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新闻网

福建纺织化纤产业链守望相助:不信东风唤不回

2020-04-13 08:36:32  来源:东南网

福建纺织化纤产业链守望相助:不信东风唤不回

  永荣控股集团景丰科技厂的智能生产车间里,员工正在忙碌着。福建日报记者戴艳梅 王永珍 摄

  正当我省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企业加快复工复产、达产满产之时,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纺织化纤行业面临外贸订单锐减的严峻形势。压力迅速从下游制造商传导至中上游的原料供应商。面对危机,我省纺织化纤上下游产业链在政府部门和金融机构全力支持下,守望相助,积极应对

  不信东风唤不回

  东南网4月13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戴艳梅 王永珍 文/图)

  春天,如约而至。国内,疫情防控取得阶段胜利,解困的企业,复工复产正酣。

  但是,纺织化纤行业,却乍暖还寒,最难将息。

  3月中旬以来,疫情席卷全球。受疫情影响严重的国家,零售商店和卖场纷纷闭门休市,市场消费能力骤减,全球商业活动步入寒冬。纺织服装外贸出口首当其冲,遭遇近年来“最强寒流”。

  福建是纺织大省,来自省工信厅的数据显示,2018年,全省纺织产业规模超7000亿元,居全国第5位。2019年,全省规模以上纺织工业销售产值增长8.1%,实现增加值增长7.5%,高于全国5.1个百分点;出口交货值增长5.6%,高于全国8.1个百分点。

  外贸“寒流”来袭,对纺织化纤及关联行业意味着什么?

  危机——

  开足马力恢复高速行驶时,前方出口却堵了

  仿佛倒春寒,猝不及防。

  直面消费终端的鞋服企业,大多经历这样的反转——2月,海外客户问他们:你们还能发货吗?3月,产能逐渐恢复时,轮到他们问海外客户:你们还能收货吗?

  几分调侃,道出的却是无奈。三六一度(中国)有限公司总裁助理吴少华没想到形势变化如此之快,公司复工复产后,面临的首要问题竟是去库存。

  作为一家集品牌、研发、设计、生产、经销为一体的综合性体育用品公司,361°公司近年来先后在美国、巴西、欧洲等地建立2000多个销售网点,在中东、印尼、越南、印度等多个地区和国家也有经销体系,蓄积了拓展国际市场的能量。3月17日,集团刚刚发布2019年年度财务报告,净利润大涨42.4%。原本,361°今年打算通过新的品牌计划,开发和营销新产品,进一步挖掘主流消费者。

  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对国际线持续扩张计划的落地提出了严峻的挑战。“目前,我们外贸库存压力增大,存货周转周期拉长。”吴少华说,外贸转内销,扩大内需,对鞋服企业至关重要。

  鞋服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对于一些中小企业而言,刚复工时,最大的问题是工人紧缺。不出几天,外贸形势陡转直下,订单取消情况比比皆是。不少企业因订单排期需求,前期购置大量原材料,退单导致产品无法变现,同时,仍需支付正常的人工、租金、水电等成本费用,加剧了企业资金周转的压力。“眼下第一季度销售影响较大,即便海外疫情两个月内可以控制,秋装的订单也会受到不小影响。4月至7月,将是最艰难的时期。”业内人士分析说。

  订单骤减带来的影响,很快从下游制造商传导至中上游的纺织面料企业。

  华峰新材料,专注于提供纺织技术与应用解决方案的高科技纺织企业,是多个国际一线运动品牌战略合作伙伴。在去年底,他们2020年度的订单就爆满了。今年第一季度,即便在国内疫情相对严重时,生产基本没受太大影响。彼时,华峰面临的难题是物流成本大幅上涨。为了不影响海外订单的执行,一些货物甚至不得不改用空运,支付高额运费。然而,3月底以来,由于国外疫情发展太迅猛,陆续有海外订单要求推迟交货。出于对风险的考虑,董事长方华玉决定,对一些还未取消的订单,也按下了暂停键。“纺织面料季节性强,延迟无时间表,我们确实不敢贸然做下去。”

