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业互联网平台助力产业转型升级
长乐纺织企业“云”上加“数”跑
长乐纺织集群数字化建设成果。受访者供图
故障停机时间减少10%,设备利用率提升10%,整体运营成本下降15%,自动识别、检测生产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缺陷……长乐为纺织企业提供的云上平台建设服务,为传统纺织业注入新动能,是福州“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战略的生动实践。
福建捷高纺织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天真介绍,接入长乐纺织工业互联网平台后,系统能实时监控设备状态,自动优化运行参数,故障停机时间减少了10%,设备利用率提升了10%。通过分析物料消耗、人工工时等数据,优化了库存管理,减少了浪费,整体运营成本下降了约15%。
据了解,长乐纺织工业互联网平台可采集跨品牌、异构设备的数据,实现对各类设备的操控。平台运营单位福州市数字产业互联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伍维斌透露,该平台可帮助企业通过数字化建设提升核心竞争力,进行数据知识产权存证,实现数据资产确权,并推出数据金融贷款。“通过数据确权,我们利用大数据为企业提供金融服务,目前企业贷款额度可达3000万元。接下来,我们要帮助企业打通工业互联网平台和产业互联网平台,帮企业找到更多订单,助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截至目前,该平台已接入652家长乐纺织企业,10015台设备上云,构建15大应用场景,有超80个典型应用案例解析,数据量超过10亿条,涵盖多个纺织细分行业,贯穿产业链上下游。
由福建东南西北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打造的“辅布司”全球纺织工业互联网平台,则为长乐中小微蕾丝花边生产企业带来大量订单,并可根据订单产品的工艺特性和工厂的织机生产数据匹配,把订单精准派送给织布企业。
“辅布司”搜录了行业超70万的蕾丝花边样品和图片,形成行业大数据,将找蕾丝花边图案的时间缩短至5秒内,并附上产品价格、详细规格和存货信息,同时推送类似产品,极大提升了交易效率和客户满意度。“辅布司”还可以快速生成高质量的蕾丝花边设计图案,供设计师自行选择使用或进行二次创作,极大提升设计效率,行业研发成本降低至原来的20%。
“辅布司”通过引入人工智能缺陷检测系统,每个挡车工人可以同时看管6台至8台织机,大大提高蕾丝花边生产车间的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减少人为因素对产品质量的影响,降低产品缺陷率。该系统还能进行数据统计和分析,帮企业了解产品质量状况和生产情况,为生产管理和决策提供重要参考。
目前,“辅布司”接入179家蕾丝花边工厂,织机数量超过1200台,可调度25亿规模的年度蕾丝花边产能,优化了织机资源配置,生产成本降低15%至50%。
长乐区工信局总工程师王利琴表示,从“机器联网”到“数据淘金”,从“单点突破”到“生态共荣”,聚焦针织、棉纺、电子、汽配4个试点细分行业,下一步将加快推动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城市试点工作,让有条件的企业“愿改尽改”,为福州建设现代化国际城市注入强劲动能。(记者 陈坚)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福州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福州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福州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来源:福州新闻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福州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福州新闻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