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中评│安徽合肥何以晋级“国际湿地城市”?
皖中评特约评论员刘纯银
11月10日,第二批“国际湿地城市”颁证仪式在《湿地公约》第十四届缔约方大会日内瓦分会场举办。《湿地公约》秘书处为这批来自13个国家的25个新晋“国际湿地城市”颁发认证证书,其中包括安徽合肥、山东济宁、重庆梁平、江西南昌、辽宁盘锦、湖北武汉和江苏盐城7个中国城市。
图为《湿地公约》秘书长蒙巴手举为合肥颁发的“国际湿地城市”认证证书。新华社记者连漪摄
坐拥八百里巢湖,合肥市域水网密集,湿地星罗棋布,是一座天然的“湿地之城”。然而,过去一段时间,随着城市化、工业化快速推进及流域人口迅速增长,巢湖夏季经常出现蓝藻,水质一度不佳。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等不来、喊不来的。只有强有力的措施才能让水清岸绿、空气清新、天蓝云白。调研发现,33条一级支流汇入巢湖,巢湖污染一半来自城镇生活污染。为此,自2011年7月地级巢湖市行政区划调整,巢湖成为合肥市内湖后,合肥市果断地提出“治湖先治河,治河先治污”的思路,成立专门的管理机构、设立环巢湖生态保护治理资金池、构建巢湖治理项目库、打造巢湖治理智库,走上流域治理、生态修复的治源之路、美丽蝶变之路。
环巢湖湿地晚霞。包河 摄
内外兼修打好巢湖生态保卫战。择水而憩,枕水而居,千年流传。一座城市有了水,就更有灵性。“巢湖污染,问题在湖里,根子在岸上。”为尽快还巢湖一片水清岸绿,合肥打响了巢湖生态保卫战。坚持以包公铁腕精神治污染、以愚公移山精神抓环保,系统实施碧水、安澜、生态修复、绿色发展、富民共享“五大工程”,强力推动点源、线源、面源、内源“四源同治”。10多年,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巢湖生态湿地取得了阶段性明显成效。
今年7月底,随着十八联圩湿地三期工程完成,总面积100平方公里、投资近60亿元的环巢湖十大湿地全面建成。从空中俯瞰,巢湖仿若银盘镶嵌于安徽大地,环巢湖十大湿地犹如一块块翡翠“串珠成链”,筑起环巢湖水生态、水安全屏障。
协同治理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人因自然而生,人与自然是一种共生关系”“自然界是人类社会产生、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和前提”。近年来,合肥一手狠抓产业结构调整、能源结构优化、工业治污减排、扬尘和移动源污染整治等重点工作,把加大工业污染治理作为重点任务之一,有效减少污染物排放,并强化挥发性有机物综合治理;一手坚持以科技创新培育新兴产业,从新型显示到集成电路,从人工智能到新能源汽车,合肥逐渐发展起以“芯屏汽合”“急终生智”为代表的现代产业体系,从源头上减少污染排放。
董铺水库湿地红杉林。王牌 摄
同时,严格落实河湖长制、林长制等,努力降低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干扰,积极开展了水土保持、湿地公园等生态环境建设,不断提升生物多样性水平。当前大量候鸟的回归巢湖就是生态持续向好的最有力证明。正如巢湖研究院院长朱青所说:“经济发展,巢湖污染不增反减。事实证明,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是可以同时发力、相向而行、共生共荣的。”
一切早已开始,一切远未结束。相信随着合肥正式入选“国际湿地城市”,未来城湖共生,定会澎湃不息!
合报皖中评融媒体工作室出品
- 政和县念山国家湿地公园一期完工(2022-11-22 17:50:25)
- 受污水库变身湿地公园(2022-11-22 15:30:04)
- 南平入选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2022-11-22 10:56:44)
- 闽江河口湿地“护鸟”人(2022-11-21 09:40:12)
- 第六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公布 福州马尾闽侯上榜(2022-11-21 08:13:37)
- 福建9市县获评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2022-11-20 09:53:30)
- 围观!珍稀鸟类在福州这里聚会(2022-11-19 20:12:19)
- 第六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公布!福州两地上榜(2022-11-19 19:02:22)
- 福州印发“十四五”节能减排方案(2022-11-19 08:16:36)
- 闽江河口国家湿地公园恢复开放 “小天鹅之舞”如约而至(2022-11-19 08:07:38)