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持续关注好支书耀仔事迹 网友:暖新闻再多都不为过
子女看完H5落泪:亲爱的爸爸,我们想你
在这次报道活动中,澎湃新闻率先发力。10月17日开始,一部H5产品被集中推介和频繁转发,并形成“霸屏”效应。
这部H5产品名为《致敬|好人耀仔:一位宁德村支书的45岁人生》。它以漫画的形式还原周炳耀为保护村民生命财产、献出宝贵生命的过程,同时呈现他的妻子、儿女以及当地村民对其离去的不舍和痛心。
产品推出后,周炳耀的儿子周铭灿、女儿周巧烂第一时间在微信朋友圈转发并评论,“亲爱的爸爸,我们想你了。”各大网络、客户端、微信和微博也对“好人耀仔”H5新媒体产品进行转载,网友纷纷转载、自发刷屏,向周炳耀表达敬意。
有网友对澎湃新闻的全新呈现方式点赞,认为此次以漫画的形式传递正能量,创意绝佳、形式新颖,对年轻一代有很大的吸引力。
产品呈现出的周炳耀也让大家深受感动。有网友表示,面对无情的洪水,周炳耀作为一名平凡的农村干部,选择挺身而出换取村民的安居乐业,是人民公仆的真正榜样。
“这才是党员干部应有的样子。”一位来自宁波的基层法官转发留言。
“向您致敬!我们的榜样,我们敬爱的好支书!”一位网友留言。
产品推出后48小时,澎湃新闻平台上相关报道阅读和点击数达280万,网民献花55万。此外,在UC浏览器端,H5产品投放24小时,曝光PV 达1380万。到10月29日,澎湃新闻平台耀仔系列原创作品点击阅读数已超千万。
“都市类媒体和新兴媒体崛起改变了典型人物报道的传播格局,他们加入到典型人物报道的队伍中来,主动承担社会责任,使典型人物报道的格局从单一走向立体。各媒体间的互动、渗透也增强了典型人物报道的传播力和影响力,实现了传播范围最大化。”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新闻系主任许向东告诉《光明日报》记者。
许向东还发现,此次报道安排富有强烈的策划意识。以往传统的报道模式,是多家媒体在同一时段进行集中报道,一次性完成。这次报道则是先新兴媒体后传统媒体,各家媒体依次推出,从10月17日到25日,每天“不断线”,而且“一家发布,众家推送”,形成报道“矩阵”,覆盖不同受众人群。从10月20日开始,中央主要新闻网站和重点商业网站开设专题,对其他媒体刊播的报道在显著位置推送。
“受众反馈是检测报道效果的标尺,反映出受众对报道的关注和需求。”许向东说,除了澎湃新闻的H5产品设计了为耀仔献花环节外,各网络专题也提供了互动、讨论空间,给网民提供了发声的场所,在事件发生后迅速形成舆论热潮。他认为,密切关注受众反馈,提倡受众参与的双向互动,将成为典型人物报道的一个常态。
10月27日,澎湃新闻刊发长篇人物特稿《宁德好支书耀仔:抗台风殉职前对妻子最后说“这是我的责任” 》再度引发社会各界追忆。
文章称,十多年前,耀仔有辆柴油三轮车,专跑卓洋乡到临近乡镇的短途客运。从那时起,他养成一个习惯,从村里到乡里这段路程不收费。
有时候,村民不好意思,想表示一下心意。耀仔就推辞说,“反正我正好出去”,“刚巧我也要回家”。
有了小汽车,免费接送更常见。每次出发前,耀仔总会招呼一声,“我要去xx地方啦,你们谁还要去?”这时,他的车总是挤得满满当当。
车坐得多了,村里男女老少都知道,耀仔的车尾号是008,有事找他帮忙准没错。
2012年,村民张清湘上山砍柴摔断伤颈椎,耀仔知道后,立即开车将其送进县医院治疗。
2013年,村民刘长周凌晨4点胃疼难忍,情急之下,只好把村支书叫醒。耀仔一路狂奔把他送到医院,后来经诊断是胃穿孔,晚来10分钟情况更危险。
2014年,村民张巧明4个月大的女儿得了肺炎,发病也是半夜。依然是耀仔,第一时间把人送到医院,还帮助他们挂号、垫付医药费。
“纵观周炳耀的系列报道,层层递进,紧密衔接,形成一个完整的报道链条,并注意报道的差异化和个性,注重内容与形式上的全方位创新,因此产生持续的影响力是必然的。”许向东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