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
守护绿水青山 累积金山银山
——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思考
屏山人
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摆在前所未有的突出地位。这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具有标志性意义的新成果。
习近平总书记对生态文明建设作过许多重要论述,并率先垂范,推动中央有关生态文明重大决策部署的落实。建设生态文明,不仅深得党心民心,成为共同的价值追求,而且产生了广泛的国际影响。中国已经由以往在国际社会常常被人指责为不重视生态环保的国家,到当今成为世界生态文明的重要引领、重大贡献的国家。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第27次理事会,通过了推广中国生态文明理念的决定草案。联合国副秘书长阿奇姆·施泰纳认为:“中国在生态文明这个领域中,不仅是给自己,而且也给世界一个机会,让我们更好地了解朝着绿色经济的转型。”美国著名生态学家罗伊·莫里森前不久撰文《点赞全面拥抱生态文明的中国》,认为中国有机会也将在21世纪生态文明建设中“担当领导角色”。近日,美国宣布退出《巴黎协定》这一具有法律约束力的重要全球气候协议,引发了众多国家的不安和谴责。在此情况下,中国明确表态:“中方愿与有关各方加强合作,共同推动《巴黎协定》实施细则的后续谈判和有效落实,推动全球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中国又一次充分体现了大国的责任担当。凡此种种积极评价表明,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与实践和关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主张,已经得到国际社会的高度认同和积极支持。中国正在大步走向世界生态文明道德的制高点。
一、生态文明建设是治国理政新思想、新理念、新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生态文明建设是当代共产党人应有的责任担当。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重要软实力。我国已经进入中等发达国家的行列,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群众对生态环境的关注度前所未有。这是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所决定的。相对于经济短缺时期,社会需求已经从“求生存”转变为“求生态”;从“盼温饱”转变为“盼环保”。不同的历史方位,决定了不同时期党的领导核心的使命、所需要回答的时代课题不同。习近平总书记上任之初就指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近五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生态文明建设与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指出:“经济要上台阶,生态文明也要上台阶,我们要下定决心,实现我们对人民的承诺”“人民群众对清新空气、清澈水质、清新环境等生态产品的需求越来越迫切,生态环境越来越珍贵。我们必须顺应人民群众对良好生态环境的期待,推动形成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新方式,并从中创造新的增长点。”他告诫各级领导干部:“生态环境问题是利国利民利子孙后代的一项重要工作,决不能说起来重要、喊起来响亮、做起来挂空挡”“要把生态环境保护放在更加突出位置,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要着力推动生态环境保护,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新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对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不能手软,不能下不为例。”中国共产党人以为人民谋利益为根本宗旨,大力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正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一切为了人民的执政理念的生动体现。人民群众从日益增多的生态文明建设成效的获得感中,更加坚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四个自信”,更加自觉地参与到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之中。
(二)生态文明建设关系到党和国家长治久安。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这是前无古人的壮丽事业。在这一漫长的历史征程中,必然会遇到种种困难和挑战。其中自然资源和生态约束就是一个必须面对的难题。从国情看,我国人口占世界1/5,但国土面积仅有960万平方公里,其中还包括不可利用的沙漠、戈壁、高原等,在东部地区,人多地少的矛盾尤其突出。人类生活和经济发展需要的其他基本资源也相对紧缺。从我国人均主要自然资源与世界人均自然资源比较看,土地为1/3,矿产为1/2(列114位),耕地为1/3(列88位),河流径流量为1/4(列128位),森林为1/5(列119位)。近几十年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1979—2015年,GDP年均增长9.7%,经济总量已居世界第二位。作为最大的制造业产能国家,在取得巨大发展成就的同时,也耗费了巨量的自然资源和生态空间,超出了自然生态的承载能力。