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新闻网 >> 新闻频道 >> 福建新闻

福建泉州:激活“数字匠心” 迸发“产改”活力

2022-03-24 10:43:53来源:工人日报

【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进行时】

福建泉州聚焦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做好“大文章”——

激活“数字匠心” 迸发“产改”活力

传统产业“触网”,产业工人技能“迭代”,“云上智造”落地,安全生产“联网”,“数字技改”赋能……日前,福建省泉州市聚焦机械智能制造、集成电子电路等数字产业,以“强产兴城·数字工匠”暨“项目攻坚2022”劳动和技能竞赛等为载体,大力推动数字赋能经济高质量发展,让“产改”迸发出活力。

推动老工人技术“迭代”,赋能“智”造转型

智慧车间物流、产品智能检测、智能数据采集、安全环境可视化监控、C2F智能定制、5G云制造可视化……3月16日,记者来到永春九牧陶瓷5G智慧工厂生产车间,“数字化”“智能化”生产元素随处可见,车间工人们根据操作指令,有条不紊地加速生产。泉州工匠、九牧集团永春生产基地工程师陈维尧带领着厂里的“老工人”,让“老手艺”与这座新型智慧工厂“同频”。

陈维尧告诉记者,数字化转型对班组职工的技能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企业工会以车间岗位练兵、技能竞赛为契机,建立“竞赛+培训+创新”的机制,组织班组长、技术骨干学习5G数据传输、实时监测、AI算法等数字技能,让传统工人在这座以数字技术实现智能制造的工厂里得到了“升级”。

像这样的“技术迭代”,已在泉州多个“产改”试点企业落地。近年来,作为首批国家产教融合试点城市,泉州立足本地制造业体量大、劳动力尤其是技术工人长期供给不足的实际,以服务智能制造和传统制造业工人“技术迭代”为主攻方向,大规模高质量开展工业机器人、机器人焊接、5G网络示范场景运用等数字领域职工技能竞赛。今年,泉州市总工会还联合市发改委、市人社局等部门,围绕“智造强市”的发展目标,开展“数字工匠”系列技能竞赛。在当地,数控、纺织、高端陶瓷等产业200多场“智改”技能竞赛将全面铺开,以赛促训、以赛赋能,助推产业工人技术升级。

泉州市总工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韩卫华告诉记者,今年,泉州工会将根据区域内发展智能制造实际需求,举办1000场次以上基层技能竞赛,60场次以上县级技能竞赛和40场次市级技能竞赛,并依托有条件的职业院校和园区(企业)建立数字产业工人技能培训基地,通过加强政策支持、加大资金投入、改善办学条件、扩大培训规模、丰富培训基地功能和内涵等方式,构建规模稳定、结构合理的服务智能制造发展的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体系。

在市总工会的推动下,泉州还建立了技能竞赛和职业资格等级认证挂钩制度。在全市性竞赛获得前3名的选手,市人社局可直接认定高级工职业资格,颁发高级工职业等级证书;对技能和理论考核均合格的其他参赛选手,由市人社局核发中级工职业资格证书,已具有中级工职业资格的可晋升为高级工。

推动传帮带扩面升级,孕育“数字匠心”

在泉州数字经济领域,劳模、工匠和技术人才工作室正成为“数字”与“匠心”深度融合赋能“产改”的孵化基地。

在南威软件集团,福建省劳模游建友领衔的“数字工匠工作室”专注于政务信息化、党务信息化、智慧城市等领域的软件技术研发,特别是致力于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视频分析、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深度创新。游建友带领工作室团队制定研发项目流程,严格执行以人为核心、循序渐进的“敏捷开发”方法。工作室还开辟了每日一刻钟学习、技术交流共享、数字头脑风暴等多种学习途径,建立了“一人一导师”的数字工匠传承机制,为企业数字人才搭建成长的新空间。

在福建三星电气股份有限公司二车间,以“福建省金牌工人”秦木名字冠名的开发班组里,11名技术工人研发创新近50种新产品工艺,班组还参与了企业数控车床的工艺编程和技术参数设定,推动公司生产效率同比增长25%以上,技术指标同比增长30%以上,产品合格率达到99.5%。

对于像游建友工作室、秦木开发班组这样的“数字工匠工作室”,泉州今年还将进一步加大扶持力度。根据市总工会近日发布的“万名名师带高徒”匠心育人计划,为助力“数字工匠”“数字人才”茁壮成长,今年泉州工会将发挥数字工匠人才在技术攻关、技术创新、技术交流、传授技艺等方面的示范引领作用,在数字经济产业链创建、提升106个省市劳模创新工作室,命名“数字工匠工作室”50个;将加强数字班组建设,命名60个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安全型、效益型、和谐型的“六型”数字工匠班组;实施“工会+企业+高校”合作育人,开展数字工匠二元制教育,开展500场次以上技能培训,培训对象有望超过30万人。

引入“创新能级”,探索“数字技改”

围绕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这篇“大文章”,泉州市总工会以职工“五小创新”为载体,大力推动“数字技改”“数字创新”。

近年来,节能已成为泉州美岭水泥公司推动数字技改的主要方向。该公司副总经理郑信鹏告诉记者,在“产改”政策的推动下,公司每年投入1500万元用于鼓励职工参与“数字技改”,通过加装高压变频器、实施“5G+智能制造”等职工数字创新项目,美岭每吨水泥熟料的耗电量从2016年的56千瓦时下降到如今的52千瓦时,每年节约电量600万千瓦时,一年节约开支超过360万元。

而参与“数字技改”的一线职工,不仅可以享受公司提供的创利分红,还有机会获得泉州市总工会提供的“数字技改”奖金。

近年来,泉州市总会同本地财政、人社等部门进一步提高创新人才待遇,鼓励企业建立与职工“创新能级”相挂钩的薪酬制度,落实向一线产业工人倾斜的工资分配制度,推动上千家民营企业建立技术工人创新成果按要素、按“智”参与分配制度,从制度上打破技术工人向工程师和管理人员流通的壁垒,开启产业工人职业发展绿色通道。对于在省百万职工“五小”创新大赛中获奖的优秀职工,泉州市县工会给予配套奖励,并在评选劳模、工匠时予以加分。同时,优秀创新人才还可以推荐纳入泉州市人才“港湾计划”高层次人才管理,落实人才保障待遇,进一步激发产业工人运用数字技术创新创效的原动力。

泉州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市总工会主席卢秀萍表示,市总工会将深入实施“数字工匠赋能提升行动”,推进创新“五级竞赛层次+五大竞赛拓展+五项保障措施”的数字经济竞赛模式,打造“数字产改”新亮点,激励更多数字工匠技能人才脱颖而出,助力建设“智造强市”。(记者 李润钊 通讯员 李亮 谢显能)

《工人日报》(2022年03月24日 03版)

(记者 李润钊 通讯员 李亮 谢显能)

《工人日报》(2022年03月24日 03版)

【责任编辑:钟培培】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