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门社区:答好“三个如何”创造幸福生活
老人在军门社区长者食堂内用餐。
社区的少儿托管中心定期举行各类活动,丰富孩子的生活。
社区工作服务站成为居民第二个家。
军门社区每月10日举行“居民恳谈日”活动。
少儿托管中心解决了双职工的后顾之忧。
军门社区在公共空间保留了许多福州城市传统风貌。本版图片均由 记者 游庆辉 摄
“昔日纸褙军门前,今日文明一枝花”——这副悬挂在福州市鼓楼区南街街道军门社区门廊上的对联,无声诉说着习近平总书记对社区工作的关怀、对人民幸福的牵挂。在福州工作期间,他曾两次来到军门社区调研。
2014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又一次来到军门社区。考察中,他作出了“多想想如何让群众生活和办事更方便一些,如何让群众表达诉求的渠道更畅通一些,如何让群众感觉更平安、更幸福一些”的重要指示。
牢记嘱托,砥砺奋进。近年来,军门社区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创新为抓手,不断创新社区治理模式,让居民群众更方便、更平安、更幸福,把社区变成一个安居、友爱、和谐、欢乐的宜居家园。2018年,民政部向全国推广“13335军门社区工作法”。
昂起党建龙头,筑牢社区工作的根基
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军门社区,验证了这条真理。
“习近平总书记曾经三次来到军门社区,每一次我都历历在目。”军门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林丹回忆说,1991年初,时任福州市委书记的习近平第一次到军门社区调研时,询问“居委会是否有党支部”,当听到“没有”的回答后,他叮嘱说“居委会要成立党支部”。
就在这一年,福州市委实施党的“堡垒工程”建设,大力筑牢基层组织根基。到了下半年,军门社区在全市居委会中率先成立党支部,由此开始了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不懈探索。
1995年4月,习近平再次来到军门社区调研时,看到了从内到外焕然一新的面貌:社区办公场所从低矮破旧、褙着报纸的木板房,搬到了宽敞明亮的安泰中心;在党支部的引领下,居委会为群众办成了一件件实事,墙壁上的锦旗多了起来。
“他看到军门的变化很高兴,送给我们一副对联:昔日纸褙军门前,今日文明一枝花。”林丹说,这14个字既是对军门社区昂起党建龙头带动社会治理的肯定,也是对社区工作者扎根基层、造福群众的鼓励与期许。
多年来,军门社区在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道路上昂首阔步,勇探新路。2010年起,发端于军门社区的“135”城市社区党建模式获得全国推广,成为远近闻名的党建工作品牌。大党委兼职委员制度、社区党员联系卡、党员义务十大员、党员代理服务制……一系列创新举措,聚集了服务群众的社会合力,让党徽在军门社区愈发闪亮。
2014年11月1日,军门社区再一次迎来了受人敬重、让人倍感亲切的老朋友。这一天的傍晚时分,习近平总书记深入军门社区考察,他走进居家养老服务站、“4点钟学校”和居民家中,与大家握手交谈,向社区居民问好,祝他们日子越过越幸福。
此时,军门社区已成为一个以党建创新推动社会管理工作的模范社区。习近平听取网格化管理和社区党建工作介绍,肯定他们的工作有创新、有特色。“我向习近平总书记汇报说:当年您第一次来的时候,还没有党支部,现在已经从支部发展成党委了。”林丹回忆说。
习近平指出,社区虽小,但连着千家万户,做好社区工作十分重要。社区的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天天同居民群众打交道,要多想想如何让群众生活和办事更方便一些,如何让群众表达诉求的渠道更畅通一些,如何让群众感觉更平安、更幸福一些,真正使千家万户切身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
