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新闻网 >> 新闻频道 >> 福州新闻 >> 民生

闽侯乌门村:变美的不仅是“面子”,更有里子

2021-12-13 23:34:11来源:福州新闻网  作者:谭湘竹

闽侯乌门村:变美的不仅是“面子”,更有里子

乌门村内立体绿化的小公园。程玉华摄

  福州日报记者 谭湘竹 通讯员 陈建鋆 张存金 苏枫

  乌门村不大,村庄加上山地才0.5平方公里,全村337户共1218人,是个袖珍村。

  这个小村庄位于闽侯县尚干半岛,是尚干镇南大门。曾经,村民们最头痛的事情就是下雨,每到阴雨连绵之时,村里的土路总是泥泞难行。如今,让百姓头疼的土路全部实现了水泥硬化,铺设了雨污管道。在尚干镇“见缝插绿”的建设理念下,村民家的房前屋后砌上花圃、种上花草。外出打工回来的年轻人,都夸村里变得干净又整洁。

  在党建引领下,乌门村改变的不仅是村容村貌,还有每逢丧事就大操大办的陋俗。蝶变后的乌门村,先后荣获“福州市文明村镇”“福州市农村典型标杆社区”“福州市级卫生村”“闽侯县农村环境综合治理工作示范村”等称号。日前,记者来到这个山清水秀的袖珍村庄,探寻村庄蝶变背后的故事。

  环境之变

  走在乌门村的水泥路面上,三层的小洋楼在冬日暖阳照耀下分外明亮。

  “原来都是红砖外立面,政府补助60%、个人出资40%,我们花了三万多块钱,整个房子外立面都刷上了石头漆,焕然一新。”74岁的林建华和妻子一边侍弄着自己种的花草,一边对记者说。

  曾经“灰头土脸”的房子变为石头漆立面房,不规整的杂搭乱盖拆掉,腾出宽敞的乡村空间,乌门村的村容村貌看起来十分“养眼”。

  “老实说,我们起初对改造没有信心,担心推进不下去。”尚干镇政府干部郑德秋对记者说,祖祖辈辈生活在这里,临时搭盖里面有的作为存储间,有的作为鸡舍鸭舍,村民原有的生活方式很难改变。

  改造是必由之路,问题是怎样改造。在乌门村民生改造的过程中,村里一直以村民意愿、村民需求为出发点,而不只为了漂亮而改造。村两委着手的第一件事就是征求村民的意见和建议。从改造设计前期,村里就不定期邀请村民代表来座谈,把村里的改造设计规划发给村民,让他们评判,在专家意见的基础上融合吸收村民们的意见。

  从小路硬化到裸房整治,再到村里店面牌匾的改造,乌门村民生改造的每一步,都充分听取和吸收村民们的意见。学会尊重与倾听,比做成更重要。回顾一路改造的点点滴滴,让郑德秋印象最深刻的是,要充分尊重村民的意见,在动工改造之前,先与村民充分沟通,取得共识。“改造的关键还是村民。只有人与人和谐,改造才有价值和意义。”郑德秋说。

  “百人百条心。三年多的改造不容易,但真的做了一件大好事。”在村里生活了一辈子的林子洪依伯感叹。随着环境改变的,还有村民的精神面貌。如今的乌门村,健身锻炼的人多了,打牌的人少了。每天晚上,原本没有散步习惯的村民,都要到投入50万元改造的平安文化广场逛逛。不久的将来,面积达300多平方米的幸福院也将亮相,为全村老人提供一个全新的休闲娱乐场所,让他们充分感受幸福。

【责任编辑:徐匆】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