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新闻网 >> 闽都大家 >> 当代大家

闽都大家系列报道之九十九

“船政文化守望者”林樱尧:怀赤子之心考证史料,盼新人“知音”接棒

发布时间:2017-12-26 15:22:09  来源:福州新闻网  作者:邱陵

“船政文化守望者”林樱尧:怀赤子之心考证史料,盼新人“知音”接棒

2006年,法国友人魏延年(右一)带着珍贵的历史照片来到马尾,林樱尧(中)接待了他。林樱尧供图

  结缘法国友人获赠珍贵照片,呼吁关注马尾首创中国航空业一百周年

  2006年11月23日,也就是福建船政创办140周年纪念日的前一个月,一位年过六旬的法国老人辗转来到马尾,他叫魏延年(中译名)。退休前,他是一名核能专家,对中国文化十分感兴趣。

  魏延年说,他收集了许多19世纪福州的老照片,其中一些与船政有关,但没人能解读出其中内容,因此,他特地带着这些照片,到船政发源地马尾寻找答案。

  接待魏延年的正是时任马尾造船厂党办主任的林樱尧。“魏延年的中文说得不错,他告诉我们,1975年起,他便一直四处收集有关日意格以及福建船政的资料,也想到福建亲眼看看造船厂、看看船政学堂。”林樱尧说。

  日意格,是船政创办初期由左宗棠聘请的船政正监督,主持造船业务的设计、管理工作。他在福建船政工作了整整20年。这些照片,都是魏延年花重金从日意格的后代、邻居手中买来的。

  林樱尧回忆起当时的情形,仍然十分激动。“在三楼小会议室桌面上,他把照片一张张排开,仅是瞥了一眼,我的心脏就快速跳动起来。在众多照片中,有不少是我第一次见到的船政早期厂区基建、新船制造、马江海战后的情形和马尾地貌的照片。照片极为精致,清晰地再现了一百多年前福建船政的状况。”

“船政文化守望者”林樱尧:怀赤子之心考证史料,盼新人“知音”接棒

2016年,由林樱尧编著的《船政史谭》出版,纪念福建船政创办150周年。邱陵 摄

  发端于19世纪60年代的中国造船工业曾留下不少文献资料,但图片却不多见,而早期木壳船建造阶段的生产照片,更是鲜见。林樱尧心动不已,他委婉地向魏延年表示,希望能得到照片。但对方称,这些照片质量不高,等回头再整理出更加清晰的照片,三天后通过电子邮箱发来。

  中午吃饭时,林樱尧脑海里还在琢磨着照片的事情,对用餐毫无胃口。三天过去了,邮箱里空空如也;又过三天,还是没收到照片。正在他失望至极的时候,魏延年的友人杜立言打来电话,告诉他一个天大的喜讯——魏延年将在第二天傍晚带着放大好的照片赶到马尾。

  2006年12月1日18时,林樱尧和同事去机场迎接魏延年一行。飞机晚点,将近20时,魏延年才带着一大箱行李出现在众人的视线里。在去下榻酒店的路上,林樱尧才知道,魏延年发现通过邮箱传送图片的清晰度不够,就请人用数码高保真还原照片技术进行制作,一共25幅。

“船政文化守望者”林樱尧:怀赤子之心考证史料,盼新人“知音”接棒

2006年,林樱尧担任主编的《马尾首创中国航空业资料集》由福建省音像出版社出版。邱陵 摄

  原以为魏延年可能会出高价售卖照片,不料,第二天,林樱尧意外地收到了一份赠送协议。“这份协议书着重强调两点:一是要求这些照片要放在船政轮机厂长期展示。展板由我方负责;二是版权归魏延年先生所有,第三者要使用必须经过他的同意,并在照片上注明‘魏延年提供’的字样。”林樱尧解释,魏延年之所以特别做出强调,是担心人们辗转翻印,使照片的质量下降。“整个协议没有涉及要支付费用的内容。我非常感动,他是个令人钦佩的‘无私奉献’的法国友人。”

  “魏延年带来的照片,反映了船政的早期建设和船舶建造,对于研究近代中国的造船史、海军史、科技史都有着极高的参考价值,甚至是填补了图片资料的空白。”林樱尧表示,此后他与魏延年建立起深厚的友谊,而魏延年也数十次到访马尾,每次前来都带来珍贵的史实资料,“他说要把照片留在老乡一百多年前工作的地方,见证中法友谊长存。”

“船政文化守望者”林樱尧:怀赤子之心考证史料,盼新人“知音”接棒

马尾造船历史陈列馆,林樱尧退休之后还在此继续工作六年。

  通过不断发掘的史料,林樱尧撰写了大量涉及我国工业发展史、海军史、航空史、科技发展史的学术文章,发表于省内外有关刊物上。他还担任马尾区船政研究会和福州市船政文化研究会的副秘书长,每年一辑的《船政文化研究》,他不但自己撰稿,还参与组稿、审稿、改稿。有一回,他利用双休日连续审改稿件,因疲劳至极晕倒在办公室。“有些人冷嘲热讽地说,一把年纪了,还研究什么船政文化?我最不开心的事,就是别人不理解我。”林樱尧尽管委屈,但仍然相信自己的坚守是对的。

  1918年,福州船政局附设海军飞机工程处,组建中国第一家正规的飞机制造厂。“2018年是马尾首创中国航空业一百周年,我希望社会各界能关注,纪念不仅是展示曾经的辉煌,更在于缅怀先辈们艰苦创业的感人事迹,弘扬他们不惧牺牲为国献身的壮烈情怀。”林樱尧动情地说,马尾是近代中国海军的根基,也是中国航空工业的发祥地,应牢牢铭记,永世不忘。

  如今,为做大做强福建造船工业,马尾造船厂迁至闽江口粗芦岛,原址要被打造成船政文化产业园。年岁渐高的林樱尧一直有个心愿:“我希望这个事业能有个既懂得造船专业技术,又能够潜心研究史料的年轻人来传承,把150年的船政文化交给下一个15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