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伟:如何看待中国扩大自美进口?
五是美国农产品如何端上中国人的餐桌?也并非“扩大进口”四个字这么简单。
中国农业供给侧改革,将推动中美农业领域的合作。中国农业在走向适度规模化、现代化。同时,习近平强调指出,中国人的饭碗要牢牢端在中国人自己手里,中国巨大的人口使得中国农业政策很难高度倚赖国际市场,但人均耕地和水资源的不足也显而易见,自雍正朝以来中国基本农田规模没有显著增长,农业提质增效的潜力只能倚赖科技进步,也在一定程度上应当灵活运用好国际市场。看起来,中国在强调口粮安全的同时,可以适当降低口粮自给率;而在资料粮等非口粮领域,则可更大程度地利用国际市场,确立进口农产品就是进口土壤,水资源和生态的直观感受。纵观全球,美国无疑是农业大国和强国。改革开放以来,中美在农业领域,无论是粮食,肉类还是其他农产品,农业科技领域,中美都呈强烈的互补性。美方企业和农场主可能需要有更长远的规划,从转基因类作物,逐步向高品质和有机作物升级,同时也要应对来自东南亚和拉美的其他竞争者。这不是易事,美国农产品在中国国人中的形象,以及美国对食品安全的要求,似乎不及欧盟和日本。在中国市场上也自然需要做出更多改善才行。
回顾过去,国人曾经抱怨,9亿件衬衣才换取一架民航客机,同样地美国农民也可能抱怨,为什么其质优价廉的产品,未能更好地覆盖作为地球人口大国的中国?考虑到国人对食物的求精求好,中美之间就农产品贸易,有望在目前百亿美元级的基础之上得到显著提升。
六是关于药品和医疗器械领域,中美有共同开拓的余地。
中国制造业尽管大而全,但在全球供应链中并不处于优势地位。尽管人们在感叹美国的锈带地区不够繁华,但欧美日等发达经济体在此领域,仍然值得中国好好学习。面对中国制造业的进步,西方也难免有防范之心。如果能够从双方取得妥协和互惠的领域逐次突破,未尝不是好事情。例如,中国已经大幅度地降低甚至取消了和癌症治疗相关的药物的关税,使得加速走进老龄化的中国,能够更好地获得国际上的创新药物服务于国人。同样地,中国医疗器械行业也是个年销售额接近千亿元且仍在快速成长的市场,美国不仅有雄厚的医疗研发力量,在医疗器械领域也是全球翘楚,这也许是值得中美深度合作的突破口,如果能有更多的来自美方的医疗药物,器械列入到中国人的医保覆盖范围,这对国人无疑是一种福泽。
七是服务贸易领域,美国在华的利益会结构性地扩大。
随着数字经济的迅速发展,制造业和服务业日渐融合,服务业对推动中国经济的贡献率已逾半壁江山。无论在教科文卫的公共服务业,还是生产型或生活型服务业,中美之间的合作空间也很大,中国在服务贸易领域的逆差有可能进一步扩大。习近平在博鳌论坛的主旨演讲中,提出了以金融保险业对外开放,外商准入前国民待遇等举措的服务业开放新设想。而央行易纲行长更指出,中国金融业的对外开放不仅有具体举措,还有明确的时间表。从贸易到知识产权,再到金融领域,中美之间如何寻找平等协商,合作共赢的交集?金融行业和市场中介行业也许是重点。中美两国在金融领域的合作尤其重要,其对维持全球金融稳定和开放,会投射出重大意义。中国金融开放的大门,当然会给执全球金融牛耳之美国,带来相当大的机会。
目前看,在金融,通信和旅游这些服务业领域,中美交流会更密切。就金融领域而言,美方可能会推动其在中国的储蓄型养老保险,财富管理,金融衍生品和市场中介等领域得到较快发展。在旅游领域,中国人能否更多地到美国进行商旅留学出行,更大的制约因素可能在于美国签证政策。就通信领域,目前双方尝试合作,但美国的任性已让双方在此领域的努力如履薄冰。
八是在高科技领域的增加进口,美方是真心的吗?
这是许多国人感觉担忧和困惑的。放松对华高科技出口的各种限制,是美国发挥其竞争优势的最好战场,但长期以来美国的放松意愿并不强烈,甚至还有反复。其具有强烈治外法权的国内法,甚至使得欧日在和中国的技术合作都格外小心,不得不看美国的脸色。许多国人误以为,美国似乎已认可了中国制造2025的合理性,不再反复质疑和抱怨。其实很有可能在高科技领域,在未来先进制造领域,美国仍然具有极其强烈的防范心态。既要从中美贸易争端中攫取尽可能多的利益,又不愿在争端中采取必要和合理的措施,更格外警惕中国没能够放慢追赶美国的脚步,可能是美国当下极其矛盾的心态。
中美双方需要加强合作
中国对外开放的3.0版,让人很自然地期待中国扩大进口,其中包括从美国的进口。这对双方都是共赢之举。同时,双方也需要消除误解,中国在全球供应链的分工,决定了所谓中国得自美国的外贸顺差,夺走了美国数百万就业岗位的说法,既可笑又不可信。这些薪酬不高,技术熟练程度要求高的岗位只能由中国向东南亚等国转移。而在能源、农产品和医疗器械、服务贸易等局部领域的增加进口,则可切实地增加美国就业,并有助于平衡中美贸易。
就目前中美贸易争端的进展看,我们需要理解的,一是中美贸易争端刚刚开始,而不是行将结束,其复杂的国际背景决定了争端是持久战,二是贸易不平衡不是利益不平衡,市场原则下美国在中美贸易中获益巨大,并尝试榨取更大利益,三是中国将扩大进口,但开放和竞争的中国进口市场,需要美企做好努力应对竞争对手的准备,扩大进口不是不劳而获的肥肉,四是中国并未做出明确的数量承诺,但表达了最大诚意。中美如何在一些关键领域,例如高科技,知识产权和中国制造2025等方面展开磋商,仍然有待考验。
全球化正处于何去何从的十字路口,中美作为重要大国,有维持国际经济治理结构的义务,而中国主动加大对外开放,使得升级版的开放中国,更容易为包括美国在内的国际社会逐渐取得这样的理解:改革开放的中国,给西方社会带来的更多的是市场和机遇。美国如何看待和定位中美关系的现在、未来,深刻地影响着中美在经贸和安全领域的冲突烈度和处置方式。
相关新闻
- 用好谈心谈话这股“巧劲”(2018-05-28 17:21:53)
- 新时代党的建设的主题(2018-05-28 17:19:56)
- 人民要论:发挥创新对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作用(2018-05-28 17:19:21)
- 新华社评论员:加强体系建设 提升监督效能(2018-05-24 10:06:01)
- 新华网评:激发大时代的大担当(2018-05-24 00:09:13)
- 新华网评:破解“出头鸟”困境(2018-05-24 00:08:42)
- 用实干践行马克思主义劳动观(2018-05-23 18:19:10)
- 让崇尚英雄成为时代风尚(2018-05-23 18:17:56)
- 央广时评:新时代呼唤新作为(2018-05-23 18:11:55)
- 福建日报评论员:全面加强党的领导是关键(2018-05-11 08:07:48)
- 人民日报评论员:马克思的学说依然闪烁着耀眼的真理光芒(2018-05-05 20:58:59)
- 新华时评|将坦诚沟通进行到底(2018-05-05 20:5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