  福建的纺织化纤行业卧虎藏龙。省工商联发布的“2019福建省民营企业100强”名单中,纺织业及其上下游企业入围最多,共有13家,产业链优势明显。

  大风大浪没少经历。然而,在这个春天,纺织行业翘楚们却感慨“史无前例”的艰难。

  对于上游的永荣控股集团来说,凛冽寒风尚未直接扑面。2月以来,永荣积极复工复产,一季度的订单和销售额基本与去年同期持平。这家以石化尼龙新材料为主业的大型产业集团,尽管不是直接受到冲击,但是下游终端市场出了问题,传导到上游,迟早而已。董事长吴华新很清楚,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疫情期间,沙特与俄罗斯打起了石油价格战,国际原油价格大跌,用于生产化纤面料的原材料PTA(对苯二甲酸)、MEG(乙二醇)的价格亦应声而落。若在以前,原料价格下跌会让中国软包装集团董事局主席翁声锦感到兴奋,但这回,他觉得不妙——下游出口受阻,上游势必库存增加,再低价的原料,买回来还可能继续贬值。

  反向收购“世界第一”的福邦特,晋升全球规模最大的己内酰胺生产商;拥有21家全资子公司,在业内率先打通上下游8个环节完整产业链……恒申控股集团作为福建龙头化纤企业,风头正劲。疫情对外贸的影响,董事长陈建龙看在眼里急在心头:下游终端市场“堵车”了,上游越是铆足劲高速行驶,离“堵点”就越近。

  市场和资金,双双成了“卡脖子”。

  抱团——

  与各种不确定共存,危中寻机,伺机而动

  “努力活下来,熬过去。”危机中,这样的信念成了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共识。

  为了共克时艰,省、市各级相关部门召集龙头企业召开多种形式的视频会、座谈会,听取意见,研究应对举措,解决实际困难。

  大大小小的会,都传递强烈的信号:信心!

  在永荣控股,吴华新也天天召集高管开会,同样把信心传递。在他的办公桌上,更新两份材料,一是近期集团公司的重点项目进度表;二是猎头公司推荐的人才招聘每月进度表。

  “创业多年,我最大的体会就是要与各种不确定共存。越是艰难,越要危中寻机,伺机而动。”面对新形势,永荣控股主动开展市场研究,为下游内销工作提供市场分析、预测、营销策略建议等支持。“这项工作其实也是为了我们自己。2月,公司新成立了西南部和华北部,开拓之前未深耕的市场。”吴华新清醒认识到,上游企业的生存,要依靠下游扩大市场需求。

  4月1日,在中国进出口银行福建省分行,我省纺织化纤全产业链的20多位龙头企业代表悉数到位,同省商务厅、省企业与企业家联合会、国家外汇管理局等相关各方促膝长谈,把产销情况坦露,把难题交出来,共同商讨金融服务与政策支持。

  这一天,吴华新向进出口银行提交了酝酿许久的一份材料——供应链融资方案。

  供应链金融是依托龙头企业的资金、客户、数据、信用等优势,将龙头企业及其上下游链条成员作为一个整体,对生产和流通过程中的票据、应收账款、预付账款、存货等给予融资。

  在吴华新看来,随着社会生产方式的不断演进,市场竞争已经从单一客户之间的竞争转变为供应链与供应链之间的竞争,此次疫情,更让同一供应链内部各方相互依存。“作为龙头企业,带动下游一起‘活下来、熬过去’,已成为我们必须完成的作业。”

  毕竟,当寒流来袭,谁能在风中独自伫立?

  在他的这份方案里,共有100家省内下游企业被纳入,计划融资3亿~5亿元。

  时隔一周,进出口银行即明确以上限5亿元的授信对这份供应链融资方案予以支持。发挥政策性金融作用,稳住外贸外资基本盘,进出口银行不遗余力。

  有了流动资金,一些下游企业的春天将提前回归。

  “2月份无法开工,3月初刚复工又遭遇出口订单纷纷取消。今年目前基本没有进账。”福建省三源针织有限公司董事长姚礼为倍感压力,“办了20年的企业,日子一直很好过,从来没有这么艰难!”

