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新闻网 >> 闽都大家 >> 当代大家

闽都大家系列报道之九十九

“船政文化守望者”林樱尧:怀赤子之心考证史料,盼新人“知音”接棒

发布时间:2017-12-26 15:22:09  来源:福州新闻网  作者:邱陵

“船政文化守望者”林樱尧:怀赤子之心考证史料,盼新人“知音”接棒

1883年,福建船政建成第一艘铁木合构军舰“开济”号,又称铁胁船,这是放置在中国船政文化博物馆内的模型,比例为1:14.7。邱陵 摄

  【各方评说】

  李振均(福建省马尾造船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每一位入职马尾造船公司的新员工,通过了解工厂的发展历程,使命感和责任感油然而生,激发出献身祖国造船工业的热忱。林樱尧长期以来致力厂史研究,进而扩展对船政史实的深度挖掘,写出了不少阐述船政文化现象、弘扬船政爱国精神的文章。数十年来他不懈耕耘,把许多模糊不清的史实明朗化,其中不乏见解独到、考证有据、观点新颖的论述。这些文章或在厂内外报刊发表,或做专题讲座,让年轻一代从中获取历史启迪,吸收正能量。——摘自林樱尧著《船政史谭》

  陈道章(福州市科协原副主席、马尾区政协原副主席):目前研究船政文化的学者国内外都有,但还不是很多,钻研也不够深入。希望是有的,在马尾就有几位长期热衷于船政研究的人士,本书主编林樱尧先生算是其中的一位,他占有天时、地利、人和之条件,于纪念船政创办140周年之际,编纂了《船政研究集萃》,五年后,经修订再版。在几年一次船政图集审稿会上,本书主编提出研究船政文化应有更细腻的“马尾学风”,认为这个学风应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摘自林樱尧主编的《船政研究集萃》

“船政文化守望者”林樱尧:怀赤子之心考证史料,盼新人“知音”接棒

船政时期工人住宿的平房。

  孟丰敏(福州市作家协会秘书长):认识林樱尧老师缘于一次偶然。那时我的朋友要拍摄一部和船政有关的电影,便邀请我一起去马尾拜访林老师。路上,朋友不断称赞林老师的船政历史的专业深度,说早已恳请林老师担任影片顾问,希望我在福州文化研究上能向林老师看齐。我深以为然,想着埋头在古老历史资料研究中的顾问专家,神情一定多么严肃庄重,见到林老师后却大跌眼镜,这简直是一位老顽童啊!我们到他办公室没几分钟,已经开始不由自主地“嚣张”起来,几乎打算搬空他的书柜。他很慌张,不知所措地发愣,最后很专业地指出哪些书对我们有用,哪些人是“不怀好意”地不让他读书。我们笑得前仰后合。于是,我们开始一本正经地向他求教,结果林老师滔滔不绝地侃侃而谈,让我们瞠目结舌,不敢乱说话,生怕一张口就是“白丁猪相”。在和林老师长期的交往中,我除了敬佩他的学问,更敬佩他严谨治学的态度。

  因为他是船政专家,常有人打电话来,像考学生似的瞎提问题。他是认真的人,不管谁提的问题,都要引经据典地求证,保证回答得没有错误。可是有些人太随意,甚至是恶作剧,便让这个天真的老顽童非常烦恼。他不愿意和人在学术上玩笑,又不想言语不妥伤害别人,所以宣传和成名对他而言是个负担和烦恼,他躲之不及。

  林老师做学问孜孜不倦、精益求精,对生活知足常乐,待朋友真诚善良,而他可爱的性情更值得晚辈当家里大哥来亲近交往。

  张文朝(福建影视人)我有缘认识林樱尧,是以筹拍院线电影《马江海战》之由,经人介绍而与之相识的。接触次数不多,但彼此颇投缘。他对马尾船政史如数家珍。每次见面,他总要送我几本有关福建船政文化方面的书籍。他说这些书籍都是他的“宝贝”。所以,我有机会从中接触到福建船政文化的一些史实。他还为我们电影编剧提供了大量有价值的参考读本。他不太像无趣的学究,倒像个可爱的老顽童。他是有血性的人,遇见不平事,爱憎分明,颇有个性。让我想到100多年前,马江海战中福建水师的那些血性男儿。如今他退休多年,却退而不休,仍然致力于传播福建船政文化,并乐此不疲。在我眼里,他永远都是马尾造船历史陈列馆的好馆长。

“船政文化守望者”林樱尧:怀赤子之心考证史料,盼新人“知音”接棒

马江海战法舰发动突然袭击,我福建海军全军覆没。

  【代表作品】

  曾以副主编身份,参与编撰《中国近代舰艇工业史料集》。编著有《船政研究集萃》《马尾首创中国航空业史料集》《船政史谭》,合著《福建船政大事记》(增订本)等。

  (本文所配图片除了署名外,均由法国友人魏延年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