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福州新闻网
电脑版
飞卡阅读 头条 福州 原创 专题 图解 H5 福建 天下 台海 海峡纵横电子竞价平台 福州人才 金融 福州都市圈 区县
福州新闻网 >> 新闻频道 >> 网盟信息

“晋江经验”成就城市奇迹——五个数据解构泉州民营经济发展密码

2024-01-02 17:06:07来源:泉州晚报

“晋江经验”成就城市奇迹——五个数据解构泉州民营经济发展密码

  在九牧5G数字化智能装配车间,数字化、智能化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资料图片)

  岁末年初,泉州工业诗意旅游与消费畅享乐购碰撞火花,“泉州工业旅游电子地图”、62家“国潮泉州”优品工厂店在元旦前齐齐发布,再掀一波消费热潮。对于制造业立市的泉州而言,这样的热度并非昙花一现。去年“双十一”期间,泉州国货品牌的身影遍布各大电商直播间,泉企的硬核战绩屡现各平台GMV排行榜,网络销售额在福建全省排名前十的企业,来自泉州的安踏、利德凯(位于泉州的斯凯奇电商公司)、九牧、恒安、多一度(361度电商公司)、天邻缘(特步电商公司)就占据了6席,被网友戏称为“泼天富贵”。

  在夹缝中撒下一粒籽儿,它都能开花结果,这是一个传奇的城市。许多人不禁心生好奇,泉州何以成为民营企业的乐园?泉州人给出的答案是——20余年的遵循,20余年的笃行,“晋江经验”指引泉州走上高质量发展之路。

  诞生20余年

  久经洗礼的“晋江经验”生生不息

  改革开放之初,泉州晋江一穷二白,贫瘠的土地甚至连庄稼都种不好。穷则变,变则通。爱拼敢赢的晋江人,利用侨乡特有的“闲房、闲资、闲置劳动力”起步,承接“三来一补”业务,点燃了草根工业的星星之火,闯出一条县域经济发展的非凡之路,及至2001年首次跻身全国百强县前十。

  2002年,世纪之初。在六年七下晋江调研的基础上,时任福建省省长的习近平同志从改革开放事业与中国经济融入全球格局的角度,形成《研究借鉴晋江经验,加快县域经济发展》一文。由此,以“六个始终坚持”和“正确处理好五大关系”为主要内涵的“晋江经验”应运而生,成为引领和推动晋江乃至泉州发展的总纲领、总方略。

  世纪之思,拨弄时代之潮。近22年高擎“晋江经验”旗帜,使泉州这方“民办特区”从中不断汲取营养、持续激发动能,一次又一次突破思想藩篱和发展障碍,推动民营经济从探索发展到提速发展、跨越发展再到高质量发展,为全国提供了一个可资借鉴、可以复制、可堪推广的“制胜法宝”。相较于全国民营经济“五六七八九”,泉州民营经济呈现出“七八九九九”特征,分量更重、成色更足,贡献了全市七成税收、八成GDP、九成技术创新成果、九成城镇就业、九成企业数量。2022年,泉州民营经济增加值达1万亿元,占GDP比重居全国万亿城市榜首。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深情回忆当年提出“晋江经验”的历史过程,强调“晋江经验”现在仍然有指导意义,寄语民营企业家“实实在在、心无旁骛做实业”。去年7月,“不断创新和发展‘晋江经验’”首次写入《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在全国推广。福建省委、省政府寄予泉州厚望,要求在全省实施新时代民营经济强省战略中走前头、作表率。牢记嘱托、感恩奋进的泉州,正用“晋江经验”这把“金钥匙”,加速解锁民营经济发展示范标杆“密码”。

  当下,通过五个精彩的数据,透视泉州发展的脉搏,我们尤能体悟“晋江经验”历久弥新的生命力。

  1.5万亩

  盘活低效工业用地 “寸土”生出“寸金”

