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胡智锋 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院长
宣讲家网:您是研究文化产业的,请您谈谈文艺创作应该如何体现文化自信?
胡智锋:文艺创作当中很多方面都涉及到文化自信,比如题材、内容、创作方式、艺术形式等,都应该有本民族的特点,体现对中华文化的传承。然而,创作层面还不是最重要的,对于中国文艺创作来说,真正体现文化自信的是创作心态。那么,什么样的创作心态才能体现文化自信呢?我觉得,与中国大国地位相匹配的创作心态才能支撑我们的文化自信。
在我们的电影、电视剧、纪录片创作当中,有两个倾向特别值得关注或规避:一是盲目的民族自大;二是盲目的民族自卑,这两个倾向都与大国心态不相匹配。大国心态应该是一种雍容、大气的心态;与大国心态相对的是小国心态,小国心态就是生怕人看不起,遇见到大国就紧张害怕,总觉得自己不行。中国80年代的影视作品中,有相当一部分是以展示丑陋、阴暗的一面来引起被人的好奇的作品,这种创作现象是很被大家垢病的,这种创作的自卑心理也不符合大国心态。另外就是过于自大,生怕别人瞧不起,睚眦必报,这种狭隘的过度的民族自尊心就是过度自大。因此,在文艺创作上首先要解决的是创作心态问题,既不自卑也不自大;拥有雍容、开放、包容的大国心态,才会有大气磅礴的景观和气象。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福州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福州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福州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来源:福州新闻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福州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福州新闻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