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新闻网 >> 闽都大家 >> 当代大家

闽都大家系列报道之一二三

九旬画家张金鉴:承袭傅抱石水墨画风,速写异国众生相获赞文化使者

发布时间:2018-12-28 11:04:39  来源:福州新闻网  作者:邱陵

九旬画家张金鉴:承袭傅抱石水墨画风,速写异国众生相获赞文化使者

2004年,张金鉴在傅抱石纪念馆。

  探索中国画新法,融入异国风情被誉为“两万速写富翁”

  受傅抱石影响,勤奋的张金鉴在艺术生涯中硕果累累。他有一个“两万速写富翁”的雅号,拥有至少两万张各个时期的速写。

  在家中的客厅,张金鉴特地带着记者看了一大摞存放在箱子里的速写手稿。这些作品最大的40厘米×55厘米,最小的8厘米×10厘米,经过遴选装订成130册,叠起来比他的个子还高。

九旬画家张金鉴:承袭傅抱石水墨画风,速写异国众生相获赞文化使者

《深山古刹》(1996年)

  “生活是文艺创作的源泉。”长期以来,张金鉴勤于观察各种环境中的人物,善于在短时间内抓住人物的神态和特征,并付诸笔端,往往惟妙惟肖、生动传神。

  1994年,他应邀出席了在英国爱丁堡召开的第21届国际艺术交流大会,并展出著作和画作,参观了伦敦、牛津等7座城市的艺术馆、博物馆和当地著名高等学府。在一场鸡尾酒会上,张金鉴为来自美国的艺术家戴尔·波兹曼夫妇即兴速写,两位国际友人看了直翘大拇指,称赞他技艺高超,并欣然合影留念。张金鉴十分珍惜这张照片和画作,“每次看到都回想起这两位艺术家不俗的谈吐”,后被印在《岁月印记·张金鉴绘画作品选》一书的封底。

九旬画家张金鉴:承袭傅抱石水墨画风,速写异国众生相获赞文化使者

《俪影》(2005年)

  那次出访,英国多姿多彩的城市建筑和秀美宁静的村落,给张金鉴留下深刻印象。回国后,他根据现场素描图稿,以中国画的笔墨风格,并适当吸收西画技法,创作出《古城爱丁堡印象》《苏格兰风笛手》《大英博物馆里的蜡像》等一批水墨画,因取材和表现手法独树一帜,在海内外媒体上刊发传播,引起众多圈内外人士的关注。

九旬画家张金鉴:承袭傅抱石水墨画风,速写异国众生相获赞文化使者

《苏格兰风笛手》(1994年)

  二十多年来,张金鉴的足迹遍及全球17个国家和地区,除了异国风情水墨画,他还不知疲倦地创作了大量的速写和水墨画肖像作品。每到一个地方,别人忙于欣赏风景、拍照留影、购买纪念品,他则拿出随身携带的纸笔,为身边的当地人画像。甚至在飞机、大巴上,他也没有停下画笔,在旅途中就为“老外”画像不下300幅。

九旬画家张金鉴:承袭傅抱石水墨画风,速写异国众生相获赞文化使者

《良宵》(1976年)

  在他画笔下,有当地官员、艺术家,也有街头平民百姓、同个航班上的旅客,而且每张画像都备注着该人物的职业,有的还详细记录了交往的过程,可谓“画笔为媒,传播友谊”。比如,有一年冬天,他在维也纳开往慕尼黑的班车休息期间,下车速写路旁的基建工地,一位从挖土机上下来的工人,朝他直奔过来,然后面孔严肃、一声不吭地站在后面注视着他的画。“我还以为他不让我画呢,后来上车后当地司机告诉我,此人是个哑巴,但很喜欢画画,原来是一场美丽的误会。”张金鉴笑说。

九旬画家张金鉴:承袭傅抱石水墨画风,速写异国众生相获赞文化使者

《闽台历代国画鉴赏》

  2013年,中国美术学院主办的《美术报》以特刊的形式,推出张金鉴国际艺术活动剪影及异国风情众生相画选(百图),每张图片尺寸都是70厘米×46厘米,并附上或长或短的文字说明。没多久,张金鉴就接到全国各地雪片般的艺术爱好者来信,有要求登门拜师的,有询问养生之道的,有提议开办艺术函授班的,还有愿出资收藏的,不一而足,但显见人们对作品乃至作者的喜爱。

九旬画家张金鉴:承袭傅抱石水墨画风,速写异国众生相获赞文化使者

《纽约夜色》(2007年)

  眼下,张金鉴正为明年准备出版的《八闽书画篆刻家友谊速写》做最后的审稿。据介绍,这部速写共收录了150多位闽籍书画篆刻家的肖像,按照姓氏笔画进行排序,创作时间横跨60多年,有部分人物早已去世。张金鉴说,这部画选出版,在全国或许都是罕见的,因为一般人很难收藏着半个多世纪的所有速写手稿,而他的初衷在于一份“化古来‘文人(书画篆刻家)相轻’为‘文人(书画篆刻家)相亲’”的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