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都大家系列报道之一二〇
林东:为石代言,淡泊平和心自安
2018年6月,林东赴新疆天山大峡谷采风留影。
三件精品,捧回“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称号
说到今年评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称号,林东依然有些兴奋,“6月9日,我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参加本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座谈和颁证大会,接过证书,心情十分激动。”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是授予国内工艺美术创作者的最高荣誉称号,从1979年开始评选,截至2012年共办六届,全国共产生了443位得主。2017年,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启动第七届评选工作,得到消息的林东就积极着手准备。
按照评选规定,林东精选了三件作品参评,分别是《踏雪寻梅》《寿星》《新生》。前两件可说是林东的经典代表作,《踏雪寻梅》题材早在1988年就摘得国家轻工业部“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优秀创作一等奖”桂冠;《寿星》更是林东的拿手题材,开创了“诙谐幽默”的个人风格。至于《新生》,则是他重新构思、创作的新作,体现了浓郁的生活气息。
《新生》(老挝石)
“为了刻好《新生》,我日思夜想,半夜都睡不着觉,对着石头琢磨,家人还劝我注意休息。”林东笑着说,《新生》反映的是一群破壳而出的雏鸡,带裂纹、红筋的白色表现被奋力顶破的蛋壳,红色刻成初生而坚韧的雏鸡,讴歌生命的顽强。
林东近照
当时,为了准确刻画雏鸡的动作和神情,林东曾专门通过朋友找到养殖场的老板,“借”来一粒鸡蛋,放进保温箱内,用灯照射了一个星期,还没见到破壳而出的鸡。他就索性驻扎在养殖场,来了个“守蛋待鸡”。
“通过体验生活,我才能抓住雏鸡的毛发质感,那种湿漉漉的特征,以及半睁半闭的小眼睛和互相取暖的生动场景。”操刀半辈子的林东,至今依然崇尚亲近自然,捕捉生活的瞬间美好。
《人之初 性本善》(芙蓉石)
他认为,如果艺术是一栋正在建筑的大厦,高层次的艺术文化修养和精粹的训练是基础的话,那么写生则像混凝土一般,是连接大楼结构的主要材料,决定其稳固性。
再看《踏雪寻梅》题材,这也是林东追求自然的诗意呈现。
《踏雪寻梅》(善伯石)
一块红白相间的旗绛石,白色作为冰凌垂挂的雪景,以红色雕刻绽放的红梅和风雪中的诗人,把孟浩然“吾诗思在灞桥风雪中驴背上”的意境跃然石中,令观者感受到绵延千古的诗情画意。当年,范曾看到林东作品,欣然题词“踏雪寻梅”赠之。该作品在石雕工艺界反响很大,很多人都仿效刻划。
谈及以《寿星》为代表的仙翁形象,林东解释说,不但要突出长寿这一表象特征,还要突出健康、睿智和精神矍铄等内在特征。因此,摆在世人面前的寿星,硕大无比的头部占据身体比例达一半以上,雪白的眉毛和胡须一直垂到脚跟,根根透风,潇洒飘逸,而五官也十分紧凑,充满喜悦的神情。“我通过对肢体和面部的夸张处理,使寿星摆脱了传统形象,内在情感显得更加生动传神,展现了谐趣之美。”林东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