷着水……这些景象令她难以忘怀。

厦大⇄南极,四位厦大学子探索极地海洋!

厦大⇄南极,四位厦大学子探索极地海洋!袁俊宜拍摄的南极风光

见识过南极地域辽阔旷远的景色,袁俊宜的心境也发生了一些变化,“不为将来的事情过度烦恼,做好自己现在的事情就好”。

04

张亚龙:

南极寒风也无法阻挡我前行的脚步

“我是张亚龙,我们刚刚结束了中国第38次南极考察。”面对镜头,张亚龙黝黑的脸上露出灿烂的笑容。

张亚龙是大家公认的“健身达人”,遇上不爱运动的朋友,他还乐忠于鼓励大家一起健身,也因此收获了“雪龙号刘畊宏”的外号。

厦大⇄南极,四位厦大学子探索极地海洋!张亚龙(右一)在南极与企鹅合照

在“雪龙”号的前甲板上,一台测量海面反射光光谱的仪器迎风而立,这是陪伴了张亚龙整个航程的“好兄弟”。

因此,除了白天每隔三个小时的密集作业,他还要应对前甲板上的狂风和寒冷。

厦大⇄南极,四位厦大学子探索极地海洋!

厦大⇄南极,四位厦大学子探索极地海洋!结满冰的科考船甲板

一次,科考船在航行中遇上狂风,为了保护甲板上的仪器,张亚龙让同伴伸手紧紧拽住他的衣服,他则半扎着马步,将仪器拆卸、转移回船舱,“那天的风就像刀一样,割在我脸上”;还有一次,海上汹涌澎湃,船身剧烈摇晃,激起的浪花直接打在张亚龙的身上,冰冷的海水刺激着他加快作业的速度……对张亚龙来说,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

面临着与时间赛跑的焦虑、连夜奋战的疲惫、实验失败的懊恼,但张亚龙说:“若有机会,我想再次参加极地科考。”

厦大⇄南极,四位厦大学子探索极地海洋!狂风中,张亚龙与同伴在拆卸仪器

半年的南极科考之旅暂告一段落,但属于他们的科研道路与人生征途,还有千千万万值得期待的精彩。

厦大⇄南极,四位厦大学子探索极地海洋!四人回校后合影 (从左至右:张亚龙、胡嘉舜、袁俊宜、康佳雯)

据悉,厦门大学先后已有60余人次参加了中国南极科学考察22个航次和中国北极科学考察10个航次。

薪火相传,初心依旧,在极地科考这条道路上,厦大人从未停下前行的脚步。

【责任编辑:徐昕昀】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