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0年·40企|陈建龙:驾纺织巨轮远航,为中国品牌赢得世界声誉
编者按:
40年众志成城,40年砥砺奋进,40年春风化雨。改革开放40年来,一批批企业家以敢闯敢干的勇气和自我革新的担当,从经济体制改革到全面深化改革,闯出了一条新路、好路,书写了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壮丽史诗。
为进一步凝聚力量、激发斗志,展示改革开放以来福州市企业与企业家的生动实践和典型样本,展示这些时代探路者的担当与作为,12月1日起,福州新闻网联合福州市企业与企业家联合会、恒申集团推出40位国企、民企等创业者的专访,以点带面,解读福州和中国40年来的锐意进取之路和发展,见证中国改革开放进程。
陈建龙
福州新闻网讯(记者 张志滨 邱陵)今年10月30日,位于福州长乐的恒申集团再度吸引全球目光,该集团正式完成了对荷兰皇家帝斯曼集团全球己内酰胺业务的整体收购,成为全球最大的己内酰胺和硫酸铵生产供应商,真正将核心技术掌握在中国人手上。
龙头引领,带出一条长长的产业链,这是恒申发展之路的写照。从无到有,从有到强,恒申用了整整30年。这其中,让“己内酰胺梦”照进现实,就用了十多年。
从一根尼龙绳起步,如何发展成为一个现代化企业集团,并实现世界第一?集团董事长陈建龙的回答是:挺进上游,突破瓶颈。
创业之初:敢于尝试,勇于创新
改革开放初期,地处东南沿海的长乐得风气之先,针织厂遍布乡镇。1987年,土生土长的陈建龙办起蚊帐厂,当过挡车工、机修工,也干过销售。伴随经济发展,他的生意也日渐兴隆。
2003年,陈建龙意识到,随着消费水平提升,广泛应用于纺织服装、工程材料等领域的原料——锦纶(俗称尼龙)将迎来广阔的市场空间。随后,他创立了长乐力源锦纶实业有限公司,大胆引进世界最先进的德国巴马格纺丝设备,进军锦纶制造领域。
“当时一套设备要数千万元,国内没人敢用这么贵的,长沙锦纶厂等国有企业大多还在使用国产老设备。”陈建龙说。就是凭着敢于尝试、勇于创新的精神,力源颠覆了国内锦纶行业,同行随后纷纷跟进。
巴马格纺丝设备究竟有何神奇之处?陈建龙用数据来说话,“一吨锦纶产品,力源的生产成本只有2000多元,竞争对手仍要8000多元。”
“2009年以前,中国大陆锦纶企业基本都从德国巴斯夫和我国台湾地区进口切片。我想做聚合切片,改变这种局面。”陈建龙说。
2008年3月,力恒登陆新加坡证券交易所,成为长乐首家上市企业。随后,投巨资上马20万吨聚合项目。2009年9月6日,项目一次性开车成功,顺利聚合出第一粒半光锦纶6切片。当时,国内多数锦纶企业一条生产线每天只能生产30吨~50吨切片,而力恒一条生产线每天可生产200吨。
恒申打通“聚合切片—锦纶纺丝”产业链,引发了强大的示范效应,国内锦纶聚合由此快速扩能,推动了国内锦纶行业发展。
点击进入本网专题
相关新闻
- 40年·40企|陈明志:海归创业,致力网络安全行业先锋(2018-12-31 09:29:19)
- 40年·40企|蒋国兴:福泽天下矛锐竞取,兴福建白酒事业(2018-12-29 19:26:22)
- 40年·40企|沈国:精益求精,创造中国人自己品牌(2018-12-29 19:13:53)
- 40年·40企|杨启东:铸造品质电缆,服务海西建设(2018-12-29 08:43:50)
- 40年·40企|林腾蛟:坚守教育初心,向世界传递中国的力量(2018-12-29 08:37:24)
- 40年·40企|穆秀鳌:建百年精品,打造市政建养一体化标杆(2018-12-29 08:29:12)
- 40年·40企|俞凯:立信天下,让生活更精彩!(2018-12-28 08:43:35)
- 40年·40企|余劼:以匠心创品牌,“蛋”生美好生活(2018-12-28 08:31:35)
- 40年·40企|林向荣:敢拼会赢,借力“一带一路”发展添新翼(2018-12-28 08:21:18)
- 40年·40企|黄铁明:专注创新,为科技强国而努力(2018-12-27 15:28:14)
- 40年·40企|兰平勇:福州渔业扬帆海外,推动海洋经济再上台阶(2018-12-26 18:45:36)
- 40年·40企|林斌:为爱呵护,争创民族品牌纸尿裤(2018-12-26 15:47: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