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新闻网 >> 新闻频道 >> 乌山时评 >> 热点关注

乌山时评丨深刻把握和切实践行人民立场的三重维度

2022-11-22 10:48:10来源:福州新闻网  作者:裴文庆 郑元景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我们要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紧紧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深入群众、深入基层。”

  人民立场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刻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工作、生活17年半,“在这里工作期间的一些思考和探索,在我后来的工作中仍在思考和深化,有些已经在全国更大范围实践了”。通过深入学习把握习近平在福建工作期间的人民观,有利于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

  秉持人民至上的价值立场真正做到尊重群众主体地位

  坚持人民至上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要求,也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在价值观上区别于任何剥削阶级政党的根本标志。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

  坚持人民至上立场,牢固树立正确的地位观。《闽山闽水物华新——习近平福建足迹》一书的第三章“牢记政府前面的‘人民’二字”的故事,就蕴含深刻的习近平人民立场。习近平在2000年首次省政府党组(扩大)会议上强调:“我们是人民政府,但现在很多政府部门已经忘记了自己名称前面的‘人民’二字,所以我们很有必要重提这两个字。”怎样才能牢记政府前面的“人民”二字呢?习近平掷地有声地指出:“我们在政府机关工作的每一位同志应牢牢记住,人民政府的权力是人民给的,自己是人民的公仆。”此后,习近平多次强调党员干部要牢记政府前面的“人民”二字,体现政府的一切权力来自人民、属于人民的本质属性,深刻揭示我们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就在于依靠人民。

  注重维护人民主人翁地位,强调党性和人民性的高度统一。1990年7月,习近平在福州市领导干部大会上提出“六个不要忘记”的要求,其中就有“不要忘记自己是人民公仆,党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1994年3月,在福州市十届人大二次会议上,习近平指出:“各级领导干部要时时、处处、事事都把群众的冷暖安危放在心上,进一步疏通和拓宽党和人民群众联系的渠道,倾听群众的呼声,反映群众的愿望和要求,集中精力解决群众最为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使改革和发展真正成为人民群众自己的事业和自觉的行动。”这一系列论述把群众观点、人民立场和党的执政问题紧密联系起来,体现我们党的主张和反映人民心声是有机统一的关系。

  加强党的自身建设,做勤政为民廉洁奉公的好干部。习近平任宁德地委书记时,以“宁肯得罪两三千人,也不得罪近三百万人民群众”的决心,坚决清查干部违规私建住宅问题。1990年2月,习近平在《廉政建设是共产党人的历史使命》一文中指出,“我们党的宗旨和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都决定了我们不能容忍腐败现象的滋生和蔓延”“人民把权力交给了我们,我们在使用权力的时候就要让人民放心”。可以看出,要在人民群众中树立起威信、赢得民心,就要加强党的自我革命、廉洁奉公。

  面对新征程,广大党员干部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必须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的人民立场,牢记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在工作中真正尊重群众、服务群众。

  履行人民公仆的宗旨职责真正践行党的根本工作路线

  群众路线是党的根本工作路线,也是做好人民公仆的根本路径。群众路线的实质就在于充分相信群众,坚决依靠群众,密切联系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群众服务。

  加强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1990年6月,习近平在福州市委党校第三期领导干部进修班开学式上说:“一个干部政治立场的坚定性,来自于理想信念的坚定性,而理想信念的坚定性光靠朴素的阶级感情是不够的,还要靠干部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修养来支撑。”加强党性修养,筑牢信仰之基,就是要坚持人民立场,落实在对党和对人民忠诚热爱的行动上,永葆共产党人的为民本色。

  强化宗旨意识,心中想着群众。1991年,习近平就如何加强领导班子思想作风建设提出“十个必须”,其中重要一条就是必须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在习近平看来,强化宗旨意识就是要坚持为民立场,厚植为民情怀,坚持不懈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想群众之所想,造福百姓。

  坚持求真务实,做人民贴心人。在福州工作期间,针对街居工作人员人手不足、能力不够、待遇偏低等问题,习近平要求“建立起过硬的街居干部队伍,使我们每个干部都成为‘地段通’‘里弄通’和居民的‘贴心人’”。2014年11月,习近平第三次到军门社区考察时提出“如何让群众生活和办事更方便一些,如何让群众表达诉求的渠道更畅通一些,如何让群众感觉更平安、更幸福一些”的重要要求。这体现了习近平对人民群众的根本态度,展现了为民办事的速度效率,彰显了勤政为民的使命感。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我们要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紧紧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深入群众、深入基层。”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决定了一切党员干部的基本职责就是真心诚意为人民群众服务。

  牢固树立正确的人民立场真正落实党的根本领导方法

  群众工作方法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也是我们党取得一切成功的重要历史经验。科学正确的群众工作方法是我们党治国理政和加强基层治理的重要思想“利器”和基础保障。

  深入开展调查研究,认真了解群众所想所需。习近平十分重视调查研究,主张调查与研究要相统一、调查与决策要相统一,提倡“做县委书记,一定要把下辖的村走完;做市委书记,一定要把乡镇走完;做省委书记,一定要把县走完”。习近平强调各级领导干部要关心群众疾苦,提出“四个万家”——“进万家门,知万家情,解万家忧,办万家事”。

  注重做好群众信访工作,及时了解社情民意。习近平认为,领导干部要主动到基层接访群众,在信访中倾听了解人民的呼声,了解人民的愿望。习近平强调:“我们工作目的是为人民服务,不仅要对上面负责,而且要对群众负责,为人民做主。”习近平不仅积极接待群众上访,还抓制度变革,改“群众上访”为“干部下访”。1990年4月,习近平在《把心贴近人民——谈新形势下领导的信访工作》一文中写道:“我们提倡各级领导带任务、带问题深入基层,解剖麻雀。通过深入基层,提高领导机关的办事效率,有利于把问题解决在源头,把矛盾消弭在萌发状态。”

  积极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加强网络时代群众工作。习近平强调,要将群众观点融入信息化时代下的群众工作中,让数字信息化成果更好地惠及百姓民生、造福人民群众。要为人民群众提供高水平、高质量的信息服务,让人民群众分享“数字福建”建设成果。习近平还指出,数字政府建设归根结底是为了服务人民群众、保障民生福祉,强调“电子政务是企业信息化和社会生活全面电子化的基础和关键动力”,要“建立政府公众信息服务网,提高便民利民服务质量”,给人民群众带来更多幸福感和获得感。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始终强调党员干部要认真贯彻党的群众路线,相信群众、依靠群众,要在继承以往群众工作优良传统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做群众工作的方式方法,不断提高新形势下做群众工作的能力本领,练就做好群众工作的基本内功。2022年3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指出:“要深入研究和准确把握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特点和规律,改进群众工作方法,提高群众工作水平。”

  [裴文庆系福建农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郑元景系福建农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本文系2020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高校辅导员研究)“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大学生中有效传播路径研究”(20JDSZ3032);福建农林大学2022年度中共党史党建课题(22FAFUDJ008)、福建农林大学2021年本科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重点项目(111421043)阶段性成果]

【责任编辑:马春林】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