  工业是实体经济的主要载体,土地是工业发展的基本要素。空间上深耕,产业上精进,晋江以全省两百分之一的土地面积创造了全省十六分之一的地区生产总值。

  这个令人啧啧称道的数字,还有望继续加码。2022年9月,经国务院同意,自然资源部联合福建省人民政府部署开展泉州市盘活利用低效用地试点。在试点推进中,泉州因地制宜,狠抓工业(产业)园区标准化建设,盘活存量、做优增量,各地各出实招破解发展的空间瓶颈,积极探索提升工业用地“含金量”的高效路径。

  腾笼换鸟,产业空间有效“涅槃重生”。晋江集成电路芯智造产业园在改造之前,厂房面积约1.2万平方米,分别租赁给汽车维修、塑料制品等小企业生产,亩均效益不高。如今通过司法重整盘活,由国企牵头收储并结合园区规划进行开发,实现产业链招商,不仅提高了工业用地利用率,亩均税收也由原来的2万元,预计提升到35万元。据统计,晋江市通过全域整合,托管带动14个综合产业园,采取“政府收储、司法重整、零地增容、并宗改造”等模式,累计盘活低效用地2600亩,新增产业空间230万平方米。

  量体裁衣,“工业梯田”将撂荒地变成了聚宝盆。在德化县古洋工业园区,一幢巨大的回字形厂房引人注目,由于建在坡地上,整幢楼顶层平齐,四面则因循地势修建了5层到8层不等,已吸引数十家陶瓷领军企业入驻。为破解陶瓷产业发展用地难题,德化县瞄准荒废的山坡地,根据实际地形以2米~3米为一个高差,规划茶具、花盆等7个专业园,生成产业用地1.2万亩,其中80%原为荒地、山坡地。

  “上天要地”,泉州还上演产业空间的“立体扩容术”。在泉州数字经济产业园,丰泽区通过“工业上楼”实现了向“天”要地,在提升楼层高度与承重上做文章,变“平方”为“立方”,提高单位面积投入产出强度。如今,泉州数字经济产业园的工业用地容积率由1.5提升到3.0,园区规划范围拓展10倍,建筑体量扩大了近20倍,可容纳1800多家企业入驻。

  在更广领域,泉州构建了“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品牌化、绿色化、数字化、融合化”建设导则,探索出高新集聚、产城融合、新旧融合、全域整合、出村入园、龙头带动、工业梯田、中试孵化8种园区标准化建设模式。两年来,全市启动建设市级重点园区94个、总投资1886亿元,新增产业空间千万平方米,盘活低效工业用地1.5万亩,规上企业入园率从28%提升到50%,入园企业亩均税收从不到5.5万元提升到20万元,工业园区标准化建设取得很大成效。

  万亿级

  产业集群“手牵手” 建设全球先进制造基地

  去年11月,在第三届“2023零碳使命国际气候峰会”上,泉企安踏获得了“2023绿色发展年度致敬典礼”环节的年度传播影响力先锋奖。为了实现“在2050年实现碳中和”的目标,企业与供应商们走上了变革之路。

  安踏对品牌核心业务“开刀”,研发使用环保材料,推动可持续包装,加大可持续材料采购——冠军系列跑鞋利用回收材料制作鞋面,采用国家队运动员装备中的奥运科技,一只鞋拎起来的分量轻过一把手机;一件冰丝短袖运动衣的纤维,生产过程中的能耗和温室气体排放量,最多可降低30%和63%;用环保再生尼龙材料的夹克,生产所产生的碳排放量仅约为普通锦纶的50%;携手华为运动健康,以智能科技赋能运动装备……2022年,安踏超过耐克中国,登顶中国运动鞋服市场。

  不止是安踏,不止于晋江。去年10月,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发布当前重点纺织产业集群地区的建设成果。晋江、石狮纺织行业的年度工业总产值,双双超过1000亿元,入选全国纺织业超千亿产业集群。

  一路拼出包括纺织服装、鞋业在内的九大千亿产业后,泉州实施“重龙头、强品牌、铸链条”专项行动,支柱产业与世界接轨,串企成链、聚链成群,相关产业链抱团互补、协同创新,推进高质量发展。“铸链条”的落点,就是打造3条万亿级产业链集群和培育若干个百亿级、千亿级新兴产业,推动工业龙头企业做大做优做强。纺织服装、鞋业两大千亿产业,以奔跑的姿态加入“石化-纺织鞋服”产业链群。链条中的石化产业,也迎来新的整合。

