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都大家系列报道之三十七
“文史旅人”林恩燕:青灯故纸总相伴 追寻闽都古城历史足音
1975年,林恩燕出差湖北,在长江的邮轮上留影。
尚未大学毕业已为79级大学生授课 本科论文堪称当时业界“新说”
林恩燕有11个兄弟姐妹,家中排行第五,在动荡的年代里,无书可读的他跟着父亲进了邮电局,成为线务工,“种电线杆”成为他的日常工作。当时,工程队给他下达的任务是每天开挖五个洞,洞深1.5米,电线杆最高达10-12米,种下去以后还要爬到顶端架设线路,20岁出头的他不怕风吹日晒,干得有滋有味。
不久,林恩燕又被介绍到南平与古田交界处的巨口公社的半岭小学,当一名代课教师,整所学校连他在内就两名老师,面对一至五年级的三十多名学生,他把语文、数学、体育教得风生水起,学生们都喜欢上他的课,他突然发现,原来自己是那么喜爱站上三尺讲台的感觉。
1969年10月,他插队到沙县,次年10月,正逢沙县化肥厂招工,他幸运地被选中,担任政工组干事。回想自己被选中的原因,林恩燕颇为自豪:“因为我在当知青时,就很会搞宣传,办过墙报、开过夜校、教农民读书认字,又会吹笛子、拉二胡,还组织文艺宣传队,演话剧、样板戏,很多人没见过我,但都听说过我。”
1975年,三明沙县筹建官昌水库和虎跳发电站,在基层管理岗位历练5年的林恩燕再次被赋予重任,他被借调到沙县革委会,在福州设立沙县常驻福州办事处负责物资设备采购,到1978年的三年间,利用工作便利,也走访游历全国的名山大川,成为日后从事研究的一笔宝贵财富。
2008年,《榕台关系丛书·教育文化篇》出版,林恩燕参与编著,后获得福州市图书二等奖。
1977年恢复高考,但因林恩燕工作出色,单位没有同意他参加考试;第二年,领导终于批准,他以32岁“高龄”参考,仅用12天准备,五科满分500,他考出了413分的高分,其中历史科90分,名列三明地区沙县第一名。“当时三明沙县有1000多人参加文科高考,上线的只有15人,而北京大学的录取线是375分,可能因为年龄偏大,没去成,就来到三明师范专科学校,就是现在的三明学院。”林恩燕说。
尽管人生有遗憾,但林恩燕却满怀感恩之情,“上大学前我都结婚了,在读期间还是全班两个带薪上学的学生之一,能赶上高考的末班车,我已经很满足了。”
林恩燕学制两年,第二年他就以优异的成绩破格留校任教,这也形成当时学校的奇观:一个尚未拿到毕业证书的大学生,已经站在讲台上为1979级大学生讲授历史课,还享受着教工食堂的“高级待遇”。
据林恩燕介绍,在他的学习规划里,原本打算攻读研究生,导师都选好了,是著名西方史学专家孙秉仁,曾任教于湖南师范大学。毕业前夕,他曾写了两篇论文,课题是从日本明治维新成功反思中国戊戌变法的失败和斯巴达克起义的目的,其学术结论在当时业界堪称“新说”,得到孙秉仁的赏识。只是,当时林恩燕还同时获得福建中医药研究院伸出的橄榄枝,能回福州工作一直是他梦寐以求的目标,于是他只能辜负孙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