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新闻网 >> 新闻频道 >> 福州有“遗”不见不散 >> 闽都文化根与魂 >> 四大文化名片 >> 船政文化 >> 闽都文化故事

福州船政,一首向海图强的壮丽史诗

2021-07-24 09:38:51来源:福建日报

  中国船政文化景区以具有世界唯一性的船政建筑群为依托,充分挖掘和再现清同治五年(1866年)以来马尾船政作为中国近代海军摇篮、中国近代航空事业发源地、近代中国新式教育发端、中法马江海战古战场的历史印记和文化遗存,是一处以自然山林为依托、以船政文化为内涵的人文游览胜地。中国船政文化景区由中国船政文化博物馆、马江海战纪念馆、罗星塔公园、船政滨江廊道、船政格致园、船政时空隧道、船政天后宫等景点组成,集中展现近代中国先进科技、新式教育、工业制造、海军建设、文化传播等丰硕成果及其先进思想。

  沿江向海,来到闽江入海口的马尾中国船政文化城。150多年前,福建船政学堂在此设立,近代船政文化、新式教育也由此发端。

  鸦片战争后,伴随着西方入侵者的隆隆炮声,中国的有识之士纷纷开始寻找救国图存之路。魏源“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吹起了近代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号角,洋务运动随之兴起。洋务派官员从学习西方的“坚船利炮”入手,在设厂制船造炮的同时,创办各类教育机构培养中国的近代化人才。福建船政学堂即是当时应运而生的中国第一所近代化海军学堂,也是中国有史以来的第一所海军教育机构。

  150多年后的今天,参加第44届世界遗产大会的嘉宾走进焕然一新、布展精美的中国船政文化城,实地感受“精忠报国、自强不息”的船政文化。

  马限山东麓,一座依山而建、形似战舰的五层现代建筑——中国船政文化博物馆气势磅礴。作为中国第一个以船政为主题的博物馆,通过大量珍贵文物、图片、模型以及各种仿真场景,运用声、光、电等现代手段,立体式、全方位地向远道而来的嘉宾展现了中国船政的诞生、发展。

  通济舰舵轮、阿姆斯特朗舰炮、清“福建船政同治十年”车床……大量的珍贵馆藏令人目不暇接。除了叶祖珪、萨镇冰、邓世昌等近代海军英才,学堂还培养了著名的翻译家、教育家严复以及铁路专家詹天佑、造船专家魏瀚、轮机专家陈兆翱等。“船政先贤爱国图强的精神令人敬佩,他们励志进取、博采众长、勇于创新的品质值得我们后人传承发扬。”云南省石林风景名胜区管理局高级工程师高红侠赞叹不已。

  从罗星山山脚拾级而上,左手边草木葱茏,怪石嶙峋,右手边大江东流,船只林立,西侧有溯江楼,南麓有望江亭。举目远眺,爽心豁目。更令嘉宾印象深刻的是,这里的风光不仅绮丽旖旎,也蕴藏深厚的历史积淀。

  原来,罗星山兀立江心,形势险要,乃兵家必争之地。山顶矗立罗星塔,传说为南宋柳七娘始建,于明万历年间塔毁,1624年经著名学者徐勃等倡议,在原塔座上重建。早在明初,罗星塔就被绘入《郑和航海图》中,后又收入《航海针经图册》里,是国际公认的海上重要航标之一,因此又被称为“中国塔”。那时,外国船只靠近马尾时,遥望宝塔光影,便知是到了中国。

  “此行我充分了解到,福建船政开风气之先,是近代中国海军的摇篮,也为今天我国建设海洋强国奠定了坚实基础。”重庆市南川区金佛山管理委员会副主任王军波不禁感慨,福州城真是历史悠久,风物清妍,人才辈出。

  罗星塔7层八角,56处檐角下悬风铃,凉风习习,风铃随风而舞,叮当作响,仿佛在演奏着近代中华民族向海图强的壮丽史诗。(全幸雅)

【责任编辑:李琳珊】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