  经过30多年的发展,泉港、泉惠石化园区双双入选中国化工园区30强,综合实力位居全国前列。去年6月,泉州石化产业指挥部成立,强力推动泉惠、泉港两大石化园区差异化、协同化发展。

  泉惠石化工业园区内,中化泉州石化公司计划在“十四五”期间,投产30个产业升级子项目,实现化工中间原料产品就地化。“以在建的26万吨/年丙烯腈项目为例,项目生产的聚丙烯腈基碳纤维,是被誉为新材料界‘黑马’的碳纤维的主要原料,将填补省内空白。”企业规划发展部副总经理张滨说。而在泉港,已全面投产的百宏石化250万吨/年PTA(精对苯二甲酸)项目,产品主要供给下游的聚酯和纺织行业,填补本地生产该物料的空白。

  从一滴油到一匹布,再到一件衣、一双鞋,上、中、下游项目“手牵手”,拓展石化、纺织鞋服和新材料、新能源等板块的交集,共生共荣的“朋友圈”悄然出现。

  2021—2022年,全市石化-纺织鞋服产业链群、建材-家居产业链群、机械-电子产业链群规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分别为5%、8.4%、11.5%。

  千亿产业串成链、聚成群,空间上高度集聚,上下游紧密协同,供应链节约高效,形成产业生态圈——泉州把目标指向建设全球先进制造基地,争创国家新型工业化区示范区。

  超150万户

  一流营商环境赋能经营主体连续十年全省“领跑”

  如果把泉州以民营经济为主的百万经营主体比作一片森林,那么营商环境就是阳光、雨露和土壤。

  去年,泉州全市经营主体超150万户,连续十年位居全省地级市首位。是什么让泉州经营主体量由2013年的30万户增长到如今的150万户?这背后,是泉州企业敢为人先、爱拼敢赢的集中体现,是市委、市政府多年精心打造一流营商环境结出的硕果,更是新时期泉州传承弘扬“晋江经验”的生动实践。

  “紧要关头,面对企业‘生死存亡’,各级部门一心思考对策。”想起前几年陶瓷出口企业面临的“关税风波”,市商务部门的干部仍记忆犹新。

  2019年3月22日,欧盟委员会发布公告,对原产于中国的陶瓷餐具产品发起反规避调查。德化5家陶瓷企业被列入涉案名单,开元瓷业便是其中之一。“我们出口欧盟的日用陶瓷占到30%,如果关税提高20个点,欧盟市场就不用做了。”开元瓷业老板苏恒焦急万分却又束手无策。“在这个时候,政府部门没有退缩,没有因为害怕担责就让企业‘自生自灭’,而是最大程度做好指导,帮助企业积极应对。”随后几天,部门组成专班,带领资深涉外律师团深入企业,进行长达数天的驻地调研和“一对一”应对指导,辅导企业提前自查自纠,积极帮助包括开元瓷业等多家公司摆脱风险。这些年,在市县两级的鼓励和帮助下,德化陶瓷企业形成了主动抗辩的良好氛围,几乎是发生一例应诉一例,胜诉率不断提升。

  面对新形势,“晋江经验”的内涵仍在不断丰富。长久以来良好的政企互动,是广大经营主体敢拼敢闯的底气所在。对此,恒安集团副总裁许文默深有体会。去年,因水库灌溉渠横穿,位于晋江市内坑镇的恒安集团智能化生产基地项目厂房用地规划设计难度相应增大,项目建设遭遇难题。“市镇两级组建工作专班,全过程跟踪服务,有效推动灌溉渠改道,并对该地块规划进行提升。”许文默介绍,目前,在专班推动下,项目建设持续提速,建成后将成为集团在全国标准最高、体量最大的综合性产业基地。

  关键时刻“扶一把、拉一把”,在泉州,类似的政企互动故事不胜枚举。而无论是招大引强,还是普通百姓办证开店,不断优化的营商环境让各类经营主体都能“如鱼得水”,安心扎根泉州。

