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新闻网

扬帆逐浪启新程 唱响福州开放歌

——写在福建自贸试验区福州片区成立五周年之际

2020-04-21 07:03:41  来源:福州新闻网  作者:王裕禄

扬帆逐浪启新程 唱响福州开放歌

  福州自贸片区已成为“创业的热土”。(福州自贸片区管委会供图)

  王裕禄

  一批改革创新政策在这里“迸发”;

  许多扩大开放经验从这里“燎原”。

  在福建自贸试验区福州片区这片31.26平方公里的大地上,改革创新、扩大开放的“基因”融入福州高质量发展的血液,成为闽都这座祖国东南沿海开放城市的金牌“名片”。

  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是一项国家战略。国家各部委大力支持,福建省与福州市主要领导高度重视,凝聚各方形成合力,福州自贸片区人勇于担当、不负使命,5年爬坡过坎,5年奋力前行。有深耕探索的阵痛,更有阔步改革的气魄。投资、贸易、金融、两岸融合、事中事后监管……在这些领域,福州自贸片区勇立潮头,进行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体制机制创新,为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注入了新动能,激发了市场新活力,带动了业态新发展。一个投资贸易便利、金融服务功能突出、监管高效便捷、法治环境完善的自贸试验区初步形成。

  作为见证者和记录者,让我们循着自2015年“4·21”至今五周年的这条时间轴,一道纵览福建自贸试验区福州片区“为国家开放试制度、为政府治理立标杆、为区域发展筑高地”的闪亮“镜头”——

  建制度、立标杆、筑高地

  创新举措,深耕改革开放试验田

  5年行进,攻坚克难。

  一个个数据显示出这样的图景:

  经评估机构毕马威认定,福州自贸片区推出15批198项创新举措,其中全国首创63项,复制推广到全国、全省分别有23项、94项。

  20项创新举措和3个平台建设分别入选福建自贸试验区最佳创新举措和最佳创新平台;

  在中山大学发布的24个全国自贸(片)区2018~2019年度制度创新指数排名中,福州片区位列第八;

  国务院在全国范围复制推广的202项自贸试验区改革试点经验,绝大多数已在福州市范围内推广。以创新促开放、以创新谋发展的制度体系和良好氛围已经形成。

  “数字”的背后是澎湃的动力!这是福州自贸片区进行制度探索,对标国际先进规则,构筑制度创新新高地,坚持以问题和企业需求为导向,集聚创新要素与压力测试,为创新发展提供解决方案。

  建立“负面清单+准入前国民待遇”外商投资管理体制。实行投资项目“预审查”机制,实现现场办事凭个人身份证或法人营业执照可“一证通行”;以智能化通关为支撑,为贸易便利化改革赋能,推动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升级到3.0版本。扩大服务贸易和金融服务业开放,不断加大电信、保险、证券、文化、国际船舶运输、管理咨询服务、知识产权服务等重点领域对外开放力度。

  自贸区的故事,核心是制度创新。海关、商务、税务、海事、公安、市场监管等部门如何融合联动,发挥各项改革措施的集成效应?5年来,福州自贸片区致力于改革的系统集成,不断增强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

  完成“多部门事项一口受理、网上运转、并行办理、限时办结”等10项集成改革;

  推出28组“证照联办”套餐服务;

  推行“信易批”举措,建立企业信用分级数据库,分别提供“告知承诺”“绿色通道”“全程领办”等配套便捷服务;

  工程建设项目并联审批进入4.0版本;

  创新医疗机构设置和执业许可并联审批模式、会展一站式审批模式;

  依托国际贸易“单一窗口”,促进海关、海事等部门协同创新,实现国际贸易业务全流程覆盖;

  围绕促进整车进口、海产品交易、物联网、大数据、跨境电商等重点业态发展,不断完善全产业链、多部门协同的制度创新集成。

  蓝图绘就显成色。2019年至今,福州自贸片区更加完善管理机制,调整充实了自贸区工作领导小组,设立7个专题组,统筹负责创新研究、重点试验任务的落实;同时对各片区在改革创新、重点试验任务实施、重点平台建设、企业运营、组织保障等5个方面综合评估考核,压实主体责任。在福州市副市长、福州自贸片区管委会主任杭东看来,干部状态、工作作风事关保障体系的建设,必须得补齐管理机制的“短板”,激励广大党员干部扛起新担当、展现新作为,为福州自贸片区改革创新添活力。

  五年,横跨的是时间年轮,不变的是初心使命。

  大胆试、大胆闯、自主改。福州自贸片区较好完成了国家、省里重点试验任务,推出一批首创性、突破性的改革试点,改革创新红利不断释放,为省市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得到中央改革办、商务部的肯定。

