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新闻网 >> 闽都大家 >> 大家头条

“闽都大家”系列报道之六

“闽剧第一梅”陈乃春:风华绽放 传承悠悠闽韵

2016-08-04 11:47:10    来源:福州新闻网  作者:邱陵

“闽剧第一梅”陈乃春:风华绽放 传承悠悠闽韵

《赵氏孤儿》剧照

  生于梨园世家

  九年矿区知青磨砺自强品格

  陈乃春出生于梨园世家,他的父亲是一代名角陈妙轩,其高亢圆润、激越情深的“妙派”唱腔,至今仍萦绕在老福州的脑海中。

  正是得益于浓厚的闽剧文化氛围和家庭艺术气息的影响,陈乃春自幼便对闽剧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当时,他家在福州文化宫附近,那一带星星点点分布着众多的剧场。夏夜,不过4、5岁光景的小乃春就搬张矮凳,坐在院门口,和左邻右舍一起,看父亲在声情并茂的演出,还时常溜到附近剧场看看戏,“沉浸在优美的唱腔里”。

  看到舞台上父亲和同行们演出,小乃春就万分羡慕,“我在想,哪一天我也能穿上这身戏服,在舞台上表演,那种感受,应该是非常激动的吧。”

  源于心底升腾而起的梦想,陈乃春立下远大志向,要当个像父亲那样的一流闽剧演员。1961年,在父亲的指点下,9岁的陈乃春终于开始了习艺学唱生涯。

  两年后,陈乃春如愿考进福州闽剧院二团,但由于身体瘦弱,不到二年便又离开了剧团。后来,陈乃春加入福建建设生产兵团二团,被指派到龙岩永定开矿,成了当地第一代矿工。

“闽剧第一梅”陈乃春:风华绽放 传承悠悠闽韵

在原福州军区福建生产建设兵团二团(现永定矿务局)文工团演出。

  回想初到永定,陈乃春感慨良多。那时,从福州到龙岩,整整坐了一天的车,从白天到黑夜,不知过了多少村寨,终于停了下来,而眼前所见,竟是黑压压的一片群山,伸手不见五指。这时,一个老乡拎着一盏洋油灯,由远及近,将他带到一个土楼里,望着铺在地上的稻草,想起远方的家乡和亲人,时年16岁的他,顿时泪流满面。

  幸好,在艰苦劳作中,他结识了一大批从全省各地剧团解散而来的艺人,组成宣传队。他们每天聚在一起练功、排戏,由他们排演的现代戏《沙家浜》、《红灯记》,古装戏《十五贯》等都在矿区的大舞台上演出。九年的时间里,日子过得充实,也让这些热爱戏剧艺术的人们,找回了难得的精神体验。

  “我现在很感谢这段经历,虽然长达9年,但我基本上没有离开过舞台,这给我将来的人生打下扎实的基础,也磨砺了我独立自强的品格。”陈乃春说。

【责任编辑:刘必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