  这家地处纺织重镇长乐的民营企业,拥有整经机、花边机80台,生产的蕾丝花边、面料畅销中东、东南亚及国内的广东、浙江、四川等地。而眼下,工人都已复工,但开机率不足70%,生产成本上升,利润基本没了。

  令姚礼为更为焦急的是,“危中有机,但没钱就可能抓不住机会”。三源是永荣控股集团旗下永荣锦江的战略合作伙伴。面对上游原材料价格的历史大底,却没钱囤货。如今,这一窘境将被打破。

  同为永荣下游企业的新博雅针织有限公司,也面临着一样的困境。

  新博雅是蕾丝花边、蕾丝面料等产品专业生产加工商,出口欧美占三成。这个50多人的小企业,一直以来产销两旺,春节期间也没停机。“现在日子不好过了,回款慢,以往两个月,现在要三四个月,有的甚至暂缓回款。”公司负责人陈文良说,“上游的锦江、力恒等龙头企业,产品供不应求,这几年都是款到提货。因为能抵押的设备少,目前我们只从银行贷款200万元,而实际需要资金500万元左右,缺口大。”如今,能“傍”上供应链融资,提振了信心。

  “中小企业一般资金需求短、小、频、急。借助供应链金融,可保产业链上的企业渡过难关,助推产业稳健发展。”中国进出口银行福建省分行行长王须国说。

  按照约定,以永荣控股作为核心,下游企业以定向向其支付原料款的方式向银行申请流动资金贷款,一举多赢——既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也帮助龙头企业稳定与下游客户的合作关系,银行则把单个企业的不可控风险转变为供应链企业整体的可控风险。

  聚力——

  因势利导,下蹲是为了更好地起跳

  疫情面前,发力线上营销几乎成为鞋服行业的共同选择。他们纷纷通过社群营销、直播等方式激活线上销售。361°也推出了“宅家运动场”话题,请代言人做训练教学视频。吴少华说,此次疫情对于运动品牌也是一个机遇,消费者将更加重视健康,对于运动产品的需求有所提升。

  无法出口的商品如何转为内销?除了搭建线上销售平台,多位业内人士提出探讨,可以通过发放产品消费券、促进单位开展团购等活动,重点支持省内品牌产品,有效提升消费水平。

  在政银企共同应对外贸压力的同时,多家纺织化纤企业表示需要开拓内需,消化预期产能、实现经营收入,推动可持续发展。为促进企业内销工作,我省目前已出台相关政策。省商务厅同时作出回应,加快落实国家和我省稳外贸系列举措,加大对近期出台的28条措施的宣传贯彻力度,让广大外贸企业早得实惠、增强信心。同时,创新方式拓展多元化市场。推动与国内知名的数字外贸平台、知名展会公司合作,帮助外贸企业线上洽谈接单。鼓励有条件的外贸企业,转向拓展国内市场,以稳定企业经营。加快发展市场采购、外贸综合服务、跨境电商等外贸新业态、新平台。

  有人伺机而动,也有人伺机蛰伏。福建省宏港纺织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郑春华说,过去10年,公司满负荷生产,都没有时间进行设备维护与更新,留下来的代差空间需要压缩。此次疫情影响,正好转化为“练好内功”的契机,在维持企业经营的基础上,加快技术改造、器械更新,实现转型升级。“未来半年,公司将对所有设备实现升级。”他期待着,转型升级后的产品能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推动产业可持续发展。

  下蹲,是为了更好地起跳!地处长乐东吴工业区的新佳乐,是全国最大的提花类经编企业之一,拥有全球最先进的设备,产品畅销国内外市场,年产值达4亿多元。企业原计划今年再进口30台设备,疫情突如其来,董事长姜志杰表示,尽管扩大规模的计划暂停,但发展的脚步不能停。“我们改变了方向,准备择机抄底收购原材料,进行策略性补充库存,同时有选择地生产一些受市场欢迎的产品。”

  福建省企业与企业家联合会会长刘捷明表示,通过政府引导、供应链金融支持、社会组织服务,多方努力打通产业链,开拓终端产品市场,将共同渡过抗疫难关,促进纺织化纤产业健康有序发展。

  企业抱团,政银助力,不信东风唤不回!

【责任编辑:钟培培】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