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0后”鲍长标:凭借专业知识 实现种养循环
在同安镇洋中村,“90后”鲍长标正忙着把加工好的散养鸡用泡沫箱装好,送上运货的皮卡车。他将把今年最后一批散养鸡运到距离同安1小时车程的福州城区。回乡6年,鲍长标和家人们一起努力,带动了周边许多农户就业,以散养家禽家畜、鱼塘养鱼和休闲垂钓的方式,形成了大龙山家庭农场。
毕业之初,回乡养鸡种地的鲍长标在许多同学眼里就是个异类。鲍长标毕业于福建农业职业技术学院畜牧兽医专业,他的不少同学就职于大型国有农场。但鲍长标回乡创业的目标其实早在高中时就已立下。在福建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学习的几年时光里,他刻苦钻研,为的就是能掌握更多的知识回乡创业。
目前,大龙山家庭农场有牛羊100头、家禽500头、稻田50亩、油茶树100亩、绿茶树100亩、鱼塘100亩、园林树木500亩等。“家禽家畜的排泄物可用作油茶树、绿茶树、蔬菜、稻田的肥料,在一定程度上实现种养循环。”这是鲍长标在学校学到的知识,他的“种养经”很快得到了附近村民的认可,大家纷纷效仿起来。
要想走得更远,还需要不断学习借鉴。去年,鲍长标参加了福建青创培训班,此次培训更加坚定了他在家庭农场经营上实行种养结合模式的决心。
永泰县同安镇党委书记张卫忠告诉记者,近年来,在政策推动、科技驱动、市场带动和乡情拉动下,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返乡大潮中,在广袤的乡村干得风生水起。镇政府除了在创业政策方面提供支持之外,还从精神层面鼓励、乡情方面感召,为他们返乡创业做好各项工作。张卫忠表示,这些返乡创业人士是促进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他们在守护和建设家乡的同时,也成为城市与大山之间沟通的桥梁。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福州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福州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福州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来源:福州新闻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福州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福州新闻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