  就在上周,我市在泉州台商投资区推出营业执照“手机办”服务,成为全省首推该服务的城市。“想都不敢想,‘足不出户’就能‘开店’了。”正准备申请餐饮营业执照的孙先生说,以前开店需要到窗口提交多份纸质材料并签字,如今通过手机申请,10分钟内就可办理,时间成本大大减少。

  激活广大经营主体活力,泉州让老板们好办事,更让老板们享优惠。“无需注册,输入企业名称,即可自动匹配惠企政策和预估可享补助金额。”去年7月,泉州的企业收到一份特别的“礼包”——泉州市“政策找企”平台正式上线,实现惠企政策精准匹配、快捷申报,一改过去的“企业找政策”为“政策找企业”。据悉,目前该平台已收录企业数超43万家,上架惠企政策超1700条。

  此外,为破解惠企政策兑现“迟、慢、繁、难”等难题,泉州大力推行政策兑现改革,上线运行“泉州市惠企政策线上直达兑现平台”。2022年平台上线以来,全市上架惠企政策超3000条,累计线上申报奖补金超40亿元……

  用好政策红包,用足改革红利,泉州正以持续打造一流营商环境,充分激发各类经营主体的创新活力,形成百舸争流、千帆竞发的积极态势。去年,泉州以全省第二的好成绩跻身全省营商环境标杆城市,18个一级指标中,泉州12个指标被列为全省标杆,为全省最多。值得一提的是,全市经营主体对政府优化营商环境所做努力认同度较高,8个指标的经营主体满意度较上一年度实现提升。

  超75万件

  首个“国潮品牌之都”有效注册商标数量居国内城市前列

  作为全国首个“国潮品牌之都”,泉州拥有许多全球知名企业,包括安踏、达利、恒安、鸿星尔克、匹克在内的16家泉州企业被授予全国首批“国潮品牌”荣誉称号。这些企业坚守产品功能创新和文化内涵主阵地,让消费者尤其是年轻消费者,不断刷新和提升对泉州品牌的认知。

  当各类品牌如潮水般涌现,作为“前浪”的泉州国货老牌们是如何在新潮流中屹立不倒,甚至成为业界掌握话语权的航标?被大家称为“泼天富贵”的背后,是深耕的文化自信与品质坚守,也是“国潮品牌之都”赋予的产业底气。

  摘掉标签,是为了创造更特立独行的标签。去年10月26日,一场当代男装大秀在一座有着885年历史、2255米跨度的古老石桥——安平桥上徐徐展开。诞生于泉州晋江的中国男装品牌利郎,将目光投向故乡,在文化地标上发布青年商务系列年度大秀,以现代美学语言传颂中华历史宝藏。“国潮被我们解读为中国品牌的文化自信,越来越多的品牌领略到中国文化、历史、艺术、自然、地理等的魅力,以价值为导向,愿意花更多的精力财力物力投入国潮相关的探索中去。”利郎(中国)品牌总监王俊宏说。

  创造属于品牌更“年轻化”“艺术化”“国际化”的全新文化表达,利郎的探索、破壁、布局早已展开。2007年,利郎代表中国男装品牌首登世界时装最高舞台——米兰国际时装周,完成了中国服装品牌走向国际舞台的破冰之战;2019年,《长安十二时辰》电视剧热播期间,利郎迅速跨界合作开发国潮联名款,向利郎的市场及消费者铺陈国潮之美,以新生潮流的跨界方式让市场重新定义男装。

  新旧转化,严峻考验着各行各业。不同于“船小好调头”,大品牌在乘风破浪中更需定力、耐力、格局。“扎根泉州,拥抱全球。盼盼在东北松原建立玉米种植基地,在青藏高原选用青稞,在加拿大选用小麦,在新西兰选用奶粉……甄选全球最好的原材料、坚守产品品质是立身之本。”福建盼盼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蔡镕骏介绍,通过“公司+基地+中介+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用全球的资源做中国的市场,做中国的产品。不仅如此,早在2015年,盼盼就探索了“数智转化”路径,5G全连接智能工厂成为传统国货大企业转型升级的风向标。

