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全国各地祭炎帝、祭大禹、祭伏羲、祭诸葛亮、祭包公、祭武则天、祭柳下惠,无所不祭。还振振有词,这是地方名片!”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赵园接受记者采访时很有些激动,“这浪费的都是公共财政,都是纳税人的钱啊!”
赵园委员介绍,最早的公祭开始于上世纪80年代,近年各地纷纷仿效,互相攀比,以至公祭之风愈演愈烈。
“多少地方争夺一个伏羲,多少地方争夺一个女娲,这需要使用多少资金啊。”赵园委员感叹。
她说,搞公祭,各地政府并不讳言巨额投资,都是动辄投入上千万、上亿,同时也借此炫耀公祭的分量。根据媒体的报道,一些国家级贫困县也跟风举行公祭大典。豪华庆典,加上配套的设施、风景名胜区的建设,无不耗资巨大。
“不少地方政府打的旗号是"文化搭台,经济唱戏"。学者葛剑雄写文章算过"公祭"的经济账,我觉得非常到位,靠这个对经济的拉动作用是有限的。”赵园委员说。
“有的地方打着"展示对外形象"的旗号,那么你展示的是什么形象?这是滥用公共财政,虚耗纳税人的钱,造成了奢华的行为,本质上是一种形象工程、政绩工程,它在老百姓的眼里更像官员们烧钱的文化秀。”她说,“这与建设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原则背道而驰。”
与此同时,民众对公共文化服务的渴望,却得不到充分的满足。有些大城市就出现过博物馆免费开放参观,老百姓在半个月的时间内,每天排队去看的现象。农村文化设施落后,更是人所共知。
赵园委员说:“所以,我觉得政府应该积极实施行政体制改革,建议政府部门退出上述公祭活动,尤其要慎用"国家祭典"的名义。同时,加强对政府财政的监管与舆论监督,严格审批程序,及时叫停某些耗资巨大的所谓"文化创意工程",防止对公共财政的滥用。将有限的财力切实用之于民,包括用于令民众切身受益的文化设施建设,满足民众对公共文化服务的渴望。”
“再者,如果一定要举办大型文化活动,必须由专家论证,广泛地征求民众的意见。此外,其他由政府组织的礼仪活动,也应该贯彻节约的原则,力求精简,避免浪费国家资财。”她说。 (来源: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