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十五”科技工作综述
科技创新助推海西建设
本报记者 郑武平
“福建省已形成覆盖多领域,门类较齐全的科研体系。以国家级重点学科和重点实验室为龙头,省级重点学科建设为依托,在化学、海洋、生物、环境资源等学科,以及电子信息、新材料、农业和医药等产业方面,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和优势,取得了一批国际国内领先的重大成果。”省科技厅相关负责人日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十五”以来,我省科技工作围绕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需求,积极推进自主创新,服务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取得了长足进步。据科技部最新统计,福建省科技进步综合评价现居全国第11位,区域创新能力居第9位,全省专利授权量居全国第8位。全省现有专业技术人员143万人,两院院士15人(闽籍院士119名),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80人。
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强劲发展
“十五”以来,我省科技界把解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重大技术问题作为优先方向,重点资助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所需要的应用技术研究,为我省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动力与成果储备。
按照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要求,我省科技人员突破了一批对我省支柱产业发展构成瓶颈性约束的关键技术,保持了高新技术产业强劲的发展势头。
随着电子信息、新材料、光机电一体化、新能源、环保等高新技术研究开发的不断深入,高新技术产业持续迅速发展,已成为重要的经济增长点。据统计,“十五”期间,全省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和增加值分别以26.5%和23.8%的平均速度增长;短短5年间,我省高新技术产业产值总量由2000年的772.74亿元增加到2005年的2500.23亿元;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总额由18.68亿美元提高至96.60亿美元,占全省外贸出口总额的比重由14.5%增加到27.7%。至2005年底,全省已认定高新技术企业811家,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64家。
以福厦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为龙头的闽东南高新技术产业带规模进一步扩大,质量和效益不断提高,形成了福州、厦门2个国家级火炬计划软件产业基地以及国家火炬计划闽东南电子与信息产业基地、泉州微波通信产业基地、莆田液晶显示产业基地、德化陶瓷产业基地。开发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和产品,如系列石材加工数字装备、智能串簇压路机、拉链计算机仿真系统、数控铣床等。
整合优势资源 加快成果转化
“这些年我省科技通过整合优势资源,重点突破,在很多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省科技厅有关负责人表示。
“十五”期间,我省共有9项成果获国家科学技术一、二等奖,951项成果获省科学技术奖。专利法实施20年来,我省专利申请量年平均递增22.48%,专利授权量年平均递增34.48%,均明显高出全国平均增长速度。这些重大科研成果包括:无铬高变化肥催化剂的研制成功,解决了世界性难题;无机非线性光学晶体材料的研究处于国际领先地位;光功能纳米陶瓷材料研究等方面的科学研究已进入国际前沿;钨、钼丝加工技术处于国际领先水平;超级稻和转基因水稻育种、航天水稻育种技术国内领先。在电视网络技术、光催化功能材料、无机聚合物的结构性能、高能无汞碱锰电池装备、艾滋病毒基因工程和诊断试剂盒、汉族人器官移植基因配型等技术研究居国内领先地位。
更为可喜的是,我省通过机制创新,大大加快了科技成果的转化。“十五”期间,通过“6·18”和“9·8”等形式,由政府构筑科技成果交易平台,企业、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唱戏,有效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4年来,我省共安排财政预算内资金2.6亿元,扶持841个具有重大带动、示范作用的高新技术产业项目,转化了一大批项目成果,促成了大批项目在福建落地。
我省还设立了福建省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资金,在“十五”期间共资助301个技术创新项目,安排资金12230万元,并争取到国家创新基金146个项目、8976万元。省创新资金的实施,吸引了社会各方面总投资23.164亿元,吸引比例为1∶18.94。
到目前为止,全省共建立22个国家级、省级星火技术密集区,1个国家级星火产业带。全面实施“一县一业”科技示范行动,在食用菌、畜牧、陶瓷、纺织服装等8个区域支柱产业,开发推广了一大批先进适用成果,有力推动了县域经济发展。
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初见成效
随着国家建设创新型社会的要求,建设有福建特色的区域创新体系成为我省科技界的首要目标。据介绍,建设区域创新四大体系,即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科研与教育相结合的知识创新体系,社会化、网络化的科技服务体系,政府统筹协调的科技管理体系。
——区域技术创新体系逐步完善,企业技术创新投入已成为我省科研经费的主要来源。2005年,全省科技活动经费支出108.38亿元,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支出86.98亿元,占80.25%。
——在知识创新体系方面,全省已建35个国家、部级和省级重点实验室,13个中试基地;设区市级及以上政府部门所属独立科研机构121家,初步形成覆盖工业、农业、社会科学等领域、门类比较齐全的科研体系,全省拥有66所高校,一级学科博士点29个、二级学科博士点252个、硕士点500多个,覆盖了10个学科门类,其中化学、海洋、环境与资源科学等领域在全国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占有了一定优势。
——科技中介服务体系初步建立,全省已有国家级高新区2个、省级高新区5个,科技企业孵化器22个,生产力促进中心81个(其中国家级示范中心5个),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7个(其中国家级中心2个),各类技术贸易机构1327家。这些机构已成为福建省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重要平台。
——科技管理体系方面进行了多项改革,包括科技计划体系、科技立项审批制度、项目跟踪管理和监理的改革,以及科技评价奖励制度改革。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我省这两年实行的科技重大专项制度。以前我们的科技资金采取的是“撒胡椒面”式的做法,难以形成重点。从2004年开始,省科技厅集中1亿多元资金,整合省内优势科技力量,遴选出12个科技重大专项进行攻关,每项给予1000万元重点扶持,效果非常显著。 落实科教兴省 改善科技环境
2004年9月,省委、省政府召开福建省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对23位“杰出科技人员”予以重奖,其中魏可镁、谢华安获得福建省科学技术重大贡献奖,极大地激发了科技人员的创造热情,在社会产生了极大的反响,全社会崇尚科技、依靠科技、普及科技的局面初步形成。
科教兴省战略得到落实,“十五”主要目标任务基本完成。25个市(县、区)被评为全国科技进步先进。科技投入力度不断加强,2005年全社会科技活动经费比2000年增长147.0%,年均增长19.8%。
“十五”期间,我省共资助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076个,资助总经费4070万元,培养博士后27人、博士163人、硕士806人,促进了我省基础研究队伍的稳定与成长。科技政策法规逐步完善,出台了《福建省科学技术进步条例》、《福建省专利保护条例》等一批法规,为科技事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此外,我省还与65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建立了科技合作关系,初步形成了多层次、多形式、多方位的对外科技合作与交流网络。闽台科技交流合作成效显著,台湾高技术企业纷纷来闽落户,其光电子产业有七成在大陆,其中有三成在福建。
在“十五”成就基础上,我省科技工作的“十一五”发展目标已十分明确:到2010年,基本建成具有福建特色的区域创新体系,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科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显著增强,科学技术研究的综合实力显著增强。
福建科技正朝着自主创新、建设海峡西岸创新型省份的目标高歌阔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