  工艺“出新”、品质“出色”、审美“出挑”、口碑“出众”,这是泉州国潮品牌之都能“出圈”的密码。截至目前,全市拥有有效注册商标超75万件、马德里商标超1300件、驰名商标159件,数量均居国内城市前列;新增发明专利2235件,发明专利拥有量16061件,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18.09件,专利新增量居全省首位,发明专利拥有量、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均居全省前三位。

  超千亿

  首届“海丝”侨商投资贸易大会结出硕果

  2023年6月14日—16日,近千名侨商泉商因为“泉州人”这个共同的名字,从全世界、全国各地远道而来,共赴一场主题为“聚侨共赢、筑梦泉州”的故园之约——首届“海丝”侨商投资贸易大会。

  “侨”与“乡”双向奔赴,是这次盛会台前幕后最动人的场景——

  “见过世间繁华,最想回乡看看。”为了多看看家乡,已经三年多没回国的马来西亚新山福建会馆永久名誉会长、拿督曾德发提前一天就抵达泉州。“这里的街道好熟悉,我都还能认出来!”接受采访时,即将步入耄耋之年的曾德发掩饰不住内心的激动,翻出手机里的照片,向记者分享他这两天逛泉州城市、吃泉州美食的成果。谈起侨胞要如何助力家乡发展,他认为增强华裔青年的家乡情感认同很重要,“我这次回国特意安排了第二个行程,就是带我儿子回惠安老家祭祖。”

  “看到东西塔,就知道回家了。”澳大利亚永春同乡会永远荣誉会长魏荣明说,当车子驶入老城区,看到东西塔时,内心感慨万千。这些年,家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更漂亮、更干净了,家乡人民的精神面貌也越来越好了,拼劲十足、干劲冲天。他说,以后有机会要多带孩子回家乡看一看,多感受家乡的变化,“让他们知道我们从哪里来,我们的根在哪里。”

  这份双向奔赴,结出超千亿级的合作硕果——来自13个国家和地区的71个侨商项目达成签约,投资总额1195.11亿元。如此大规模集中落地泉州的侨亲项目和投资额,在泉州引侨资历史上,极为罕见,充分彰显了侨商对泉州的信心。

  以更长远的时空眼光看,泉州“引进来”和“走出去”并行扩大的对外开放新格局正加快形成——

  高品质“引进来”。统计显示,在海内外侨亲的大力支持下,目前,泉州已与54家海外商协会签订友好合作协议,在海外设立泉州国际商会联络处12个。2022年,泉州共洽谈对接涉侨和港澳台项目168个,已签约77个、总投资额742亿元。

  高质量“走出去”。侨亲助力下,泉州市已与21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贸易往来,持续发掘“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商机,寻找发展新空间。2023年1—9月,泉州对“一带一路”共建国家进出口1206.5亿元,占泉州外贸进出口总值的66.5%。2013年10月至2023年9月,10年间,泉州对“一带一路”共建国家进出口12213.5亿元。作为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起点城市,泉州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贸易往来日益紧密,成为泉州开放型经济新亮点。

  融媒体记者 庄丹丹 陈林森 蔡紫旻 许雅玲 游怡冰 林书修 殷斯麒

【责任编辑:陈颖】
相关新闻
福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福州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福州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福州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来源:福州新闻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福州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福州新闻网联系。

日新闻排行榜周新闻排行榜月新闻排行榜
烈火之鉴!电动自行车消防安全警示录!
烈火之鉴!电动自行车消防安全警示录!
福州纺织工业元宇宙辅布司园区揭牌
福州纺织工业元宇宙辅布司园区揭牌
福州240小时过境免签宣传片《让世界看见福州》
福州240小时过境免签宣传片《让世界看见福州》
紧急救援!福州一对年轻男女被困
紧急救援!福州一对年轻男女被困
福州房产频道
福州333套保障性租赁住房开放申请
福州333套保障性租赁住房开放申请
专题推荐
第二届中国侨智发展大会
2024年海上丝绸之路国际文化旅游节
2024“一带一路”商协会大会
2024年福州市网络文化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