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预警平台绘制企业“画像”识别风险
涉及药品、化妆品、医疗器械50多个项目
福州市市场监管局执法人员通过系统线上查询药品安全相关信息。
绘制1.3万余家企业、机构“全景多维画像”;证照异常、虚假宣传、投诉激增等50多项风险预警……斩获多项国家级、省级荣誉的福州市市场监管预警平台又出新,今年福州市市场监管局在平台原有基础上开展应用场景研究,构建基于大数据、人工智能分析的“两品一械”(药品、化妆品、医疗器械)信用分类与风险预警系统,推动监管关口前移,转“被动监管”为“主动防控”。
“让‘两品一械’市场监管跑在风险之前,让监管对象变‘透明’是关键一步。”福州市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该系统通过多维融合药品安全相关信息数据,汇聚包括企业基本信息、网站网店、抽检监测、投诉举报等20多类数据1453万条,并充分挖掘企业间的关联关系,构建“两品一械”一企一档全景视图,完成了全市医疗机构、药品生产企业、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化妆品生产企业等8类共计1.3万余家企业、机构的“全景多维画像”,有效突破数据边界,降低信息不对称性。
该系统构建全量标签学习模型,针对企业和产品的独特属性、风险特征、监管重点以及监管人员在日常监管实践中提炼总结的常用语、关键词等,对企业和产品进行标记标签,截至目前已建立了“集采中标”“儿童化妆品”“医美药械”等8个标签构成的“两品一械”标签体系。
“通过这些标签的标识,可将档案基本数据中无法获取的监管重点、难点、关注点进行记录,为监管部门开展风险监测、分级分类和专项整治等工作提供支撑。”上述负责人介绍,后续通过人工智能模型的持续学习与优化,系统能够动态更新和扩充标签库,智能推荐新的监管标签与风险点,更精准地辅助监管人员的日常决策与风险识别工作。
该系统还可实现基于大数据、人工智能分析的“两品一械”风险点识别与预警处置。围绕“两品一械”监管重点风险领域,系统分类建立预警模型,对相应的业务数据进行实时监测、智能识别、关联分析,自动生成预警信息,并通过智能派单功能流转至相应的业务处室进行处置。监测人员实时追踪各药品监管业务部门处置情况,根据预警信息处置的反馈情况,作出是否调整监测方向和预警级别或判别是否结束风险预警等,形成有效的“两品一械”安全监管闭环。
目前,福州市市场监管局已规划设计覆盖药品监管主体、产品、人员等相关风险识别预警模型13类专题50多项预警项目,包括检验检测、投诉举报、虚假注册、异常经营预警等专题风险预警模型,对潜在风险如证照异常、虚假宣传、投诉激增等进行分级分类预警。监管人员针对风险信号开展线上线下相结合的风险排查和有效处置,变“事后处罚”为“事前防范”,有效提升监管的靶向性和精准度。(记者 刘珺 通讯员 游振云 吴承璐 文/摄)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福州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福州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福州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来源:福州新闻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福州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福州新闻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