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新闻网 >> 闽都大家 >> 历史大家

闽都大家系列报道之八十三

“末代帝师”陈宝琛:冰渊晚节期无忝,桑海余生会有涯

发布时间:2017-09-30 16:05:32  来源:福州新闻网  作者:王礼林

“末代帝师”陈宝琛:冰渊晚节期无忝,桑海余生会有涯

陈宝琛行书《陶渊明诗》

  办新学,扩充全闽师范学堂

  陈宝琛自37岁被贬回乡后,人生大部分时光在故乡渡过,办新学、积极发展教育事业,是他另一项重要的成就。

  陈宝琛回闽后,修葺先祖的赐书楼,并且修建沧趣楼,自此闭门读书。但并非真的“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同年,他便与陈璧、林纾等人合力创设苍霞精舍,这是福建最早开办的新式普通教育学堂;1898年,他创办了以学日文为主兼学汉文的福州东文学堂,陈宝琛任董事兼总理,这是福建在“戊戌变法”期间首设的新式中等专业学堂;1899年,陈宝琛任鳌峰书院山长,以大量培养人才、推广教育为目标。

  戊戌变法后,福建各地纷纷提出兴办中、小学堂,可新式教育的教员特别缺乏。1903年,闽浙总督陈仰祈与陈宝琛商定把福州东文学堂改组扩充为全闽师范学堂,全力培养新式教育的师资力量,以解燃眉之急。陈宝琛慨然应允,并出任首任学堂监督(校长)。后又升格为福建优级师范学堂。这是福建第一所培养中小学师资的师范学校,是福建师范大学的前身。此学堂也是全国最早创办的师范学校之一。

“末代帝师”陈宝琛:冰渊晚节期无忝,桑海余生会有涯

陈宝琛书法作品

  陈宝琛为学堂亲自题写校训:“化民成俗其必由学,温故知新可以为师”。并且,还撰写了一篇语重心长的《开学告诫文》,成为全闽师范学堂培养学生的准绳。在主持高等学堂的时候,陈宝琛还派遣法、政、商、工、农等科学生去日本留学。全闽师范学堂在1903年至1909年,共培养毕业生700人,其中大部分成了福建中小学教师的骨干。而且陈宝琛创建了福建省的系列化师范学校,为遍设全省的中小学作出很大贡献。

  1909年,陈宝琛又奉召进京。1911年便担任溥仪老师,同时兼任福建教育总会会长职务,继续关心福建新学进程。

  他既当过帝师又办过学院,既是旧时代私塾先生,又是新式学堂开创者。在数十年办学生涯中,积累形成一套自己的办学理念。他提倡“崇实学以励人才”,主张要讲求有用之学,反对空谈之风,提倡“行己以有耻为质,读书以有用为程”,指出只要“屏黜空言”,就能“风气日开,人才辈出”;他主张把西方先进科技移植到中国,办洋务学堂,学习西方科学文化;他注重学校管理和师范教育,提倡教者师为先,借鉴日本办学模式,按近代学校要求健全学校管理机制。

  1935年3月5日凌晨,历经清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宣统五朝及民国的陈宝琛在北京病逝。其墓前的屏柱对联——“冰渊晚节期无忝;桑海余生会有涯”,对其一生作了精辟入里的评价。

  虽然他一生希冀于清廷,仕途坎坷,但其后半生通过热心教育、实业,仍间接实现了富国图强、抵御外侮的抱负。斯人已逝,但其一手创办的一所所学校,像一位位园丁,把文化的种子播撒在八闽大地,涤荡蒙昧,造福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