一些领域甚至出现严重“透支”,难以为继。人口基数大、人均自然资源少、环境容量趋紧、经济规模大、人与自然关系紧张,成为突出矛盾。如何有效跨越“环境卡夫丁峡谷”,这是今后相当长一个时期必须正视的严峻挑战。从世界范围看,现代社会治理的一个特点是,生态问题往往容易同政治敏感问题捆绑在一起,成为争夺政治权力的导火索。一旦如此,将付出重大的政治代价。因生态环境问题处理不善,引发一个国家社会动荡,甚至执政党垮台、政权更替的案例为数不少。近年来,我国一些地区,因环境问题,引起群众不满,发生群体性事件和激烈的矛盾冲突,也有增多趋势。无论在国际还是在国内,生态环境安全,都已成为总体国家安全观特别是非传统安全观的重要内容。民心是最大的政治。习近平总书记正是从党长期执政、永续推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确保国家安全的战略高度,强调全党必须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
(三)建设生态文明是对“三个规律”的新认识新把握。生态文明建设理念的提出和战略制定,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不断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结果。纵观人类发展的历史,推动社会文明进步,必须处理好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这一社会基本矛盾,具体而言,就是要处理好两个基本关系,即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而生态文明建设与这“两个关系”内在一致,高度契合。我们所处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根本任务是通过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使国家富强、人民过上幸福生活,但这种发展,必须是尊重规律而不是违背规律,更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的一时发展。那种违背规律,竭泽而渔,杀鸡取卵,急功近利,盲目蛮干,导致损害生态环境,带来的教训极为深刻。
关于人与自然生态的关系,我国古代先贤就主张“天人合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也曾作过研究和论述,尤其是重视和阐明了人与自然的辩证统一关系,认为人与自然是依赖性与能动性的辩证统一。离开了自然,人类就无法生存,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恩格斯《自然辩证法》)随着工业文明的发展,人们对人与自然关系有了新的认识。最早反对农业滥用杀虫剂的美国著名生态专家、《寂静的春天》一书的作者蕾切尔·卡森,在上世纪60年代说过这样的名言:“不解决环境问题,人类将生活在幸福的坟墓之中”“没有环境保护,繁荣将是推迟执行的灾难。”联合国通过的《人类环境宣言》中有一句响遍世界的口号“只有一个地球”。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生态环境矛盾有一个历史积累的过程,不是一天变坏的,但不能在我们手里变得越来越坏,共产党人应该有这样的胸怀和意志。”这是对人民、对国家和民族未来的庄严承诺。我们党能不能长期执政,能不能始终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取决于其理念和路线方针政策是否顺乎民心,给人民带来实实在在的福祉。而优美的生态环境,现已成为民生的刚性需求。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其实质就是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关系。是把两者统一起来,还是把两者割裂甚至对立起来,由此可以区分,在推动发展过程中,是不是真正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是不是树立了正确的发展理念,是不是体现了一切为了人民,是不是真正贯彻中央“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习近平总书记曾经对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的辩证关系作了生动形象的阐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从而在逻辑上把保护生态环境,蕴含于保护和发展生产力之中。这种价值判断,对树立正确的政绩观,起了鲜明的引导作用。而在此之前,我们经历了用“绿水青山”换取“金山银山”、既要“金山银山”也要保住“绿水青山”两个不同的阶段。为了进一步阐明自然生态各要素之间的“生物链”关系,习近平总书记用“生命共同体”作了概括,指出:“人的命脉在田,田的命脉在水,水的命脉在山,山的命脉在土,土的命脉在树。”
从20世纪中期开始,国际社会集中关注生态环境问题。但这种关注主要是从经济可持续发展方面着眼。而我们党首先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是对人类文明形态演进的方向和核心价值观的阐发。也是继农耕文明、工业文明之后,中国对世界生态文明的新贡献。据有关专家查考,我们党是世界上执政党中,唯一把坚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理念,坚持生态环保基本国策,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作为执政战略的政党。
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展现出绿色发展天地宽的光明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