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新闻网 >> 闽都大家 >> 当代大家

闽都大家系列报道之一〇二

林公翔:澄怀观万象,“意园”品闽艺

发布时间:2018-01-22 15:07:25  来源:福州新闻网  作者:邱陵

林公翔:澄怀观万象,“意园”品闽艺

林公翔坐在家中的“书堆”里,这既是工作室,也是心灵休息室。

  闽江孕育他的诗意人生,大师题字铭记为人处世之道

  “我1979年考入北京师范大学。”林公翔说,当年高中只有两年学制,1978年,他读高一的时候,学校见他在绘画方面颇有天赋,就推荐他报考福建师范大学美术系。彼时高考刚刚恢复,“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因为年纪小,很自然地,在高考中名落孙山。

  17岁,他跨入了北京师范大学校门,正是年少轻狂、喜欢幻想的年纪。躁动的青春无处安放,林公翔就把满腔激情化为文学创作的动力,尤致力于诗歌写作,在他的领头下,和同学一起组建起了北京师范大学“摇篮”文学社,他任社长。

  当门窗禁闭/青春与自由的风/是否比蚂蚁还要弱小/黑房间里/一群黑眼睛的乌鸦振翅而飞/在黑暗中寻找光明

  这段文字摘自他的一首《致诗歌》。“上世纪80年代初,大量新鲜思潮与流行舶来品进入中国,整个中国社会生机勃勃、方兴未艾——那是一个知识、思想、情感飞扬的时代,也是一个白衣飘飘的年代。”林公翔也不例外,用现在的话说,文学青年就是“全民偶像”,人们对文学乃至文艺的热情空前高涨,也让大学的生活充满浪漫和美好。

  毕业后的十年,林公翔在福建师范大学任教。期间,出版过《科学创造心理学》,著名历史学家、教育家周谷城为他题写书名;出版过《青年的内心世界》,获首届全国图书金钥匙奖;出版过散文随笔集《青春的私语》《读不尽的人生》和《笑与泪的青春》等,以优美的笔触直击年轻人的心灵,受读者热捧,成为当年的畅销书;出版的散文集《行走的风景——我与生命的契约》更被《中国青年报》推选为1990年度“读者最喜爱的50本书”。

  林公翔的诗意,或许来自早年的“闽江记忆”。

林公翔:澄怀观万象,“意园”品闽艺

理论专著《科学艺术创造心理学》(1985年出版)。

  他曾写过一首诗《有一条河流叫闽江》,优美、亲切的文字读来令人怦然心动。“我记得在福州四中上中学时,从台江三保附近可以招呼艄公坐船到对岸仓山的龙潭角。摇橹人的甲板上堆着一网刚打捞上来的新鲜的蚬子……有些场景,有些记忆,永远都不曾老去。”

  “记忆里的闽江是悠闲而自在的。”林公翔回忆道,“最后一次在闽江上坐船是大学毕业以后,那时有一位亲戚在尤溪一所山村小学担任校长,不知从哪里弄了一张永久牌自行车的券,我很兴奋,当即和母亲一起坐船到南平,然后再坐船到尤溪,拿到自行车后又坐车到南平,再坐船从南平到福州。尽管印象有些模糊,但记得很牢的是那次‘旅行’是在船上过夜的。星星点点的江面上的渔火,慢慢悠悠行驶着的木船,寂静的夜幕中特别响亮的汽笛……长久地印刻在我记忆的深处。”

林公翔:澄怀观万象,“意园”品闽艺

国学大师、时任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启功为林公翔题字。

  在意园客厅的一面墙上,挂着一幅启功先生的题词:“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落款时间是一九八二年十月三日,书于北京师范大学。这幅字迹,至今时刻提醒着林公翔“学无止境”。

  原来,1982年,学校为著名文艺理论家黄药眠教授从事教学活动60年举办纪念会,林公翔负责在门口帮忙接待,启功先生也来了。签完名,林公翔不失时机地请启功先生写几个字留念,多次指导文学社开展工作的启功欣然应允,沉思片刻后写下上述题字。

  林公翔端详着这幅题字告诉记者,启功先生的书法作品就像他的书斋名“坚净居”,既有山的凝重,又有水的圆融,现于尘世又出于尘世。“那瘦硬而刚劲的线条,那法度谨严的结体,那规整有序的布白,无不透射出先生谦和慈祥、淡薄名利、虚怀若谷、包容无际的人格魅力。”

  除了启功,林公翔还珍藏了朱光潜、钟敬文、季羡林、宗白华、张岱年等“国宝级”大师的题字,除了为书房增添迷人的书卷气外,也起着“见字如面”的效果,让林公翔永远铭记和学习他们的为人处世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