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新闻网
  
  
  

厦门持续推动“光盘行动” 餐饮店拒绝浪费招数多

2020-08-14 09:25:03  来源:厦门网
  

厦门持续推动“光盘行动” 餐饮店拒绝浪费招数多

厦门日报社推出系列创意海报,倡议大家珍惜粮食,拒绝浪费!

厦门持续推动“光盘行动” 餐饮店拒绝浪费招数多

餐厅工作人员为客人打包剩菜。

  厦门网讯(海西晨报记者 柯小娇 实习生 黄睿滢 通讯员 张薇)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对制止餐饮浪费行为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坚决制止餐饮浪费行为,切实培养节约习惯,在全社会营造浪费可耻、节约为荣的氛围。昨日,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决定成立工作专班开展制止餐饮浪费行为立法工作。

  那么,厦门在节约用餐上做得如何呢?昨日,晨报记者走访火锅店、自助餐厅、酒楼等多家餐饮企业发现,大部分餐厅都主动引导文明用餐,推出多项拒绝浪费的妙招,“吃多少点多少”“吃不完打包”等成为越来越多人的餐饮习惯。

  火锅店提供半份菜 自助餐厅推奖惩制

  昨日,晨报记者走访厦门多家餐饮企业发现,大部分餐厅的入口处、墙壁上、餐桌上等醒目位置都张贴着“光盘行动”“爱惜粮食不留剩饭”“文明餐桌节俭养德”等宣传海报和标语。此外,为了引导顾客不浪费食物,各家餐厅也各出妙招。

  昨日中午,位于后滨路的豪享来内有不少客人正在用餐,服务员小张说:“为了引导客人不浪费食物,我们在墙上、桌上都贴上节约标语。目前,大部分顾客都能做到‘光盘’。”正在就餐的市民林女士说:“我觉得按份点餐的方式很好,不会造成超量点菜的情况,我每次都能吃完。”记者注意到,豪享来随餐赠送的小面包因为饱腹感强,较少客人当餐食用,但他们都将面包打包带走。

  江头一家火锅店的相关负责人表示,他们大部分菜品都提供了“半份菜”,“半份菜”可以满足顾客多样又不浪费的需求。此外,服务员上岗前都要进行培训,比如需要了解一个人的用餐量大概多少,“只有服务员对用餐量心中有数,当客人多点时才能及时提醒,从源头开始拒绝浪费。”如果确实吃不完,他们也会提醒客人打包带回家,“怕有客人觉得打包剩菜剩饭‘不好看’,我们还特意设计了有质感的纸袋,供客人免费使用。”记者了解到,目前大部分餐厅都免费提供打包剩菜服务。

  而吕厝的一家素食自助餐厅针对“光盘行动”还推出了“奖惩制”,如果顾客践行光盘行动,将获得3元抵用券;如果剩饭剩菜过多,则需要捐10元“公德款”。“主要是为了营造拒绝浪费的氛围,引导更多食客吃多少拿多少。”该自助餐厅的负责人表示。

  宴会上,因用餐客人较多,加之怕宾客吃不饱,不少宴请人都希望多点菜、多开酒水。厦门牡丹酒楼相关负责人表示,针对这种特殊情况,他们与客人洽谈菜单时就会了解清楚参宴宾客区域、年龄、口味需求等,以便进行菜单搭配。同时,宴会所有酒水全部集中开启分配,有效地避免了浪费现象。

  多部门联合推动 “光盘行动”再升级

  “文明餐桌”行动是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一项重要内容,作为全国文明城市“五连冠”,多年来,市委文明办、市商务局、市市场监管局等多部门协同推进,多渠道宣传引导,在全市发起推动餐饮行业持续开展“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餐饮浪费”工作,通过系列活动提高城市文明程度和市民文明素质。

  据厦门市餐饮行业协会相关负责人介绍,制止餐饮浪费、践行文明餐桌,厦门餐饮行业一直走在全国前列。从2012年开始,餐饮协会几乎每年都会和政府主管部门一起发出“光盘行动”的倡议,还会开展文明餐桌行动、文明餐厅示范店评选活动等。在我市各大餐饮单位,《厦门市文明餐桌公约》被张贴在最显眼的位置,且这一做法已经持续了近十年。

  8月12日,市商务局、市餐饮行业协会再次向全市餐饮经营单位发出“光盘行动”倡议,发出厦门餐饮行业深入开展文明餐桌行动的强音。例如,希望餐饮从业者注重服务细节,在菜单上主动标示菜肴分量,提供小份菜,引导市民理性消费;不使用一次性餐具,提供环保餐盒,倡导剩菜打包,从源头减少餐厨垃圾。

  在市场监管部门的积极倡导下,外卖平台也行动起来。美团积极推动餐品信息标准化,美团平台上的合作商家也积极参与到“食物保卫战”中。有的商户通过优化菜单,如“半份餐”“单人餐”“双人餐”等,辅助消费者做出最准确的决定,进而避免食物浪费。

【责任编辑:钟培培】
  
     
  • 日新闻排行榜
  • 周新闻排行榜
  • 月新闻排行榜
  • 书韵飘香

    这些年,邱孝感曾获得全国优秀儿童工作者、全国十佳辅导员等5项全国性荣誉。让他自豪的是,孙女和孙子也喜欢看书,“书香是最好的传家宝”。

    书韵飘香
  • 声如夏花

    让我们一同在他们的歌声中,感受福州传统十番音乐与阿卡贝拉碰撞出的火花。

    声如夏花
  • 家有“医”靠

    福州市第六医院的吴定,是很多患者眼中的“专属家庭医生”,他和护士何香云两个人,承担着整个医院的家庭病床服务工作。

    家有“医”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