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新闻网

“阿强嫂”的三本账

——来自罗源的乡村振兴样本

2019-04-23 22:52:55  来源:福州新闻网  作者:楼卫东 杨莹

  “经济账”:做健康农产品,带村民一起致富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生态给秀岭带来的,不只是游客。

  周末的中午时分,是竹海庄园厨房最忙碌的时候。厨师林太容,就是当年卖笋干给阿强嫂的小伙子。现在,他和妻子、孩子都搬回了村里,和老人团聚。妻子也在庄园厨房帮忙,夫妻俩每月有固定收入约7500元。

  林太容还有一个身份,他入股了村里的畲农合作社,担任社长,负责种植管理、收购等,合作社工资和分红大约每月还有3000元。一年下来,这个小家庭收入将近13万元,是以前的两倍多。

  像林太容夫妇这样,因为竹海庄园项目回归的秀岭人还有几十人。这是阿强嫂最想看到的。

  “我们做这个项目,一是看好生态农业的前景,想做健康农产品,二是希望带村民一起致富。村子有奔头,村民才会回归。有产业、有人气,乡村才会兴旺。”阿强嫂夫妇与记者分享了他们的创业初衷。

  在他们给村民算的“经济账”里,地租是保底的。“虽然大部分是抛荒地,我们还是按亩产75公斤稻米的市场行情价计算租金。这个价格上不封顶、下有保底,确保村民收益。”阿强嫂介绍,最开始地租大概在每亩225元,现在差不多要270元,每户年均租金收入1200多元。

  其次是赚工钱。“生态农业,对劳动力的需求非常大。一人干一天活是一个工日,我们一年有2000多个工日,每个工日200元,一年要给村民发40多万元工钱。”阿强嫂说。

  最重头的是“合股”做项目。阿强嫂夫妇成立了“乡状元”公司,竹海庄园项目采取“乡状元+村集体经济+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飞竹镇党委书记黄翚介绍,村集体将市薄弱村扶持资金50万元投入民宿建设,每年保底增收3万多元;村民还成立畲农合作社入股,享受分红收益。

  竹海庄园的生态农业项目里,最出名的莫过于“稻田养鱼”。“稻田养鲤鱼,鲤鱼吃稻虫,不仅荒田复耕、鲤鱼肥美,每亩还可增收5000元。”黄翚告诉记者,经过这些年的努力,竹海庄园获得了省、市休闲农业示范点称号,辐射9个村,带动发展稻渔综合种养基地近千亩。

  主打“健康、生态”的竹海庄园产品,售价并不便宜,一枚鸡蛋要卖5元,却依然供不应求。阿强嫂说,秘诀就在于打破了农村和城市高消费群体的信息壁垒,开发微信定制、家庭配餐等渠道,把村里的绿色农产品,送进城市小区、月子会所。去年,稻米、田鱼、竹子酒、鸡、鸭、蛋、莲子等销售收入达190多万元。

  村民的腰包鼓起来了。据统计,秀岭去年人均收入15000元,比2015年提高6600元。其中,与庄园合作或在庄园务工的村民,人均收入超3万元。

  “亲情账”:从不识一人到满村亲戚

  “干妈,我回来啦。答应奖励我的蛋糕呢?”“在这呢,小馋猫!”上周五晚,刚从镇上放学回来,11岁的林雨婷就一头钻进了竹海庄园找阿强嫂。两人靠在一起有说有笑,俨然一对亲母女。

  “雨婷是我干女儿,特别黏我,她说长大赚钱了,要分我花”“村里20多个孩子,个个都叫我‘干妈’”“96岁的老婆婆,家里母鸡下蛋,自己舍不得吃,却攒了送给我吃”……阿强嫂说,她刚到秀岭时,不识一人,现在满村都是亲戚,“秀岭就是我的家”。

  为了让这个家更美好,阿强嫂牵线引入了市妇联的“姐妹乡伴”项目,有专人来村里教大家如何进行垃圾分类,如何布置前庭后院,如何制造绿肥等。阿强嫂夫妇还建立巾帼实训基地,教农妇接待礼仪,培训种植养殖、莲子加工、竹编技艺等。

  村民王钗英原本是家庭主妇,经过培训,成了庄园的服务员。不仅有了稳定的工作,还经常参加畲族服饰走秀,对外推介秀岭文化。“当年,朋友劝我不要嫁到秀岭,又偏又破。现在她们都羡慕我,住在这么美的地方,生活这么丰富多彩。”

  记者了解到,秀岭自然村虽然人口不多,族姓却比较庞杂,有三个大姓、十几个小姓。以前村子穷,村民经常为了一点利益,闹得不愉快。阿强嫂夫妇来了之后,有赚钱的项目,大家一起干,有困难,大家一起想办法。心聚拢了,邻里关系越来越和睦。村民陈文清说:“晚上,我们都喜欢聚在阿强嫂家喝茶聊天,想的都是怎么把秀岭发展得更好。”

  最近,阿强嫂又代表罗源县参加了《福州,听我说》第三季电视宣讲大赛,把秀岭的故事,讲给更多人听。

“阿强嫂”的三本账

点击进入本网专题

【责任编辑:林少斌】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