  为此,全国人大代表、福建师范大学福建自贸区综合研究院院长黄茂兴教授评价道:福州自贸片区成立5年来,推出一批突破性的改革试点,改革创新红利不断释放,国际化、法治化、便利化营商环境不断优化,有力推动区内外货物、服务、资金、人员等各类要素流动高效顺畅,积极发挥对台先行先试作用,不断探索两岸经济社会融合发展新路径,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交流合作明显加强,充分彰显其在全面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中的“试验田”作用和“桥头堡”功能,为福建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治痛点、通堵点、优服务

  对标国际,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过去,市民或企业办事很不容易,往往要一个部门一个部门地跑,今天到这里盖章,明天去那里办手续,创业者想要办公司,基本上要跑遍全城,盖几十个印章。群众办事非常不便。

  问题倒逼改革。回溯过往,福州曾在全国开创集中开展行政审批的先河。上世纪90年代初,时任福州市委书记习近平大力推行投资项目审批“一栋楼办公”,倡导“马上就办、真抓实干”。

  良好的营商环境是软实力,可以提升一个国家或地域综合竞争力。

  如今,在福州自贸片区,这个“一栋楼办公”升级成全国率先实施“一表申报、一口受理、一照一码”登记制度,“一照一码”让企业和市民有了更多获得感。

  治痛点、疏堵点、补断点,对标国际规则,系统性推动商事登记制度集成改革。换句话说,也就是推动加速国际化、市场化、法治化营商环境的“政企直通车”,建立起企业全流程开放改革图。

  外贸企业的感受是最直接的。比如,福州自贸片区创新的出入境“一单四报”和数据共享,让企业享受到改革红利:通关作业无纸化扩面,企业只要点击鼠标轻松通关。现在可以看到这样的镜头:船舶出入境时,企业通过“单一窗口”平台一次性递交海关、海事、边检等口岸监管部门需求的信息,并接受材料初审反馈和补报,口岸监管部门办理结果直接反馈到“单一窗口”平台,企业在一个窗口就可以办理船舶出入境手续。通过一个平台一次提交所有单证,通过单一窗口平台查看审批状态,减轻了企业负担。监管单位及时共享信息,即时预制执法过程中的风险。这仅仅是自贸试验区全方位推进贸易便利化创新的一个缩影。

  5年来,福州自贸片区口岸部门推出105项贸易监管创新举措,大大降低了通关成本、提升了贸易效率。出台“全球质量溯源体系”“改革原产地签证管理”“简化CEPA及ECFA项下货物进口原产地证书提交需求”“关税保证保险”等一批创新举措。支持口岸信息化系统建设,推动建设“智慧港口”平台、自贸区海关信息化平台,实现覆盖报关、港务、物流的全程信息化服务。

  对标世行营商环境评价指标体系,推出53项投资便利化举措。全国率先推进“31证合一”,推行“一照多址、全城通办、简易注销”等18项商事制度改革,推行市场主体住所申报承诺制,形成企业从登记到项目投资审批、企业经营服务、企业注销退出的全链条便利化措施。企业开办时间由15个工作日缩短至1个工作日,在材料齐全情况下承诺3小时可办结。

  与此同时,市场需求倒逼并强化了行政审批制度的集成改革。综合服务大厅入驻36个部门、设立70个窗口,集中实施省、市、区三级政府部门440项行政事项,实现“办事不出区、审批不出区”“最多跑一窗”。实施建设项目审批“四多一简”集成全流程,审批时限压缩至90个工作日内、小型项目压缩至50个工作日内。实施不动产抵押登记“不见面全程网办”,办理时限由4个工作日压缩至1个工作日。

  此外,打造金融创新试验示范窗口。政策创新不断深化、金融平台不断扩大、跨境投融资更加便利、税收服务体系不断优化完善。全国首创“线上+线下”刷脸实名办税模式、“3A一掌通移动税务平台”、开展“银税互动、征信互认”协作,解决“融资难、融资贵、融资慢”的难题。

  至今,福州片区新增企业3.65万户,注册资本7584亿元;新增外资企业1065家,占全市新增外资企业数的43%,注册资本719亿元;以不到全市千分之三的面积,吸引了福州市新增外资、台资企业数的近一半。

  5年来,以“政府职能转变为核心导向,高效透明公平为主要特征”的新型事中事后监管体制基本确立。删繁就简、便民利企的改革往深里推、向实处走,首要目标是为了最大限度激活市场主体的活力。理顺政府和市场关系,必须切实转变发展理念、转变政府职能。福州自贸片区的“放管服”改革为经济发展加油助力。

【责任编辑:钟培培】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