“习近平总书记对社区党建工作的重视一以贯之,造福人民群众的情怀始终如一,鼓舞着我们以更大的劲头做强党建、创新治理,不断为群众增添新的幸福。”林丹感慨地说。
目前,军门社区68座楼院均建立了楼栋党小组、物业公司、网格员、楼组长等多方联动的治理机制,引进了品牌物业开展长效化、精细化管理服务,居住环境得到全面提升。去年,军门社区花了几个月时间,精心推出了近邻党群服务驿站,为居民提供“四史”宣传教育、议事恳谈交流、闲置物品置换、志愿积分兑换等六项服务,打造出集多种功能于一体的组织活动新阵地。
党建给力,治理有序。南营小区准备安装电动汽车充电桩,却因为一些居民的不解而受阻。这时,小区党支部的党员居民主动站了出来:“这是为小区居民提供便利的大好事,我愿意让出家门口的位置,先装上充电桩。”有了党员带头示范,充电桩项目很快取得了进展。
这份“红色力量”,从军门社区不断向外传递,催生出越来越多的“红色治理”创新探索与收获。
为进一步强化党建龙头对基层治理的引领作用,鼓楼建立了“街道党工委—社区大党委—网格党支部—楼栋党小组”四级组织架构,使党的建设入网进楼。在疫情防控中,鼓楼区直部门和各街镇机关1032名党员干部下沉网格,组成345支党员先锋队、党员服务队、党员突击队,助力“无疫小区”创建。
放眼整个福州,“红色力量”全面下沉。福州在全省率先成立市级党群服务中心,带动全市建成2000多个区域性党群活动服务中心、1万多名在职党员进社区报到……党的组织、党员干部深入社会治理的“神经末梢”,为群众解决最急迫的难题,为提升基层治理水平挑起了最重的担子。
提升幸福感,书写“三个如何”高分答案
军门社区居委会成立于1952年,是全省较早成立的居委会之一。如今,与拥有鳞次栉比高层住宅和大面积绿地的新建小区相比,军门社区显得“老”了,难免出现了停车困难、公共设施老化、各类管线不完善等老旧小区常见的问题。
但军门社区居民的幸福感,却又实实在在:居民刘秀彬要打印社保参保凭证,她在社区服务中心的“e福州”自助服务终端就可以完成,省时省力又省心;居民陈芳下班后要买菜做晚饭,她不需匆忙赶往菜市场或者超市,因为她回到社区后,路边有一台智能保鲜蔬菜柜等着她,里面有鱼丸、肉燕、鲍鱼、果蔬等各类农特产品可供选购……
“我们虽无高楼豪宅,硬件也比不上那些新建的社区,但我们这里是闻名遐迩的模范家园。”居民郑祖平的话语中,流露出满满的自豪。
幸福感、自豪感,来自于军门社区对习近平总书记“三个如何”重要指示的全面贯彻落实。
如何让群众生活和办事更方便一些?
走进军门社区服务中心,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为群众办事的一排窗口。这里,既有医保服务、退役军人服务、律师进社区服务等人工座席,也有轻触屏幕就能自助办理业务的“e福州”服务终端,水电气缴费等33大类140多项业务都可以“一站式办理”,“线下+线上”给群众带来办事的便利。
军门社区还建立了“智慧社区信息化平台”。“一般性事务都能‘智慧’办理。比如,可以自助报警的灯杆、智能垃圾分类箱、智能鼠类检测仪等等。”穿着蓝马甲的社区网格员林美容,在巡查时发现井盖破损等问题后,随即用手机上报,很快就能得到反馈、解决。
如何让群众表达诉求的渠道更畅通一些?
2015年起,军门社区在每月10日举行“居民恳谈日”活动,打造畅通居民诉求的新平台。每到“居民恳谈日”,林丹都会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街道社区工作人员、居民群众代表等,共同协商讨论社区治理问题。
南营巷景观整治后,路面焕然一新。可自来水管老旧堵塞,居民要求更换。按规定,新修道路5年内不能破开,怎么办?林丹将问题带到“居民恳谈日”上,邀请居民代表和自来水公司、建设部门人员等进行商议,现场决定“特事特办”。5天后,新水管修好,群众喝到了放心水,连连点赞。
此外,军门社区还不断增加居民诉求渠道,设立社区书记、主任信箱等,与党员、居民一起破解了停车难、老旧楼体电梯安装、老旧小区综合整治等居民关心的问题。问题件件有回音,大家都是“有事找社区”。
如何让群众感觉更平安、更幸福一些?
