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新闻网

习近平同志推动厦门经济特区建设发展的探索与实践

2018-06-22 16:53:43  来源:新华社

  注重生态环保

  刹住乱砍、滥伐、乱采风 综合治理筼筜湖

  “能不能以局部的破坏来进行另一方面的建设?我自己认为是很清楚的,厦门是不能以这种代价来换取其他方面的发展。”

  ——1986年1月10日,习近平在厦门市八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上的讲话

  1985年12月16日,鹭岛冬日,乍寒还暖。厦门市委常委会、副市长联席会召开,气氛透着严肃。

  习近平坐直身子,神情凝重,“人大监督,让我们看到政府工作中的疏漏,我们要以此作为开创厦门城建、环保工作新局面的一个新起点,统一领导,层层建立责任制”。

  就在10多天前,市人大常委会组织有关部门领导,走进万石山风景区、登上鼓浪屿、来到海滩边。大家看到,有些地方挖沙取土、开山取石,让山峰变成了“癞痢头”,沙滩的滩底裸露。对此,市人大代表提出了批评,不仅指责乱砍滥伐乱采者,也指出政府管理不力。

  习近平迅速作出部署,要求城管、规划等部门深入现场勘查,摸清全市情况,研究对策。“4天后,先封闭全岛沙场和违章采石区,城管办派宣传车上山下乡宣传,公安、城管、城建监察大队出动主要力量,巡逻检查执勤。”“各有关部门要制定出详细的而不是笼统的实施细则,然后张榜公布,让大家都知道。”

  一场自然资源环境保卫战,席卷全市。但不同声音出现——这也不能动那也不能动,怎么搞经济建设?农民自古“靠山吃山”,林木不能砍,农民吃啥?

  1986年1月10日,厦门市八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上,习近平代表市政府发言。

  他开宗明义表明态度,“保护自然风景资源,影响深远,意义重大。”“我来自北方,对厦门的一草一石都感到是很珍贵的。”“厦门是属于祖国的、属于民族的,我们应当非常重视和珍惜,好好保护,这要作为战略任务来抓好。”

  关于环境保护与建设发展的关系,习近平阐述了他的观点——

  “由于愚昧造成的破坏已经不是主要方面了,现在是另一种倾向,就是建设性的破坏,这种破坏不一定就是没有文化的人做的,但反映出来的又是一种无知,或者说是一种不负责任。”

  这次会上,习近平从全局高度提出切合厦门实际的具体措施——

  “岛内开采问题,能不能开,开多大,什么地方开、开采方式、保护措施这些问题由有关专家组成一个小组,进行勘查审核,提出方案,报人大审议。总的原则是:对于岛内要采取最大限度的保护,对于岛外、郊县,也要加强管理、规划和审批。”

  “岛外的乡政府应该十分重视如何帮助农村农民广开门路,发展新的就业门路。过去讲‘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但破坏资源的做法要坚决管住,这是各级政府的职责。”

  “站位高远,言辞诚恳,习近平同志不仅流露出对这片土地深厚的情感,而且观点鲜明,很有说服力,让大家更加明确了环境保护的态度。”时任厦门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许祖义曾回忆说。

  “习近平同志非常重视环境保护,对筼筜湖的治理更是投入大量心血。”曾任筼筜湖管理处处长的郝松乔,回忆起筼筜湖的治理过程,感触颇深。

  筼筜湖,原先是深入厦门岛的内湾渔港,“筼筜渔火”是厦门历史上的八大景之一。上世纪70年代修堤围海造田,导致筼筜湖变成基本封闭的内湖,城市污水大量排入,湖水变黑发臭,鱼虾白鹭绝迹。

  “筼筜湖何时不再黑臭?”市民群众关于治理筼筜湖的呼声,习近平感同身受。

  1988年3月30日,习近平主持召开关于加强筼筜湖综合治理专题会议,打响了厦门整治环境污染的一场大硬仗。会议明确建立综合治理机制,组建由相关职能部门和专家组成的筼筜湖治理领导小组,创造性地提出“依法治湖、截污处理、清淤筑岸、搞活水体、美化环境”的20字方针。针对前期资金不足问题,明确每年投入1000万元财政资金,占当时全市基本建设支出近10%;同时,多渠道筹措排污费、土地批租收入、借款和技改资金,以空前力度加大投入。

  厦门市遵循习近平同志确立的工作方针,先后进行了四期大规模整治。曾经的臭水湖,蝶变为如今碧波荡漾、白鹭翱翔、繁花似锦的“城市绿肺”和“城市会客厅”。昔日消失在城市变迁中的“筼筜渔火”,幻化成今日更加璀璨耀眼的厦门新景——“筼筜夜色”。

【责任编辑:伊宁倩】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