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法国人的中国梦》展览23日登陆船政后学堂
魏延年介绍带来的资料和照片。(资料图)通讯员 林颖 摄
福州新闻网12月14日讯(福州日报记者 林洛羽 通讯员 林颖 郭颖 魏晶)5月13日,本报刊登了《两名法国人的“中国梦”》一文,报道了法国友人魏延年收集散落在法国的福建船政资料,延续他的法国“老乡”日意格梦想的故事。这些历时10年收集、半年多整理的资料,将化为《一个法国人的中国梦》专题展览,于23日在船政后学堂内展出。
记者了解到,展览以照片展的形式,分为“初识闽江”“情怀铁甲”“执心学堂”“梦圆船政”四个部分,以闽江风光为切入点,引出日意格与魏延年“中国梦”开始的地方,展现日意格、魏延年各自为福建船政建设与史料挖掘研究所作的贡献。与以往的船政展览不同,此次展览以船政正监督、法国人日意格的一篇讲演稿为主线,整个观展过程犹如日意格在观者耳边“讲述”他与船政的故事。这些照片和文物均是首次展出,珍贵非常。
此外,十多名日意格后裔已受邀临展,开幕式上,他们将带来日意格的御赐黄马褂以及一等宝星勋章,他们还将首次与船政后裔互动,重温150年前的船政光景。
“‘一个法国人的中国梦’具有双重含义。”船政文化管理委员会主任黄有锋说,“150年前法国人日意格协助创办福建船政,这是日意格的中国梦;150年后,法国人魏延年四处奔走积极收集福建船政资料,这是魏延年的中国梦。”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这个展览的背后还有一个动人的故事。2006年,中国船政文化博物馆收到一份珍贵的礼物——一位船政故友100多年前的一篇演讲稿。该稿详尽介绍了福建船政诞生与发展的历程,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左宗棠的推崇与敬意以及对船政事业的执着与热爱,为当时的法国人民打开了一扇了解中国的窗口。这位船政故友便是布罗斯贝尔·日意格先生,而送来这份礼物的法国朋友,即是此次展览资料的收集者魏延年。
150年前,日意格受左宗棠所托担任福建船政的正监督。他与船政的关系,也从初始的“技术与金钱”的交易关系,逐渐转变为“梦想与追梦人”的关系。
魏延年是一位熟通中文与中国近现代史的法国人。因机缘巧合,他被日意格的胸怀与梦想所感动,从此走上了日意格与福建船政史料的追寻之路。自2006年如愿踏上马尾开始,十年间,他几次出入法国文史藏所,多次去到日意格的家乡,收集到散落在法国的船政史料,整理成目前所能看到的最全的关于日意格的史料,打开了一段尘封在法国的船政文化历史,重新串联起了中法之间的这段关系链条。他告诉记者,希望借助此次展览让日意格被更多人知晓和了解,让中法两国的友谊和文化交流更加深远。
延伸阅读
日意格
生于1835年,自幼家庭贫寒,勤奋好学。他涉猎颇广,尤其对造船、驾驶深感兴趣,后成为法国海军军官。英法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之际,他随军来华。1861年9月,任宁波海关税务司。1867年~1874年,马尾船政聘日意格担任正监督,他工作勤勉,其间共督造出兵、商轮船15艘。合同期满后,又留在船政工作一段时间,担任留学生洋监督,直至1886年初病逝。客观地说,日意格为中国第一家造船厂的创设及最初的顺利发展,花费了心血,施展了才干,立下了汗马功劳。鉴于他的功绩,清政府于金钱酬劳外,也给了他诸如赏一品提督衔、花翎、穿黄马褂、一等男爵、一等宝星等荣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