军门社区的长者食堂里,3位老人吃完了午饭,兴致勃勃地围着一张桌子玩纸牌。“我92岁,他们俩分别是88岁、80岁。”年龄最长的林瑞珍老人慢条斯理地告诉记者,他们在长者食堂每天吃两餐,菜品每天不重样,口味很适合老人家,端午节有粽子,过生日能吃上太平燕,除了双休日,老人们天天来,下大雨都挡不住,吃完饭打打牌,每半小时散步活动一次,“很幸福啊”。
长者食堂隔壁,是由“四点钟学校”升级而来的福州市第一家公立少儿托管机构——军门社区少儿托管中心。“很多双职工家庭的家长,面临着中午、晚上孩子接送、就餐的难题,所以我们提供午托、午傍托、午晚托等服务,有几十个孩子在这里吃饭,家长可以晚上8点来接他们回家。”傍晚时分,厨房里洗菜的阿姨告诉记者,这里还开办了硬笔、毛笔书法等公益课程。
去年10月,军门社区成立了社区法官工作室及家事巡回审判法庭,就地调撤家事纠纷。半年多来,用“话家常、聊事理”式的调解方式,巧断90多起家事矛盾纠纷,让家庭更和睦,社会更和谐,生活更平安。
“习近平总书记的‘三个如何’重要指示,是我们实施党建引领社会治理的行动指南和巨大动力,也是居民群众获得幸福感的源泉。我们将紧紧围绕‘三个如何’,以更大力度、更新举措不断加强社区党建,为社区治理凝聚更大合力。”林丹说。
打造“军门工作法”,引领治理创新的潮流
答好“三个如何”的治理实践,让军门社区继“135”城市社区党建模式后,又一次创造了治理创新的新品牌——13335军门社区工作法。
“所谓‘13335’,就是坚持一个主心骨即党建引领,健全‘政府治理、居民自治、社区共治’三项机制,搭建‘社区工作、社区诉求、社区服务’三个平台,强化‘队伍、设施、经费’三项保障,打造‘安居在社区、友爱在社区、和谐在社区、欢乐在社区、幸福在社区’的‘五在’社区。”林丹介绍说。
2018年,在全国优秀社区工作法征集展示活动中,“13335军门社区工作法”被作为“1号方案”,由民政部向全国推广。
军门社区所在的福州鼓楼区,被民政部列为第三批全国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实验区。该区以打造现代化国际城市“最美窗口”为目标,全力奔跑在社区治理创新的“第一方阵”。
2019年8月,鼓楼区依托“鼓楼智脑”数字化、智慧化平台,在全国率先建立“一线呼叫、一线报到、一线处置”的社会治理新机制,赋予基层由下至上的“呼叫权”“考评权”“监督权”,倒逼上级部门、相关单位“沉”下基层、解决问题、化解隐患,形成多方联动、攥指成拳的基层治理新格局。
比如,“一线处置”设置了“党员进网格”模块,1300多名机关党员不定期入网巡逻,帮助基层街道、社区及时发现和反馈治理难题。
“天盛小区外的安泰河木栈道破损,存在安全隐患!”日前,鼓楼区委组织部党员刘旭威在巡逻时,将发现的问题拍照上传“鼓楼智脑”。很快,诉求件被智能分发到南街街道指挥分中心。由于涉及的事项街道无法自行处理,“一线处置”机制第一时间启动,“呼叫”福州市水务集团到现场处理,不到2小时就消除了安全隐患。
治理的效能如何,关键看有没有解决实际问题。鼓楼区提供的数字显示,截至目前,“一线处置”指挥中心已呼叫部门2.3万多次,100%得到有效响应,群众满意度达96.96%。
5月20日,鼓楼区召开社区工作大会,从社区党建、社区治理、社区服务、保障机制、工作合力、考评体系等6个方面提出创新社区治理措施30条,号召69个社区各显神通,努力实现“百花齐放春满园”的治理创新,积极打造社区治理的“鼓楼样板”。
在军门生根,在鼓楼发芽,治理创新的种子,已经在福州市乃至全省破土萌出,茁壮生长。
2021年,福州入选全国首批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试点地区,出台《推进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试点建设工作方案》,选定11个一刻钟便民生活圈试点社区。今年,福州计划再打造22个试点社区,力争2025年年底前,全市城区80%以上社区实现一刻钟便民生活圈覆盖,推动管理创新和服务创新,更好造福人民群众。
“我们要秉承弘扬习近平总书记当年的重要理念,聚焦群众最急迫的需求,做好社区建设和管理,持续提高品质、完善功能,让社区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福州市领导说。
近年来,福建加快构建党建引领、多方参与的社区治理机制,先后出台加强完善城乡社区治理、加强居委会建设等10余项政策措施。全省1530个街道社区全部建立党组织,省委出台《关于开展机关事业单位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为群众服务工作的意见》,推动机关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服务群众。
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切嘱托,福建在全国率先开展省级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实验区创建活动,确定了福州市台江区等8个省级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实验区。目前,已圆满完成各项实验任务,带动全省社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走向全国前列。治理创新的滚滚潮流,正在为八闽女儿带来更加长久的幸福、更高品质的生活!(记者 卞军凯 通讯员 彭辉 曹燕)
- 省政协“加快推进我省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专题协商会召开(2022-06-11 09:28:32)
- 答好“三个如何” 温暖有福之州——再访军门社区(2022-06-10 08:31:52)
- 台江持续开展“护河爱水、清洁家园”行动(2022-05-07 07:44:25)
- 元宵共享邻里情 鼓楼军门社区好温馨(2022-02-15 16:34:10)
- 中国纪检监察报点赞军门社区党委书记林丹:丹心为民(2021-12-27 17:55:41)
- 打通“最后一米”“最后一里” 连江探索市域社会治理新路径(2021-12-26 13:41:19)
- 福建全省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视频推进会召开(2021-12-25 13:38:25)
- 鼓楼区数字城管推进城市管理“提质增效”(2021-12-25 11:16:37)
- 总动员!鼓楼让平安“三率”宣传零距离(2021-12-20 15:10:28)
- 看,他们在军门社区,体验“实境式”党史学习教育!(2021-12-15 17:1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