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宣讲家网: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今天的节目,宣讲家网请来了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院长胡智锋教授,来和我们一起谈谈十九大报告中文化方面的内容。您好,胡老师。
胡智锋:谢谢,您好。
宣讲家网:十九大报告多次提到文化自信,文化自信也是近年习近平同志在国际国内多个重要讲话中反复提及、使用频率极高的热词,请您对此谈谈看法。
胡智锋:文化自信是习近平治国理政中非常重要的关键词,是继道路自信、制度自信、理论自信“三个自信”之后的第四个自信,蕴含深刻的内涵。
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已经成为拉动全球经济发展的“火车头”,取得了令人瞩目的经济成就,同时还产生了新的“四大发明”——高铁、支付宝、网购、共享单车,我们作为经济大国的地位应该是举世公认的。
随着经济地位的提升,作为联合国五大常任理事国之一,中国过去若干年间在国际国内扮演的角色更加积极主动,体现了一个大国的政治担当。中国是联合国常任理事国中派出维和部队最多的国家,迄今走过了27年的海外维和历程。截止2017年7月,中国军队已累计派出维和军事人员3.5万余人次,先后参加了24项联合国维和行动,被国际社会誉为“维和行动的关键因素和关键力量”。另外,我们在世界上的很多国家和地区的影响力也越来越强。
与此相对应就是文化,中国在和平崛起的过程中,最需要的是对自己文化的自信。如果我们缺乏文化自信,不知道自己的文化财富在哪里、自己的精神支撑是什么,而是一味追捧外国文化,那就支撑不起一个大国的崛起。我们是一个大国,就像习近平同志说的,“大就要有大的样子”。“大”就要对自己文化的高度自信,有了文化自信,我们就是堂堂正正的中国人,我们就是吃中国的饭、穿中国的衣,用中国的价值观和思维方式来跟世界打交道。我们不仅要自信,还要用中华文化的魅力去感染他人,让人喜爱和认同中华文化。从这个意义上讲,提出坚定文化自信是十九大报告的一个亮点,也是支撑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关键所在。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福州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福州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福州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来源:福州新闻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福州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福州新闻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