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创新党建载体
激发工作活力
在鼓楼区南街街道,只需一部智能手机、一个随身播放器,就能随时随地收听社区“红色小广播”。这一新研发的网络宣传平台,由于内容丰富、操作简单,得到了居民党员群众的一致好评。
这种利用新媒体开展党员学习教育的方式,是我市创新基层党建工作的有力举措。
——“红色领航”开创党建新征程。去年11月,我市出台《关于推进“红色领航工程”进一步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的意见》,以传承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州工作期间的基层党建思想为主线,通过加强“红色引领”、推进“红色覆盖”、开展“红色服务”等十项措施,明确鼓励各级党组织坚持以载体创新、方法创新推动基层党建创新,进一步激发了基层党建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
在社区,我市深化“135”社区党建工作模式,总结提炼的“军门社区工作法”由民政部在全国推广,城市基层党建整体效应不断凸显;在农村,深化“4+3”对接帮扶机制,抓党建促脱贫攻坚取得实效;在机关,开展“走前头、作表率”党员引领系统工程,108个市直单位党组织和200个贫困村党组织结对共建,3万余名机关在职党员进社区联系服务群众……全市各领域党建工作百花齐放,一面面鲜红的党旗在榕城随风飘扬。
——建强乡镇党校主阵地。去年,我市出台《乡镇(街道)党校建设实施标准(试行)》,成立市、县、乡级师资队伍194支、2826人,探索开展乡镇(街道)党校“星级评定”,推动全市130个乡镇、43个街道加强党校主阵地标准化建设,延伸设立村(社区、企业)教学点537个。
今年以来,全市乡镇(街道)党校共办班1993期,培训22万人次,进一步扩大了城乡党员教育的覆盖面。
——持续推进党员志愿者服务行动。通过采取“党建+志愿服务”的模式,以“牢记宗旨、一心为民,志愿服务、奉献福州”十六字为总纲领,福州在全市范围内广泛开展党员志愿服务行动。
全市党员志愿者统一穿马夹甲、戴红帽、佩党徽、展队旗,在传播新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弘扬传统文化、倡导文明交通、助推乡村振兴等志愿服务实践中积极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以奉献和担当引领树立时代文明新风。
目前,全市共开展志愿服务10.8万场次,提供有效服务110.6万次,参与党员206.7万人次,“文明交通劝导”“地铁文明劝导”“三坊七巷志愿讲解”等常态化党员志愿服务项目获得群众广泛点赞,“圈”粉无数。
提升基层党建工作质量,是夯实党的执政基础、加强党的自身建设、加快建设新时代有福之州的必然要求。如今,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正在“红色领航工程”的正确引领下,担当新使命,展现新作为,开启新征程,奋力书写基层党建工作的“福州答卷”。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福州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福州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福州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来源:福州新闻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福州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福州新闻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