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新闻网 >> 闽都大家 >> 当代大家

闽都大家系列报道之十七

“山海作曲家”林荣元:音乐的根,世界的声音

发布时间:2016-12-01 19:08:31  来源:福州新闻网  作者:邱陵

“山海作曲家”林荣元:音乐的根,世界的声音

年轻时候的林荣元。

  勤学苦练有回报 创作当时福建最优秀歌剧作品

  实际上,林荣元从学校毕业时,就开始尝试歌曲创作。到省歌舞团之后,也一边当演奏员,一边写歌,还给乐队写配器、排练指挥,成为多面手的骨干人员。

  在这期间,根据工作的实际需要,他自学了乐器法、配器法、和声学、复调、曲式等专业知识。虽然不系统,但它像海绵吸水一样,边学边用,非常管用。尤其是每次乐队排练都自己指挥,在排练中能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受益匪浅。

  据林荣元介绍,当时比较成功的作品有男声表演唱《找班长》。这是福建省歌舞团演出曲目中的优秀保留剧目,也成为全省许多文艺小演出队的剧目,广为传唱。

  还有大型歌剧《前线女民兵》,这是由林荣元作曲、配器兼指挥的一部作品。曲子旋律优美动听,深受演员们的喜爱。演员们常在演出完回家的路上,坐在敞篷车中,一路齐唱歌剧中的歌曲。

  此后,他已不再只是手风琴演奏员,而成为歌舞团创作组的专业作曲兼指挥。

  1980年,林荣元创作的另一部大型歌剧《相思曲》参加全省的歌剧、舞剧会演,好评如潮,被誉为当时福建省最优秀的歌剧作品。

  创作需突破藩篱 师从杜鸣心吸收现代作曲法

  1982年,武夷音乐舞蹈节中,有一场交响音乐作品比赛。在三部获得创作奖的作品中,有林荣元作曲的《D小调交响曲》,该作品是按奏鸣曲式创作的单乐章乐曲。音乐素材全部来源于歌仔戏,极富地方色彩的音调,用管弦乐队演奏,让人倍感亲切,耳目一新。

  当时,著名指挥家韩中杰正在福建。他认为林荣元有创作才能,但创作思维已跟不上形势,应该到北京进修一下;那时首都音乐界十分活跃,已经开始吸收西方现代作曲技法。“你应该到中央音乐学院去吸收一些新鲜血液,哪怕是去听一听,感受一番,也会有很大提高。”韩中杰建议。

  这一席话触动了他。于是,他北上首都去进修,和杜鸣心教授学习作曲,这也是他作曲生涯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大批优秀经典之作自此层出不穷。

  应福建省文化厅少儿办委托,林荣元创作了一组代表福建三个民族的少儿歌曲,包括汉族的《海龙王要娶亲》、高山族的《我是一个小山胞》和畲族的《小小花伞》,参加在上海举办的“全国少儿歌曲会演”,获得巨大成功。

  其中,《小小花伞》在国内众多刊物发表、获奖,后来编入小学生六年级上学期的课本,在1985年被中宣部评为“向全国推荐的12首优秀歌曲”之一。

  在谈到这首歌曲的特点时,林荣元显得意犹未尽:“这首歌曲完全取材自畲族民歌,但我加强了律动感,让原来柔和抒情的音调,充满跳跃活泼的儿童情趣,歌词中还加入畲族常用的‘哈鲁哈鲁’的衬词,成为一首全新的畲族歌曲。”

  小提琴独奏曲《随想曲》将漳州民谣和西方器乐有机融合,既具备本土音乐元素,又赋予清新的音乐气息,描绘秀丽山川的画卷和家乡的风土人情,曾被中央音乐学院管弦乐系用作教材,也被许多小提琴演奏者用作比赛曲目。

  还有一首《民乐赋格曲》,是由高胡、二胡、中胡、筝等四样民族乐器组合的四重奏乐曲。这首采用西洋传统的“赋格”曲式创作的作品,在当时国内还属首次;在北京学术交流演出中颇受关注,后在福建省音乐舞蹈节获创作奖,在全国广电音乐节目会演中也获得创作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