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强嫂”的三本账
——来自罗源的乡村振兴样本
阿强嫂夫妇(右一、右二)请游客品尝畲家乌米饭。 通讯员 刘其燚 摄
福州日报记者 楼卫东 杨莹 通讯员 黄元祥 林克城
春暖花开,草长莺飞。这个周末,罗源县飞竹镇秀岭自然村的“竹海庄园”又迎来了一批城里来的客人。他们在竹林里挖笋,在水田里捉泥鳅,在畲民家中打糍粑,玩得不亦乐乎。“秀岭,是个让人来了还想再来的地方。”已是第四次带朋友来玩的游客陈春玲说。
这个昔日人烟稀少、土地抛荒严重的偏远乡村,去年有近3万人次游客造访,村民收入大幅增长。是什么让秀岭重焕生机?村民们说,是因为村里来了“阿强嫂”。
一问才知,“阿强嫂”是一对夫妻的代名词。妻子朱秋容能言善道、热情好客,是竹海庄园的“活招牌”;丈夫郑毅强见多识广、聪明能干,是庄园的“主心骨”。他们用“三本账”,见证了秀岭变迁记。
“生态账”:把生态保护下来,最值钱
阿强嫂夫妇不是秀岭人。他们在福州做了快20年服装生意,最多时开了百来家店铺。
2014年,阿强嫂想给客人采购“伴手礼”,通过朋友牵线,向秀岭的一个小伙子订了5万元笋干。“我们对这笔钱能买多少笋干没有概念,交货时,他送来整整两卡车,一共750公斤。后来听说,小伙子跑了好几个村,辛苦两个月只赚2000块。当时我就被秀岭的民风打动了。”阿强嫂说。
阿强嫂夫妇慕名来到了秀岭。眼前的村庄却不是他们想象的模样:房屋年久失修,田里的草长到一人高,荒得和山连成了一体。“村里只剩下12个老人,大部分在70岁以上。”原来,秀岭邻近水源地,自从石板材厂关停,村里的青壮年都去外面打工了,孩子和部分老人也都接了出去。
阿强嫂的心里五味杂陈。离开秀岭后,那里的绿水青山时常在她脑海闪现。“正好有段时间身体不好,我就和老公提议,一起去秀岭住段时间。”
住着住着,阿强嫂夫妇越发爱上了秀岭。“村里人觉得秀岭偏僻,没地方赚钱,所以走了;但我们觉得,生态就是秀岭最好的资源,把生态保护下来,最值钱。”夫妻俩的想法,与当地镇、村干部不谋而合。2015年4月以来,结合“美丽乡村”建设,秀岭自然村开始了美丽蝶变。
村里建成了污水过滤系统,村民家里安装了三格化粪池,污水不再任意排放,垃圾不再随意丢弃;道路清洁了,房屋修葺了,公厕建起来了,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阿强嫂夫妇通过土地流转,向村民租了近400亩农田,开荒种地。4间破烂不堪的牛棚、农舍,经过他们的精心改造,成了别具民族风情的民宿和休闲屋。
“从服装业跨界生态农业,挺难的,但最难的,还是和村民的思想磨合。”阿强嫂主张种田不打农药,不用除草剂,只用有机肥和绿肥。“看我们用人工除草、制肥这么费工,有的村民就笑我,你这样种菜,卖菜钱够付人工钱吗?”阿强嫂听了不气不恼,反而劝说这位村民:“不如你也按我这种方式种菜,我用你现在卖的3倍价格跟你收购。”结果是,这位村民真的照做了,不仅菜卖了高价,自己尝过这种“费工的菜”,也坦言“真不错,吃出了小时候菜的‘甜味’”。
经过持续的生态修复,秀岭村的田地逐渐恢复了高山湿地的生物多样性。白鹭飞回来了,田里又能摸到泥鳅、黄鳝、田螺了。更让村民们激动的是,一度消失的黑水鸡、中国斗鱼、中华青鳉等野生物种,现在又出现了。
空中白鹭飞,水里斗鱼游,田间野鸡跑,梁上燕呢喃;二月看樱花,三月看梅花,四月看桃花,五月看紫薇,六七月赏莲花,八月桂花香,九月十月稻谷黄……秀岭,村如其名,又恢复了秀丽的风光,引得游客纷至沓来,带动了当地旅游业发展。
相关新闻
- 超1亿元!福建提前下达补助资金(2024-12-13 09:52:07)
- 屏南传统村落保护案例入选《习近平文化思想实践案例选编(2024年)》(2024-12-11 18:24:00)
- 《福建蓝皮书:福建乡村振兴报告(2023~2024)》新书发布仪式在福州举行(2024-12-10 14:57:02)
- 宁德1782.38万元!一批省级补助资金下达(2024-12-09 10:46:00)
- 郭晓丽:融合农文旅 激活古村落(2024-12-09 08:06:29)
- 全省前十!福州这些县(市、区)上榜!(2024-12-06 09:20:47)
- 出圈!被福清这座小岛惊艳到了(2024-12-06 09:04:03)
- 3000公里外寄情!福州带来的这件“宝贝”,在“藏东明珠”上盛开!(2024-12-04 09:23:53)
- 屏南:“头雁”领飞 乡村兴旺(2024-12-03 08:51:00)
- 两岸社科专家、产业代表齐聚榕城论发展(2024-12-01 07:59:54)
- 福建已培育38个“科技村落”(2024-11-27 09:25:04)
- 永泰“油王”富乡亲(2024-11-27 09:15: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